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育课中传统体育文化精神的缺失

2019-04-08 09:06冯建荣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传统体育文化缺失体育课

冯建荣

摘 要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体育课中的教授内容和形式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走访调查法、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对当下体育课中仅重视身体素质的培养,而忽视传统体育文化精神的引导,缺乏对学生进行传统体育文化精神的教育进行探讨,并分析体育课中传统体育文化精神缺失的原因,及体育课中传统体育文化精神的重要性,从而希望能够对目前体育课的现状有所帮助。

关键词 体育课 传统体育文化 缺失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体育课中传统体育文化精神的缺失与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中国体育教育的发展史充分融入了当时的政治理念与社会背景。一个自我封闭、沉睡、富饶的泱泱大国,突然之间被西方的大炮驚醒,外来殖民者惨无人道的侵略,使我们的民族一下子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那个时期,强身健体,为国而战,成为了每个中国人的渴望,国民体质的培养也有了更深的意义。体育教育在特殊的时期成为了最重要的载体,承载了国人的希望。所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爱国口号,我们一喊就喊了一百多年。时至今日,上到国家下到每个从事体育教育的工作者,我们内心深处还是处在一味追求“野蛮其体魄”的年代,大家似乎忘记了,体育教育的发展,应根据时代的不同,社会组成不同,体育教育被赋予的历史任务也应该各有不同。我们的国情与战争年代已经不同,我们应该把我国优秀的体育思想、体育文化渗透在体育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体育课中享受到体育精神、体育文化带给他们的愉悦,不能一味的追求体质的发展,轻视人文的价值。我们应该思考体育课设立的初衷是什么?体育课的发展方向到底是什么?

1体育课中缺乏传统体育文化精神的因素

1.1“东亚病夫”四个字的影响

一提到“东亚病夫”这四个字,我们就会想到那段屈辱的历史,每个人都会从骨子里愤恨,所以“东亚病夫”这四个字也深深的留在我们每个人的最深处,反抗的意识流淌在血液中。为了向世界证明,我们是一个身强力壮的民族,我们是一个体育强国,我们不断学习西方的体育技能,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训练水平,我们还推出举国体制,聚集国家财力、物力搞竞技体育。时至今日我们在所有国际性体育比赛中,我们都奋力表现,拿金牌,争第一,似乎金牌的数量就能代表整个国家的体质情况,就能向世界证明民族的强大,“东亚病夫”这四个字的消失和可笑。竞技体育的发展是为国争光,这是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国家体育仅仅只能代表极少数人的体育技术水平,身体状况,跟整个国民的素质和体质关系不大。所以我们会看到青少年体质下降,大学生身体素质极差的状况,我们国家推出阳光体育、快乐体育、体育健康标准等等一系列推动体育发展的措施,改善现状。在体育课中更是重视学生体质的提高,却很少在体育课中涉及到体育文化精神方面的教育,从内在激发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育精神。要想使“东亚病夫”这四个字从我们的民族中彻底消失,我们应该在体育课中传授我们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精神,不但让学生身体力行感受到传统体育项目的精华和无限魅力,更能体会出我们民族智慧的伟大,建立起充分的自信。

1.2体育课的重要性在现实中口号大于施行

我们一直在说的有哲理的一句话“生命在于运动”,把体育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我们还有一句对体育人或者热爱体育人的一句俗语“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似乎后者的威力可能是更大的,所以体育课在学校的重要性远远没有其它科目重要,特别是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这一现象更为严重。虽然现在全国都在提倡素质教育,施行“阳关体育”运动,快乐体育教学,现在新一轮体育教育改革中实施各省市特色体育推广项目,“校园足球”、“校园篮球”、“校园舞蹈”等等,其实无论我们采用什么方法,什么措施,什么手段,只要国家的统考制度没有改变,学校、家长心中的指挥棒方向永远也不会变。所以,我们看到各个学校的体育老师严重缺乏,体育场地设置严重不足,体育教学环境差等很明显的现象和事实。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体育老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不但要在大班额的情况下,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完成国家要求的达标项目,学校要求的达标成绩,更要完成繁重超额的课时,他怎么会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意识,静下心和学生共同探讨体育文化精神的博大内涵。

2当今体育课中体育文化精神的重要性

2.1体育文化精神的回归是社会的需求

我们已经经历了二十多个世纪,经济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前期发展过程中,人们把追求物质作为主要对象,大家的社会观不断被扭曲。在经历了物欲横流的社会以后,自我价值观的意识慢慢苏醒,内心希望在浮躁的氛围之中回归一份宁静,这样人们就需要在体育锻炼中找到自身身体的文化,享受文化精神的愉悦。因为体育文化精神是围绕着人类通过身体活动进行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对人体机能进行再创造。我们知道体育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不断与时俱进,是一种具有开放式和生命力的文化,它必然会将自身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积聚和创造的新的体育思想、体育理论、体育知识和体育活动方式渗透到自身、所在的城市甚至整个社会,从而对社会文化和大众健身产生深远的影响,提高自身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的愉悦感。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和需求,它可以引导人们的体育生活方式向合乎人类理想的方向发展,体育意识和锻炼行为方式,主动地适应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个人和社会需求,它可以引领社会体育价值观和大众体育发展的潮流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2.2体育课中体育文化精神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我们知道当今的学生除了身体素质需要提高外,心理素质差也有待更进一步的加强,小事情就离家出走,稍微遇到挫折就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众所周知,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我们一直提倡“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因为这种精神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挑战自我身体极限,更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通过创造、超越、竞争和追求自由的精神,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达到强大心智的效果。我们要求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不但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更会加强学生的责任感,要求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家庭、热爱社会,热爱国家,从而进一步肯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为体育是一种用身体活动改造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实践活动,是一种能使人具有集体认同感、归属感和自我价值体现的激情体验,它是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心理能力的一种考验和提升。所以体育文化精神的存在和传播是无形的,内心承受力的增强就是长期锻炼的结果,是对抗身体痛苦体验的一种意念方式,是提高身体和心理素质的最佳途径。体育课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心理和生理都保持健康,得到全面的发展,通过身体的运动在课堂上充分释放自己的快乐、自由和激情,感知自己生命能力的提高。创造一个通过体育锻炼的过程,感悟和体验到生命的超越和人生价值的意义。

2.3发展和提倡传统体育文化是体育课堂找回自我本质的需求

世界变化万千,各国风情万种,但是就如人一样,都有一张不一样的脸,一份不同于他人的秉性,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就是我们自身所拥有的特性。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除了具备体育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历史性、传统性、民族性等社会特征,在活动范围、起源方式、发生发展等文化内涵特征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我们的体育课堂已经面目全非,在课堂上丢失了我们“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崇德尊礼、贵中尚和”、 “中庸为本,不偏不依,无过不及”、“重义轻利、诚信守诺”的优秀民族体育文化精神和伦理道德。我们忘记了在锻炼过程中讲究技藝、追求神韵、身心和谐的体育思想和观念。这些都是我们的民族留下的最璀璨的知识文化和精神思想,我们应该把这些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精神找回到课堂上来,因为它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一个良好场所,一个平台,一座桥梁,请老师、学校和政府放下一些功利心,放开一些执着的思想模式,让我们优秀的体育文化精神传送下来,输入到学生的内心和学习中。让我们的学生具有这样的优秀品质和秉性走到社会上来,走到世界各个地方去。

3小结

从古至今,体育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有不同于寻常的魅力。体育课也就成为了传承与发展体育教育、体育理念、体育精神、体育文化的一个唯一的课程,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当我们认识到目前存在的问题之后,应该及时改正,及时修订,才可能把体育课带到良性发展的方向,才有机会把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精神、理念和思想融入到大、中、小的体育课堂上来,让我们这些优秀的品质继续发扬光大,这也是我们当代从事体育事业人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罗时铭.试论建国初期我国学校体育的创建[J].四川体育科学,2001(4):1-4.

[2] 罗时铭.当代中国学校体育的流派与争论[J].体育学刊,2015,22(06).

[3] 李海琴.反思与重构一——论我国体育人文精神的缺失与回归[A].第十四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4.

[4] 李海燕.论高校体育中“体育精神”的价值回归[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29(04).

[5] 李力研.两个罗斯福与“体育精神”[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2(03).

[6] 黄晓波.培育大学体育精神的现实意义及途径[J].体育学刊,2012(01).

猜你喜欢
传统体育文化缺失体育课
体育课
生态文明视域下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态回归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