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医”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构建与运行探索

2019-04-08 12:55廖月荣
肇庆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体教服务平台导师

廖月荣

(广东海洋大学 寸金学院,广东 湛江,52400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为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提供新思路

2017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日本相关机构在“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高峰论坛发布的合作研究成果《中日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比较研究结果公报》指出:“国际上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的数据显示,全球都呈现越来越慢、越来越不动的状况,缺乏身体活动更是已经成为孩子们的常态.”[1]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汪晓赞教授表示,因身体活动水平下降已经导致肥胖、慢病低龄化,由此导致疾病、对家庭经济与幸福的潜在危机不容忽视,有文献表示,为此每年造成经济损失,相当于再建3个长江三峡工程或重建大地震后6个汶川新家园[1].

2018年5月,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协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营养学会等单位发布了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18——“青少年身体活动与骨骼健康”.报告指出,长期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曾经“令人担忧”,肥胖率上升、心肺功能发育不充分以及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等问题引起国人的高度重视[2].据此可知,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持续下降是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的“顽症”;超重和肥胖依然是青少年体质健康存在的最大隐患;青少年的视力近视检出率持续上升,且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长久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必然是多方面的,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首当其冲:家长的溺爱,养成了子女“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体质;繁重的课业,压抑了孩子对体育兴趣的追求;学校体育的教学模式,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安全问题的恐惧等原因束缚了体育教育的手脚;社会舆情对“升学率”的关注,等等.面对如此严重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体育工作者不能不为此进行深刻反思.为提升国民体质健康,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经过多年实际调查研究和文献理论探讨,国家、社会、学界已逐渐形成共识:建立体教医资源信息化平台是促进国民体质健康的有效方式,更是指导青少年健身活动、促进青少年健康的资源整合的服务平台,通过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找出自身健康程度的短板、科学进行保健、锻炼,达到个体的健康状况.体教医资源信息化平台是科学的全方位的建立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运行体系的基础,也是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服务平台.

1.2 促进体育、教育、医疗3大体系的信息化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生活节奏随经济发展的智能化、多元化不断加快,竞争压力与日俱增,而体育、教育、健康医疗体系的发展则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体教医3大体系的发展和服务已经明显不能满足人类对健康、休闲、运动的更高需求,而通过对体教医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构建与运用的研究可以促进三者资源的利用、整合与发展,能够为三者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新途径.

2 体教医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基本概念、结构与功能及运行

体教医信息化服务平台是指面对全社会大众身体健康,综合体育活动、健康教育、医疗干预等3方面的资源,组成网络信息化的大众健康服务平台.通过健身活动者与平台双向有机的联系与沟通达到互相了解和协调行动,最后形成健康、科学的个体生活,达到大众健康的目标.由于健康是一个动态表现,所以健康教育指导和行动是全方位持续、变化的过程.个体身体状况的轨迹与健身活动的轨迹需要客观的记录,根据记录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得出的结果并以此制定科学的干预方案.

体教医信息化服务平台具备体育教育、健康测定、运动及医疗行动指导及信息反馈等功能,是体育和医疗的有机结合.它将形成一个社会性的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通过体育与医疗教育的融合形成合力,产生新型的教育体系,这个体系是以平台的形式主动面对社会需求,它克服了医疗的被动型和体育的局限性,全方位、科学地促进社会大众的健康.

健康是个很不恒定的指标,决定健康的因素很多,任何一门单科教学都难以完成健康教育的目的.所以健康教育应是多学科共同协同的形式.医疗教育主要针对疾病的预防和养护,教育范围较小,体育教育主要以运动保证人体健康,随意性强,针对性差,形式简单,范围广泛.二者有机的结合可使健康教育趋向科学化,大众化,特别是借助现代传媒平台使信息得以广泛、快速地传播,形成强力的健康教育体系.当人们获得良好的健康教育与指导,必然会产生促进身体健康的欲望,在进行护养身体健康的行动过程中,必须要进行体质检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科学地、针对性地实施健康行动.盲目的运动行为不仅不能促进、保证身体健康,反而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在人们长期的身体运动实践过程中,缺乏科学运动的意识导致受伤,这种现像一直是我国健康事业的短板.体教医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立旨在使体育教育与运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相结合,在人员、知识、技术与设备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对于健身活动者进行医学体系体质体检指标测量并将结果进行“理论和行动上的管理”,即由医学、体育学、营养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门人员共同分析测试指标,而后制定出个人针对性的运动、饮食、医疗与心理干预方案予以实施,从而体现科学的体教医综合健康指导的实际功能.健康教育——体质检测——医疗加运动三者结合组成“体医结合”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3 体教医信息化平台设计理念

信息化平台包括网络平台、微信平台、微信APP等.

体育教学微信等平台设计理念如下.

(一)体育项目模块

体育在网络平台的内容选择包括3大方面: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介绍以及训练方式的推荐,科学的运动训练方法、不同地区体育竞赛活动消息的推送[3].

图1 体育项目模块示意图

(二)体育教学模块

体育教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学校体育教学,而是学校体育教学资源的社会化.面向社会需要人群的需求,将具有教师资格证的体育教师引进平台,为需要的人群提供科学的教学或指导,其步骤是:点击网络视屏学习模式——咨询网上注册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讲解——根据需求在信息平台上预约合适的体育教师进行面对面指导(私教收费)——教学内容与教学处方的确立——教学效果评价——完成指导(后期信息反馈与跟踪).

体育教学这一模块的实际操作前提是要建立庞大的体育教学网络视屏库,多渠道收集所需的各种项目的教学视屏,可通过学校、俱乐部等机构的教师、健身教练进行案例视屏收集、拓宽注册教师的比例;担任平台的面试以及资历验证可以成为注册健康导师.健康导师可以由体育教师、健身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组成[4].

图2 体育教学模块示意图

(三)医疗模块

在信息化平台上医疗模块主要设计的内容包括运动损伤的症状、处理方法,治疗各个阶段的处理方法等.[5]

图3 医疗模块示意图

4 体教医信息平台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本研究对体育领域的专家10名进行访谈,分别有广州体育学院教授6名(其中具有网络平台设计研究背景的教授、博士2名),广东工商职业学院教授1名,华南师范大学教授1名,肇庆学院教授2名.10名专家分别对平台设计的理念、模块与内容设计等项进行打分(10分满分).专家评分结果见表1.

T检验结果见表2、表3.

表1 专家对模块设计指标的评分情况

表2 单个样本统计量

表3 单个样本检验

通过T检验可知,平台的设计理念可行性分数平均得分最高为8.2,其次到内容设计为7.5分,最后为模块设计6.7分,表示10位专家对平台设计的理念认可度最高,其次是模块设计和内容设计;而3个指标的双侧率P=0<0.01,说明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体教医信息化平台的设计可行性非常高.

5 教学资源的维护和管理

体教医信息化管理平台采用按角色分级管理的方式来维护和管理教学资源.分级管理模式主要是实行健康导师制和会员注册制.

健康导师主要包括具有国家认可资格证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教师、康复医师、专业医生、健身教练.健康导师实行等级制度管理,分初级、中级和高级,可根据需要推荐.

会员制管理模式.通过信息化平台注册的所有人都可以免费享受初级健康导师的指导与开具处方,而接受中级以上的导师指导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特别是预约的私人健康导师可以对会员进行一对一的专门辅导和治疗.

教学资源市场化管理模式.具有资质的体育场馆、体育公司、体育用品等可以向平台申请在体教医信息化平台上面进行运营,就像淘宝等购物网站一样,所有在平台注册的客户都可以在上面购买自己需要的服务,如减肥、调养身体、康复训练、心理辅导、运动产品购买等.

6 体教医信息化平台的发展前景

体教医信息化平台将从理论化向实践化发展,将按照这个结构理念进行平台的开发研究.平台研发成功后可用于医院、学校、俱乐部、体育场馆等场所,通过数据的大量积累和不断实践,将可以推出像滴滴打车那样的运营模式,利用平台预约身边最近的健康导师上门指导或者治疗,而最近的健康导师可以选择接单或者不接,平台的后台管理人员将推送适合客户的健康导师,接单成功将进入治疗指导阶段,治疗指导阶段后台全程监督治疗运动效果,平台将按照处方、健康导师的治疗方案进行监督,最后是双方效果评价与健康情况跟踪提醒.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对全民健康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是人们身边的健康监督朋友,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当然平台的开发利用与运营都需要不断进行实证研究,在大数据时代,体育、教育、医疗资源的融合发展是社会智能化发展的趋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涌现出三者融合发展的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平台,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猜你喜欢
体教服务平台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中国体教融合推进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V eraW an g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爱情导师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