活在建筑中的非遗传承

2019-04-02 13:36
收藏·拍卖 2019年2期
关键词:砖雕东阳石雕

初秋,香洲埠在晨曦中被鸟鸣唤醒。那欢喜雀跃的啼叫,响彻每一座院落。当视线沿着鸟儿掠过的弧线远瞻时,川派的斗拱、晋派的屋檐、微派的马头墙逐一映人眼帘。它们在风格上相互交错,时而又兼而有之,讓人疑惑得讲不出具体的何门何派。置身街巷,每走一步,都在变幻着景致,只因这里的每一处都饱含着太多细节,无论是结合多项非遗古法的建筑装饰,还是看似随意的几株绿植,既彰显着文心匠意,也隐隐蕴含着低调的奢华。

香洲埠的门头

两座灵感取自岭南建筑的镬耳墙,从开篇就隐喻着香洲埠与本土文化一脉相承的巧思。墙面摒弃灰色青砖,改为白色大理石,整体格调又带着几分徽派建筑白墙黛瓦的高雅与简约。墙的一侧还堆山叠石,种上几株造型别致的黑松,衬托在白色墙面上,犹如画卷,极具东方禅意。当夜幕降临,又会呈现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高雅意境。

灰塑

香洲埠的屋脊常亮出几点灰塑,让建筑更添一分灵巧。灰塑又名堆灰,从砖雕和泥塑派生而来,为第二批入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洲埠的灰塑邀请四川名匠亲临现场创作,在风格上又结合岭南、闽南、北方的灰塑风格,工艺精细,立体感强,诠释着中国人对太平盛世的礼赞。

石雕

石雕装点着各处公共空间,香洲埠主要选取福建惠安石雕与河北曲阳石雕两大流派,一南一北,兼收并蓄。两者均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还有晋派建筑中常见的石雕摆件。相对而言,南方石雕更讲究细腻传神,北方石雕更讲究整体造型。从门前的石狮到过道的墙面,圆雕、浮雕、影雕、线雕,无不精美绝伦,从细节处映衬着整体建筑风格的古韵。

木雕

东阳木雕是香洲埠建筑的点睛之笔。常在建筑的门楣上出现。东阳木雕因产于浙江东阳而得名,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艺术特色在于重雕不重漆,注重原木的本色。常用多层次浮雕、镂雕、圆雕等手法,北京故宫及苏、杭、皖等地,都有精美的东阳木雕留世。其高雅的格调,最能契合文化大家院子的品位。

盆景

街巷转角、庭院一隅,总少不了盆景的装点,它们就是香洲埠里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小中见大,诠释着中国人对山水田园的眷恋。作为国粹之一,盆景不仅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一门生长的艺术。

铜雕

志、黑、白、灰构成香洲埠建筑

无可争议的主色调,而取自河北的铜雕,是建筑中偶尔显现的一抹亮色,加入金色调的铜雕,更彰显出一种低调的奢华感。以铜雕代替传统横梁的彩绘,实为香洲埠又一创新,此举既可增添细腻的图案装饰,又避免过于俗气。

砖雕

漫步香洲埠的院街,偶尔回眸,还会惊喜地发现墙面、照壁上的砖雕。砖雕可谓晋派建筑的精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保留砖的本色,不另行染色,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唯有高浮雕的雕工使其变得更具视觉冲击力,既可远观,也可近赏。

猜你喜欢
砖雕东阳石雕
流落民间皇家匠户砖雕情缘
山西古代建筑的砖雕艺术
流落民间的皇家砖雕匠户
传统砖雕的装饰艺术及其传承发展研究
一兜橘子
我能不能养小白狗
曲阳石雕作品选
方兴未艾的曲阳石雕
石雕艺术品的生产亟待整顿
曲阳石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