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9-04-08 01:27刘潇亭
中国市场 2019年9期
关键词:考核评价会计专业实践教学

[摘 要]高职教育应突出职业性的特点,强调人才培养的技术技能性,尤其应重视实践教学质量。文章分析了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现实问题,结合专业教学特点,提出重新构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考核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

[DOI]10.13939/j.cnki.zgsc.2019.09.151

高职作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类型,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会计专业是一门科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可操作性强的专业。所以高职会计专业的应加大实践教学力量,而实践教学考核是对实践教学质量的检验。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1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现状

在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地位十分重要。但由于会计的专业性质和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学生的实践教学很难到企业进行实地实践,只能在校内通过模拟和仿真实训来完成,因此目前实践教学主要有如下构成:

1.1 课堂实践教学

课堂实践教学是指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讲练结合,当场指导的实践教学,即理实一体授课,如“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等均为该类型。

1.2 基本技能实践教学

该类教学内容主要讲授动手操作能力内容,授课内容都是会计就业岗位所必备的专业技能,一般都是安排在每学期分散学习,授课都是在实训室完成,如点钞技能、翻打传票技能等。

1.3 专业技能实践教学

该类教学一般利用1~2周的时间,中断其他专业课程学习,专门进行的单独实践教学。该类课程在每个学期都会根据理论课程的设置而安排开设,培养学生胜任会计岗位而必备的专业能力,如“出纳实训”“纳税申报”等。

1.4 专业综合实践教学

该类课程主要为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开设,一般都放在第三学年进行,与毕业顶岗实习连贯进行,属于专业拓展类课程,如“会计职业岗位实践”“会计综合实训”等。

2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点,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构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迫在眉睫。只有建立健全有效实用的考核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保证实践教育快速发展。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还不健全,存在一些問题。

2.1 考核内容不够全面,个别脱离实际

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一般都是马上能工作、上岗,这就要求在校期间除了学习必备的理论知识,还要全面了解和掌握会计职业能力。会计职业能力不仅包含专业知识,还涵盖获取信息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而这些能力通过传统卷面考试是考不出来的,是无形的能力。目前,高职院校卷面考试仍是常态,使得“考不出”用人单位和社会需求的能力。

2.2 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中考核指标比例缺乏合理性

多数院校学生每门课的最终成绩都是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两部分构成,从权重上看,期末考试所占比例较大,使考核倾向于对知识点的考查,忽略过程的考核。对于会计专业这种实践性强的专业而言,实践过程也需要很多的理论知识做准备,过程考核也能反映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过程考核更能深刻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所以目前这种考核体系指标比例不合理,这种轻过程重结果的考核体系不能真实考核学生。

2.3 考核主体单一,缺乏公平性

决定考核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考核主体。目前高职院校成绩的给定基本仍是授课教师一人完成,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教师在给学生打分时,不可避免地含有人情分、感情分,缺乏公平性和客观性,导致成绩不能客观真实体现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出现个别淘气、纪律不好的学生认为学好、学坏成绩都不会高,从而放弃自己,不努力。

2.4 考核体系缺乏对会计技能的重视

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职院校也在大力发展会计专业。但是改革的重点都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对会计技能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在各种成绩评定时都忽视了对会计技能的考核。比如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这类专业课程,虽然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安排了实践学时,但这些学时很多都是随堂进行的,没有集中训练和系统训练。对相应会计技能的考核,也就弱化很多,甚至没有考核到。不考核,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不高,会计技能的学习变成了走形式、落实不到位,从而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3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为了科学合理地考核学生学习情况,实现考核评价体系的公平、公正,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真实反映教学水平,需要构建一个从职业素质、能力、知识全方位进行考核的实践考核评价体系。

3.1 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确定学生专业技能考核指标

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能力需求是多元化的,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实践考核体系除了考核知识水平,还要考核能力、素质。考核体系中指标应覆盖如下指标:①操作技能:主要指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业务处理能力;②职业道德:学生在业务处理和未来工作中,坚守财经法规、诚信,不做假;③自主学习能力:能紧随国家经济发展步伐,随时学习新政策新法律,了解本专业最前沿知识与法规,与时俱进;④团队沟通能力:在学习中,既鼓励学生有竞争意识,又要有团队协作能力。和老师、同学以及未来领导、同事相互沟通,合作互助,具有团队荣誉意识;⑤互联网操作能力:在互联网环境下,办公软件的操作、会计信息化与大数据的获取分析能力,都是一名会计从业者的必备技能。

3.2 结合专业技能指标,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1)过程性考核与综合性考核相结合。实践教学中,有很多操作步骤和中间环节,学生虽然可能因为中间某一步骤的错误,导致最终结果的错误,但这未必说明学生的实践操作不合格,依据最后结果给定成绩不合理。而应在学生不同阶段、不同时期随时考核,分阶段记录知识的掌握程度,形成过程考核结果,结合最终结果,按照一定权重综合评定成绩。

(2)借助教学软件平台,以实验、实训数据评定成绩。会计实践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最后的实践结果多为一组数据或一套账。如“基础会计模拟实训”的实践教学成果包括会计凭证、日记账、总账、会计报表在内的一整套会计资料。成绩考核检查资料之间的数据关系、各项目勾稽关系,综合评定出成绩。同时,会计实践教学多为仿真实训,所以财务教学软件较多,成绩考核也可利用财会教学软件中的考核模块进行实施。如厦门网中网财务类软件、北京用友会计信息化类软件等,都自带考试测验模块,学生在完成任务后,系统会根据每个步骤,自动生成成绩。

(3)依据课程性质,设置每门实践课程的评价权重。在实践教学中,每门课程的特点不一样,应该分别设置考核权重。课前根据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布置教学任务;考核时,要有差异化。在实施中,提醒学生在过程中严肃认真对待每一环节,比例合理,激发学生兴趣,全面反映真实水平。

4 结 论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根据课程的特点,注重过程,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为根本,掌握会计技能为主,让考核体系更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谌英.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研究——以J学院为例[J].时代农机,2015(12): 85-88.

[2]温菊英.浅析会计专业实践课程考核评价标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8):120-121.

[3] 何玉岭.构建高校会计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5):122-123.

[4] 杨鹏.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考核体系改革[J].智库时代,2017(7):187-188.

[作者简介]刘潇亭(1980—),女,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财务会计、会计教学。

猜你喜欢
考核评价会计专业实践教学
任务驱动法在压缩机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