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2019-04-08 01:27刘赟
中国市场 2019年9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内部控制高校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办学规模越来越大,这种规模的快速扩张带来了管理的相对滞后和投入资金的不足等问题,为了缓解资金的压力,大部分高校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由此带来大规模的贷款风险与较为粗放的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导致部分高校的财务风险日益增加。文章以高校内部控制的核心问题之一财务风险控制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我国高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面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管理流程的规范性和风险防控意识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对财务内部风险控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为了使高校的财务管理更加规范,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向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高校必须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内部控制措施,这对预防经济犯罪、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增强组织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将一些可以避免的财务风险化解,对防范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完善我国高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建议,以帮助学校提高财务内部风险控制水平,更好地促进高校在科研教学中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19.09.098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张,其融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高校的内部财务风险提高。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组织,高校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市场经济参与度不高,使财务风险和安全防范意识受到影响,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影响了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必须加强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降低高校的财务风险,推动高校的健康发展。

1 高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相关理论与概念

1.1 高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基本概念

高校财务风险是高等学校经营活动中出现的资金运营做一套困难的风险,通常是因为其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方式不当造成,使得学校丧失偿债能力。高校财务风险包括四项内容,即财务控制管理失衡的风险、资金运营的风险、贷款筹资方式风险和对外投资风险。其中广义的财务风险是各单位各类风险的货币化表现,狭义的财务风险特指单位开展经济活动中资金筹措、投资和日常运行中面临的风险。高校面临的财务风险更接近于狭义的财务风险,其实际财务成果和预计财务成果背离。

1.2 财务内部控制理论

内部财务控制利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控制论,是指财务活动的科学规范、约束、评价等一系列方法、技术、程序和理念,最终实现财务活动的预定目标。在企业财务活动中的会具体运用到内部财务控制的控制论,不是指《会计辞海》《新会计大辞典》中的狭义政策、制度和计划。而且内部财务控制的本质是降低控制活动的交易费用,因为内部财务控制是公司法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论对实践的指导。内部财务控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根据既定的目标来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其本身是一种手段。内部财务控制散布在企业活动的一系列控制行为中,不是指某个特定的事件或某种状况。内部财务控制为企业的基本经营活动存在,与企业经营活动紧密相连。而且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会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目标产生重要影响。企业中每个员工是控制的主体和客体,不仅控制其负责的作业实施,还要接受他人的控制监督。在企业内部会形成一种控制精神和观念,对企业的控制效率和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1.3 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通过处理风险和把握机会,保护和提高公司股价,以便创造或保持公司资产价值。风险管理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所以其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贯穿在公司的日常运作中。而且风险管理对可能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进行识别,通过对最终损失的管理,使其在主体风险容量内实现主体目标。在企业管理中都会遇到风险,其花费的代价大,所以进行风险管理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全面性,在企业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都要进行风险管理,包括企业及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而且在层次上风险管理主体涵盖了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普通员工,覆盖企业的全部业务和管理活动。在企业的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中都有所渗透,保证风险管理不会出现空白和漏洞。第二个原则是重要性,企业的风险管理要重点关注关键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把握其成本费用项目、关键业务环节、重要要素和资源。只有开展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才能避免发生意外事件和不良后果。第三个原则是适应性,企业风险管理要与企业规模、业务内容、竞争状况等相结合,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如果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和企业内外环境发生变化,企业风险管理也要发生变化。第四个原则是成本效益,风险管理需要成本,企业风险管理需要考虑实施成本和预期收益。如果风险管理成本高于获得的收益,就要舍弃这一风险控制。

2 我国高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现有情况

2.1 我国高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情况

目前我国高校大多数没有认识到财务风险的重要性,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和防范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运用的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决策机制,使得财务状况失衡、投资失控,增加了高校的债务负担,影响了其办学效益,使得高校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学校的正常运行。比如吉林大学就是中国高校过度负债的一个案例,从2000年开始吉林大学与三家商业银行签订了总额54亿元的贷款协议。直到2007年3月19日,吉林大学陷入财务困境,财务处宣布其负债30亿元,征集教师和学生出谋划策帮助学校解决财务困境。

2.2 我国高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現有问题

2.2.1 控制制度不完善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薄弱,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使得资金筹集、招生就业、政府采购、基础设施建设等环节乱收费、吃回扣现象严重,高校的财力分散,收入流失。而且高校的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工作人员管理观念保守,审计部门机构设置不科学,大多是进行事后审计,不能事前控制经费开支。[1]

2.2.2 持续举债

为了满足高校扩招带来的建设需要和教育部门的评估指标,高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只重视硬件建设,这是财政拨款和收缴学费难以满足的,所以高校只能采取举债模式扩张。高校的基本设施建设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撑,但是其贷款规模已经严重超出学校的偿还能力,领导层面没有规划论证贷款项目、贷款风险预测、还款准备等。而高校的财会工作人员不能及时有效地预测、分析新出现的问题,一旦所贷资金到期无力偿还,巨额的债务使得高校的财务风险越来越大。

2.2.3 风险意识不足

我国高校实行的是政府办学,所以其非营利事业单位,执行的是政府的教育政策,具备相应的教育职能,无须自负盈亏。高校不重视学校的办学成本和经济效益,风险意识淡薄,这都是因为受到了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管理者和全体教职工更加关注教学、科研、招生等工作。而且我国公办高校的负责人都是任期制,在前一届领导任期内都会产生银行贷款,后一任领导任期就要承受上一任的还款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就加大了高校的银行贷款偿还风险。[2]

3 我国高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

3.1 我国高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意识低下

因为高校的非盈利性,政府承担着高校的财务开支,所以目前我国高校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意识薄弱,没有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人员激励机制,这都与其性质有关。很多高校领导都追求短期效益,不注重高校的长期发展,而且政绩考核没有增加高校的财务状况,使得高校领导的责任意识淡薄,风险意识薄弱。在高校很多建设性项目投资与高校现有的支付能力不相匹配,没有进行科学的经济可行性分析,所以高校很多建设都是盲目投资,使得高校的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增加了高校的财务风险。[3]

3.2 无完善化高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

近年来,高校经常发生贪污、挪用公款的事件,高额款项的流失使得高校财务压力越来越大。这都是因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内容的不全面,虽然各高校制定了内部管理制度和控制手段,但实际的职责权限界定不明确,具体职务没有分离,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使得很多高校实际执行时内部控制制度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而且高校的财务管理体制不符合教育发展实际情况,不能真实地反映高校的财务风险,只有在发生严重后果时才能意识到高校的财务风险。这也与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水平、风险意识有关,因为他们不能及时进行财务风险控制,使得高校财务风险不能进行有效控制。

3.3 关键业务、关键环节管理制度未落实到位

高校财务管理的关键业务就是进行货币资金管理,但是高校库存现金的核查工作不规范,没有定期进行盘点检查。其银行对账工作管理也不太规范,对账过程中对账人员只按金额勾对,使得往年的未达账项大量积压,不能有效处理。而且其收入支出管理不规范,日常财务报销支出中,财务部门领导和院系财务有时会随意签字,没有根据程序办事,甚至出现越权审批的现象。而且固定资产管理也不太规范,高校资产在购置前都是在形式上论证,所以新购置的固定资产与实际不符,在购置后办理的固定资产入账及报废销账手续不及时,经常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

而高校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是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其编制预算不科学,很多高校的预算编制是在前一年财务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而且预算编制过程没有考虑到高校各部门的实际需要,审批程序不严格。另外,高校的预算执行容易失控,虽然高校按时编制预算,但是其执行力度不足,有时会出现随意安排使用高校资金,使得已有的预算落实困难,浪费了高校的资源。[4]高校财务管理还没有建立起合理的预算评价机制,高校没有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总结性机制,不利于提高其预算编制水平。

3.4 我国高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未有效进行监督

我国高校内部监督有效的财务控制,其现有的内部审计机构职责权限不明确,不能发挥其在审计工作中的绝对独立自主性。而且审计工作方式落后,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现有审计涵盖的项目范围全面性比较差,高校内部审计主要围绕基本建设、采购大宗仪器设备、日常财务收支等方面开展,没有认识到院系的日常支出、办班创收、分配等方面的重要性。高校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通常是发生重大事件后进行例行审计和事后审计,使得内部审计不能真正发挥其监督管理职能。高校的外部监督形同虚设,因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是高校财务外部监督检查的主体,但是其职权界限不明确,检查临时性强,周期长。很多政府部门在监督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时,标准不统一、责任不明确,现有的奖惩制度落后,不能真正发挥其外部监督的作用。

4 我国高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具体建议

4.1 增强相关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控制意识

我国政府要转变自身职能,明确高校产权,在政府与高校之间建立类似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并完善法律法规来规范高校的行为。高校领导也要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和财务风险意识,时刻警惕财务风险的发生,并做好紧急避险预案。[5]在进行相关人才招聘时,要注重相关人员的风险控制意识,运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科学投资。在高校范围内,高校领导要积极宣传财务风险,培养全体职工的财务风险意识,引导他们都参与到降低财务风险的工作中来。

4.2 建设且完善高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

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必须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因此,高校要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提升识别财务风险的能力,保障资金安全。而且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依赖完善的机制和制度的协調统一,只有具备明确的总体目标,预算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才更加科学完善,才有利于实现高校财务的内部控制。

4.3 提升关键业务、关键环节整体控制力度

高校要加强资金业务控制,加大对资金的控制力度,降低现金保管风险,及时进行现金盘点。而且票据和印鉴要分离保管,实现分人保管,严格遵守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各方职责,细分授权审批额度。高校在月末要及时与银行对账,对于未达账项进行跟踪处理,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同时也要强化会计岗位的控制,保证设置的岗位不会出现职务分离的情况,可以运用综合柜员制,让两人完成四个不相容岗位的工作。在招聘关键岗位人员时,要对其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等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核。会计岗位也要实行轮换制度,财务部门必须实行到期轮岗,并通过财务人员岗前培训,提高其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高校也要加强自身的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控制,加强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监管。因此,需要对预算编制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强其培训和学习等,高校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推动“零基预算”的实现。[6]通过加强高校预算的执行力度,进行多沟通多配合,提高预算的监管力度和执行效率,建立健全预算评价机制,提高其预算编制水平。另外,要强化高校的收入支出控制,根据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进行收费,不得私设“小金库”。在日常财务报销支出中,要坚持“一支笔”审批在内的“三字一章”制度,只有经过授权、审批等程序才能进行特殊支出,保证谁签字谁负责。高校还要控制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的购买、使用和报废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监督控制,保证账证、账账、账实相符。高校也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共享机制,避免出现资源闲置浪费的情况,特别是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价值和使用效率。最后,高校要控制强化重大经济活动,比如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的经济活动,如贷款办学等,此时高校必须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在发放前邀请专家科学论证,并不断进行跟踪监督,通过风险评价和预警机制,提前进行预测,制定应急措施,降低重大经济活动中的财务风险。

4.4 健全高校内部控制的评价体系、监督体系

高校要建立健全贷款风险的防范机制,不断完善贷款风险防范机制,结合自身实际需求来制定资金的合理使用方案。同时高校也要制订还款计划,对资金调度进行合理安排,保证可以按时还贷,并对贷款项目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同时高校也可以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结合财务风险的特点建立管理风险预警系统,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因此,高校要利用计算机对财务数据信息进行动态监控,实现智能化管理。而且财务风险报警系统可以进行警情预报,一旦发现指标超过临界值就会发出警报,通知相关部门和个人。高校内部财务风险是风险预警的对象,必须通过预警中心综合总结,向高级管理层统一报告。

5 结 论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办学活力大大增强,但随之而来的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风险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要加强自身的财务风险管理,提高自身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建立健全良好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这样才能保证高校在激烈竞争中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必须做好自身的财务风险管理控制。

参考文献:

[1]王凯.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22):245-246.

[2]雷翠玲.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策略探析[J].财经界,2018(3):104-105.

[3]李丽莎.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研究[J].当代会计,2017(9):52-53.

[4]施建平,李敏.高校内部控制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7(5):55-59.

[5]麻东锋.高校内部控制审计探究[J].商业会计,2015(8):62-64.

[6]田照俊.高校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7(3):56-58,64.

[作者简介]刘赟(1975—),女,汉族,湖南邵东人,本科,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内控。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内部控制高校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