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的“全媒体”思考和探索
——以“Z112列车上的中国故事”系列产品为例

2019-04-10 01:52黄杨
中国记者 2019年3期
关键词:全媒体车厢列车

内容提要 “四全”媒体理念的提出,超越了单纯的媒体界域,是对技术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体现了万物互联时代的全媒体观,重新建构了全媒体时代的传播和价值链条,对于指导推进智能化媒体融合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结合今年春运期间澎湃新闻“Z112列车上的中国故事”系列产品,介绍澎湃新闻对于全媒体的一些思考和探索,也剖析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1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四全”媒体理念的提出,超越了单纯的媒体界域,是对技术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体现了万物互联时代的全媒体观,重新建构了全媒体时代的传播和价值链条,对于指导推进智能化媒体融合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结合今年春运期间的“Z112列车上的中国故事”系列产品,介绍澎湃新闻对于全媒体的一些思考和探索,剖析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一、一次全媒体报道探索:“Z112列车上的中国故事”系列产品

“Z112列车上的中国故事”全媒体策划是澎湃新闻今年新春走基层系列的开篇主打,不同于以往的特稿或者视频直播,今年进行了特别策划,在生产方式、生产主体、技术运用、时空覆盖、传播渠道、效果评判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一些创新探索。

1月20日起,澎湃新闻派出13名记者在该趟列车上蹲点48小时,刊发的系列报道跨越两周时间,包括火车运行全程的长时间直播、微视频、全景视频、动画、H5、数据、图片和文字报道等逾百篇,记者团队还与读者通过澎湃“问吧”展开互动,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报道梯度,深度聚焦铁轨上的日常“迁徙”故事,呈现新春欢乐、祥和以及团圆的种种时刻。系列报道仅在澎湃平台上的播放、阅读和互动量即超到6000万,通过一个真实生动、充满活力的“流动的中国”图景,深刻地展现了建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满满的获得感,唱响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

(一)策划:移动优先,重兵投入,轻量报道

Z112列车由海南海口发往黑龙江哈尔滨,纵贯中国南北,全程运行时间超过48小时,是春运里程最长的列车之一,被火车迷称为“哈海神车”,也被称为“跨越四季”的列车,经过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多个层次,因而在话题展开上有较多的延展性。在策划之初,编辑部门就选择了这条特殊的铁路线作为重点报道对象,并提出创新流程实现更及时更丰富的报道呈现。

澎湃新闻为此投入重兵,时事新闻中心社会新闻部、绿色新闻部、视频新闻部,视频视觉中心视频采编部、直播部、数据新闻部、交互体验部,经营中心广告流程部等多个部门设立了“Z112报道分队”,前方采访记者达13人,而全程后方参与设计制作和编辑剪辑等的采编和技术人员约40人。

在整体呈现上,确定以人为主线,覆盖硬座、硬卧、软卧所有车厢,以大量乘客的故事来讲述春运故事,同时扎根其中的一节车厢,挖掘到其所有上下旅客的故事,并制作还原性的新媒体互动产品,要以统一的主题,层层递进的报道呈现好“流动的中国”。

由此,这一策划从多个层面展现大量不确定的流动式群像,突破了之前澎湃开展的专题报道一般以单一人物或故事为主的思路,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采编发流程改革,使多种形式的报道更好地从“相加”到“相融”,各参与部门负责人为此开了两次较大范围的筹划会以确定采访主题、切入口以及各种呈现和衔接细节,具体确定采访报道思路、采编发时间节点和各流程负责人、参与人员。

报道中特别强调移动优先策略,提高了记者发稿的时效性和轻量化要求,无论直播还是视频,前方记者用智能手机即可实现,直播是即时呈现,视频同样要求记者当场拍完微视频即回传后方审核发布,保证读者与新闻现场尽量趋于同步。

(二)直播:48小时跨时空全程呈现

1月20日下午,Z112次列车从海口出发,48小时行程的直播随之启动,13名记者沿途分别从哈尔滨、广州、阜阳、天津等地出发,跟拍旅客全程上车的情景。

为全程呈现48小时的真实画面,在镜头设置上,移动直播强调轻量化,但内容和视角力求多元与丰富,多机位、多角度、全景化展现车厢内外的风貌与故事。在硬座车厢高处,我们设置了一个手机全景机位,实时看到硬座车厢人来人往的实时动态,我们还设置了一个机位对准列车沿路风景,而直播记者、视频记者、文字记者也是兵分多路,在硬座、硬卧、软卧,伴随列车员工作场景,哪里有好的故事,哪里有动态的场景,前后方互通有无,随时联系,实时调整,保证精彩的动态“零时差”呈现。

记者在直播中和硬座车厢的旅客们一起坐在过道上,聊天谈心,以最质朴和平实的提问,向网友们展现普普通通的中国百姓一年来的生活,真正地让新闻报道“出自寻常百姓家,飞入寻常百姓家”。直播中也善于发现一些小切口、小角度,比如从海口到哈尔滨旅客们服装的变化,在饮水处记者观察一位旅客全程吃了多少碗泡面等。

除列车上休息时间外,每天的直播从早上7点开始,晚上11点结束。呈现了三天两夜的车窗外南北不同的地貌风情,同时通过铁路串联起整个沿线地区、城市发展的轨迹与历史,包括改革开放代表性城市海口、广州、天津,劳务输出大省山东、江西、安徽、东北三省等,每一个个体的返乡心路离不开所居住、奋斗城市的发展轨迹。直播中我们不仅采访乘客,同时记者也会介绍行经的城市,这些年的重大变化并和网友适时进行互动。

此外,我们还采取了跟踪直播报道的形式,选择了一家三口从海口上车坐到哈尔滨的旅客,在起点、旅程中、终点采访了他们的感受,这一些系列设计,都是为了让直播更具故事性、丰富性和连贯性。

(三)视频:海量采访,全覆盖报道

系列报道1月20日启动,以醒目的红色开机屏启动推广并刊发预告文章,而同期刊发的预告片采用了升格慢速加移动字体的形式,打破了文字在画面中间静态的模式。著名音乐人卢中强的一曲《回家·过年》随着预告片首发,并伴随着一路乡愁的列车从海口驶往哈尔滨,火车未开已经引发众多读者的共鸣。

除了积极探索视频视觉语言在新媒体中的呈现,我们一直强调无论视频的量有多大,新媒体产品的形式感有多强,都要更加突出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 则。

我们要求每一条视频要能出一个亮点、看点,并限定为时长大致在30秒至60秒之间的微视频并随拍随传。记者从到火车站就开始了现场拍摄,在火车上也同样是拍摄完后,当场用手机进行剪辑,然后直接传回后方编辑部,经审核后即发出,尽量多地实现覆盖所有18节车厢的乘客。

同时,我们对两天的主题做了不同设计。

第一天围绕这次回家过年展开,如“多久没有回家了?”“给家人备的年货是什么?花了多少钱?”“回家最想吃什么?”“去年遇到什么闹心或者特别高兴的事?”“2018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019年最大的心愿是什么?”第二天则更多涉及回家过年之外的话题,如关于南北方的教育、饮食文化差异性、两地经济发展、家乡建设、个人奋斗等,这也使视频变得更丰富更有趣。

(四)产品:全形态呈现,乘客也能参与制作

在这48小时内,有两名记者专门聚焦采访06号车厢,逐一跟车厢从起点到终点上下列车的上百名乘客聊天和采访,记下了他们过去一年的收获和新一年的愿望。

在旅客信息的采集上,我们一开始就策划让旅客自身能参与到产品制作的流程中,工程师根据前端呈现方式的需求,提前设计了录入相关旅客数据的数据库模板程序,这样可以由乘客自行填写提交,记者也可以在采访过程中自行提交,同时也可以由后方配合人员根据前方采访情况录入编辑。

以此为基础,澎湃新闻制作了两个特别的新媒体产品,一是《素描式互动H5|06车厢48小时:4311公里,满载而归》,以整节车厢切面还原的形式,像一幅素描画一样,以车厢座位号和途经车站为维度,以多样立体的方式呈现,集纳了97名乘客的姓名、年龄、籍贯、照片等信息,以及上下车站点及其票价,生动地还原了06车厢在跨越南北4311公里的运行中,承载着的这些中国老百姓的收获与梦想,同时体现了互动性和趣味性。

二是针对这些进行了数据化分析,推出数据新闻产品《4311公里归途:Z112列车06车厢97位旅客数据画像》,可以看到97人中,近半是90后,这也可以看出现在年轻人在外打工的趋势。这一画像梳理了他们收获与愿望的高频关键词,如“身体健康”“赚了点钱”“工作顺利”“没有挂科”“家人平安”“平平安安”等,这些朴素的话语,正是对当今中国老百姓满满获得感的真实生动写照。

同时,作为Z112列车故事的总结,澎湃新闻还刊发了一篇五千字的特写《贯穿中国南北的春运列车:“哈海神车”06车厢上的日与夜》,并配以《温暖的羁绊:Z112列车06车厢48小时采访手记》,讲述了列车上的58岁建筑装修工刘共泰、30岁防雷技术员郑昌慧、时隔二十多年重游广州故地的50岁菏泽农民傅吉祥、怀揣产品经理梦想的21岁大学生李文君,以及两年来一路追赶爱情的列车播音员曹妍姝等为代表的旅客和铁路工作人员的奋斗与梦想的人生经历,这些都生动而深刻地再现了改革开放40周年和建国70周年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美好的温暖与幸福,升华了系列报道的主题。

(五)互动:网友成为采访桥梁,全范围接地气

在报道中,我们也在多方加强与读者的互动。这场直播人气极高,许多网友在移动设备上随时关注着这辆由南到北的列车上正在发生的鲜活故事,并且在澎湃直播的评论区留言。直播记者当然也没有放过这个和网友互动的好机会,实时刷新评论和网友互动,在直播中和留言的网友隔空对聊。就是这样温情而朴实的一幕幕直播画面,共同构成了这场直播中鲜活的中国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天的直播中,后方编辑注意到一条留言被很多网友点赞,留言说“我老公就是这趟列车的值班员,很骄傲自己是名铁路职工家属”。于是,记者在第二天的直播中临时“加戏”,顺藤摸瓜找到了这位铁路职工,并通过网络直播连线的方式,对这位铁路职工的工作常态进行采访,了解到家人骄傲与支持的真正源头,而他也通过镜头表达对家人多年支持的感谢和浓浓的思念。

此外,我们还有效利用网友的评论设置议题和点歌环节,配合网友的点歌要求播放背景音乐,进一步提升读者的参与感。

与此同时,Z112报道组也做客澎湃“问吧”,回答网友针对此次直播和所见所闻的提问,如旅客如何打发时间、人们的精神状态、人们带的特产等,也进一步拓展了报道的渠道。

二、关于全媒体的四点思考:观念先行、技术引领、脚踏实地、效果导向

相比澎湃新闻以往的一些同题策划,“Z112列车上的中国故事”系列报道和产品应算成功的。无论是最终报道和产品的数量、时长还是传播力、影响力都非常不错;这个策划也是澎湃新闻采编团队着力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一次大练兵,是多兵种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一次大练兵,是充分利用各种成熟技术和传播手段进行的一次合成作战尝试。但是,我们也很清醒,这次策划仍然有很多的短板和不足,尤其是理念和对最新技术的运用上,差距明显。我们认为要践行总书记关于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要求,必须始终做到:观念先行、技术引领、脚踏实地、效果导 向。

(一)观念先行:全媒体是一个不断演化发展的概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帮助我们进一步提升了对全媒体的认识。澎湃新闻一直强调做全媒体的内容供应商和传播平台,但是之前我们更多的是从打破既有的传统媒体形态的区分,打通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表现方式上,整个认识还相当肤浅和狭隘。

随着互联网、5G、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发展,媒体必然会突破时空尺度,突破物理尺度,突破主体尺度,突破功能尺度。变成人人皆媒、万物皆媒,变得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可以互动,所有信息都可以变成数据,各种功能和需求都可以体现。

如果没有建立在传媒业正在发生百年未有之变局认识基础上的观念迭代,我们对全媒体的想象就会有局限,我们对于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也会迷失方向。

(二)技术引领:技术革命是全媒体发展的根本动能

可以看出,澎湃新闻这次报道距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仍然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相比,我们的短板十分明显。

我们深刻感受到:没有技术,全媒体就无从谈起,媒体融合要迈向纵深,必须以技术为引领。就当下而言,5G和人工智能技术将会对全媒体发展带来最重要、最直接的影响。我们或许不需要去研发5G或人工智能技术,但一定需要深度思考和研讨他们可能对传媒业带来的巨大冲击。

(三)脚踏实地:全媒体时代更加需要踏踏实实的采编作风

技术很酷炫也很高深,但是我们认为全媒体的发展一定要对技术有务实的态度,不能陷入为追技术而追技术的误区。澎湃新闻一直强调,一定要让这些前沿的技术与媒体发展和具体产品结合起来。反对那些华而不实的炫技,反对好高骛远的“人工+智能”技术。

除此之外,在技术引领的时代,澎湃新闻也特别强调那些传统的优良采编作风。没有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没有踏踏实实的作风,再前卫的技术也不可能做出直抵人心的真正好作品。比如这次Z112列车上的策划,除了技术和设备,我们最强调的仍然是好的策划和好的作风。

(四)效果导向:正向的实际效果是检验全媒体的唯一标准

媒体融合迈向纵深,全媒体不断发展,这既是技术冲击带来的被动变革,也是我们基于媒体的使命担当而做出的主动变革。媒体融合改革的目的是要做大主流舆论,扩大主流价值的影响力版图,是要让党的声音占领互联网舆论主阵地,媒体融合改革向纵深发展必须更加明确和坚定这个初心。

具体而言,效果导向要求我们做每个报道每个产品的时候,不能舍本求末,津津乐道于有什么高科技、黑科技,而丝毫不管背后庞大的人力支撑,完全不提实际的传播效果。我们发展全媒体,我们使用新技术,核心是为了让传媒、传播与时俱进,符合受众的需求,让受众易于接收,乐于接受。

今后,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守正创新,根据传播技术和格局的变化,进一步学习和尝试创新传播手段和方式,不断补足自身短板。力争打造突破时空、物理、主体和功能尺度的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作者刘永钢是澎湃新闻总编辑、黄杨是澎湃新闻副总编辑)

猜你喜欢
全媒体车厢列车
登上末日列车
关爱向列车下延伸
六号车厢
穿越时空的列车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教育建设的思索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SSAB Hardox悍达450材料轻型自卸车厢体测试报告
西去的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