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评价的探讨

2019-04-08 01:27陈燕琴
中国市场 2019年9期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

[摘 要]财务绩效,是社会团体和组织资产应用价值分析的主要参考依据,具有指导性、关联性以及反馈性等特征。基于此,文章以非营利组织为例,着重对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实践要点进行探究,以达到提升企业资金利用率,提升项目实践社会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评价;实践要点

[DOI]10.13939/j.cnki.zgsc.2019.09.153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其发展的目标在于支持或处理社会关注的事件与议题,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当前,非营利组织的服务范围包括艺术、慈善、教育、学术研究、环境保护等方面,在优化社会服务体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1 财务绩效评价

财务绩效评价,可以对企业阶段性经营情况做出相应性评判,包括财务绩效计划、财务绩效控制以及财务绩效反馈三大方面。[1]随着社会资金流动速率逐步加大,财务绩效评价的实践范围,也在不断拓宽。

一方面,财务绩效评价,以企业财务资产运行情况的反馈,作为资产分配计划协调性的评价。如非营利组织,计划对某个科研项目进行投资,以该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研究成果价值性,作为财务绩效评价的标准,这就是财务评价中,资产运行情况的反馈评估。

另一方面,企业财务评价,是指资产运作中,创新性、风险性等因素的剖析吻合程度。如非营利组织进行财务绩效评价时,需对企业经营过程中,都遵循了哪些开发条件,辅助非营利项目的综合性开发。

2 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评价的实践方法

2.1 形成综合性的财务绩效计划

非营利组织开展财务绩效评价,无非是想要提升资产投资的价值,辅助投资项目得到更高水平的发展,因此,非营利组织进行财务绩效管理时,就要有系统性的资产绩效计划,避免投资资金的浪费。

例如,某非营利组织,对A地区乡村小学进行投资建设,投资方为了降低资金投入上的损失,真正实现以投资,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的目的。投资方结合A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财务资产投资目标,并随时按照当地乡村小学的建设情况,按预算标准进行财务资金投入。[2]

案例中所描述的,A地区乡村建设财务技术性投资管理方法,就是以财务绩效评价计划性实践的模式,推进社会非营利性事业发展的体现,该种以实际投资建设情况,为绩效评价标准的资金管理结构,其财务资金社会应用可靠性较强。

2.2 把握財务绩效评价控制因素

把握财务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可以确保非营利性组织的财务资金运作,逐步形成一个系统的反馈体系,继而发挥财务绩效评价资金“约束性”作用。

2.2.1 财务绩效基础因素控制

非营利组织与营利性组织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资金投资、运转后的结果是服务社会,而不会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由此,非营利组织的经济基础,可以看作“静止性资金”,资金来源以政府、社会公益部门的自发性支持为主。为规避非营利组织资金投资链断裂的问题,组织必须按照现有资金实际情况进行资本分配。

例如,某非营利组织,对B区域医疗卫生所进行投资建设,该组织当前共有项目启动资金500万元,进行财务绩效评价时,企业要考虑到项目投资建设的可行性,卫生所后续治疗设备,药物购买等投入,由此,本次项目前期投资资金为200万元。即财务绩效评价不仅仅是对已经实行的财务计划,反馈数据进行分析,也是对项目资金投资的方案可行性进行评价,这一点在科学调配非营利组织的资金资源分配中体现得最明显。[3]

2.2.2 财务绩效风险评估

非营利组织进行财务绩效评价时,也需把握财务资产绩效中的风险。一方面,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资产来源,具有较强的自愿性、社会性特征,许多投资企业往往考虑到,非营利性资产投资无经济价值,因而在前期资产筹集环节,可能存在着资金筹集难度大、资金量不够的问题。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期间,若资产分配计划,与实际资产运用计划不相符,也容易出现资金运作匮乏的难题。

例如,某营利组织,准备对C地区进行科研项目投资,本次计划投资资金1000万元,但目前组织仅有启动资金300万元,剩余700万元,需要经社会募资获得,组织将募集资金途径分为政府资金支持、当地企业自主合作两种。其中社会募集资金部分,就可能存在资金筹集款项不够、资金到位困难的问题。该组织为了规避这一问题,制订了分阶段资金筹集缓解计划。

同时,该组织以价值评估、项目科研社会价值性评估的方法,对该项目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提出了应对战略,做好财务资源分配各个环节风险问题的调配,最大限度地降低本次C地区科研投资的风险指数。这就是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风险评估的过程。

2.2.3 财务绩效失效性评价

若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绩效管理达到了良好的状态,财务绩效的每一次投资,都会在社会公益项目中,获得对应性反馈。反之,财务绩效评价结果,将出现脱离预期效果,资产投资与社会反馈性偏差的问题。由此,把握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管理评价时,需要财务管理人员,要能够透过财务绩效评价表层信息,对非营利性财务组织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判断。

例如,某非营利自主,对M地区进行财务绩效评价期间,结合当前区域资产管理实际情况,制订了阶段性财务绩效管理计划,评估计划中,不仅包括了本次M地区非营利性投资后,每一个阶段需要达到的效果,也包括了资金投入后,M项目运营的稳定性,大众服务效果等方面。同时,组织资金管理人员,随时要依据本次M项目实践情况,调整未来资金投资的方向、投资条件,这种非营利性财务绩效评价方法,在某些程度上,将原有的“静态财务评价条件”,与非公益项目运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达到了综合调控、合理协调的目的。

2.3 构建良好的财务绩效评价反馈体系

2.3.1 要点概述

构建良好的绩效评价反馈体系,是指非营利组织需从企业整体资源上,寻求绩效评价的要点,继而拉近财务绩效评价,与非组织结构性投资之间的关系。确保非营利性组织的财务资产分配过程,能够真正实现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综合调配,这样方能确保社会公益项目建设,与财务资金结构搭配的协调性。

2.3.2 案例分析

以具体的案例分来说,某非营利组织,要为H地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产业进行资金投资,投资组织为确保本次实践活动持续性开展。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产业投资期间,对当前产业的继承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然后制订了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技艺技艺要点学习、社会工艺传播组织建设等计划,做好非营利组织投资计划按步骤,按实际工作需要,进行投资资金的分配。经过为期两年的、系统性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实践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的创新发展。

构建良好的财务绩效评价反馈体系就是要结合项目财务投资的实际情况,开展全面性、综合性、协调性的财务资产绩效分配管理,这样才能够保障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评价,发挥其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价值。

3 结 论

综上所述,关于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评价的探讨,是社会服务产业全面性拓展的开发点归纳,具有方向引导性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形成综合性的财务绩效计划、把握财务绩效评价控制因素、构建良好的财务绩效评价反馈体系,充分发挥财务绩效评价,在非营利组织开发中的作用。因此,关于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评价探索,将社会服务体系开发,带来广阔的研究视角。

参考文献:

[1]曾志琳,孟枫平.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评价——基于48个样本的实证分析[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5,36(6):54-60.

[2]丁云青.浅谈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商业会计,2014(24):3-6.

[3]骆颖达. 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评价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2.

[作者简介]陈燕琴(1989—),女,广东中山人,本科,研究方向:财务分析。

猜你喜欢
非营利组织
浅议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管理
非营利组织的营销分析
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