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尝试

2019-04-10 08:29石桂芳谢兆华
师道·教研 2019年2期
关键词:语境课外阅读创设

石桂芳 谢兆华

小学语文教材是小学生阅读的最初内容,这些课文语句优美、选材新颖、构思独特,因此,阅读教学应该以课文为基础,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课文内容,认真推敲作者的表达方式和用词,深刻领悟课文的情感。

一、课内阅读,学习方法

(一)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质疑活力

读书有所疑,方能有所思;读书有所思,方能有所得。要正确理解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先激发学生的质疑活力。

要学生提问题,不难,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围绕课文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因此,在课堂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敢问、善问。在对题目的质疑中,可以在最初阅读时教学生围绕题目用“谁”、“为什么”、“怎么样”等来提问;在对文章的的质疑中,可以教学生围绕课文的表达方法、课文中的人物想法或做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等等来提问。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针对题目,可以提:为什么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自己的花通过怎样的方式给别人看?等问题;针对课文,可以提:本文运用怎样的表达方式使文章写具体?为什么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一种颇耐人尋味的境界?等问题。心中有了疑问,不要止步,还要教学生带着问题反复读书,边读书边思考,直到解决疑问为止。在最初阶段学生需要教师耐心地引导,经过长期的训练后,学生的质疑就会慢慢地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并成为阅读时的习惯,他们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很自然地就会在脑海里产生这些问题并进行思考了。

(二)在阅读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每一篇文章都是有灵魂的,文章的灵魂直接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或感情。如何让学生准确地触摸文章的灵魂,感受作者的感情呢?这可不是通过言传就能够实现的。它要求教师创设有效的语境,把用文字叙述或描写的景象、人物、事物,通过阅读,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画面,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作者所描述的意境中去,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创设有效的语境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把握文本的内涵,创设真实的语境

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对文本的内涵进行深入的体悟,从而创设体现文本内涵的真实语境,学生就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更好地感受文中的内容,感受作者的感情,从而理解文章的内涵。例如四年级上册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小钱的生命危在旦夕,急切需要骨髓移植。在这时,有一个青年愿意捐骨髓给他。学生在阅读时,通常只停留在捐骨髓的层面上,这样的理解比较表面。在教学中,我强调两个人互不相识;其中一个在杭州,另一个则在台湾;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正袭击台湾这些具体的环境,让学生联系这些环境进行想象,并假设自己是那个青年,自己会怎样做。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体会主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并感受到台湾和我们是密不可分的一家人,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血浓于水的感情。

2.优化组合语文资源,创设丰富的语境

当我们的教学内容超出了学生理解的范围,当我们在教学中只依靠文本资料无法被学生所接受时,就应该借助于丰富的课程资源的支持创设丰富而生动的语言环境。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赞扬了周恩来为了拯救深受外国人欺负凌辱的中国人民,而发出要为振兴中华而发奋读书的伟大志向。然而由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生活背景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学生无法就单独阅读文本理解作者感情,经过思考后,我决定尝试先放弃对课文讲解,转而呈现与文本内容相关的资料来创设语境。我收集了关于当时中国人如何在自己的地方受外国人欺凌的文字资料、录像资料,向学生展示,也鼓励学生自行搜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进行交流。有了这一步的情感铺垫,学生自然地置身于一定的语境之中,充分感受到当时中国人民的满腔愤怒。这样,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周恩来的激情,产生更深层次的感悟。

(三)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自读自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阅读中应有自己的感悟,并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句话明确了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让学生亲自体验阅读的过程,并发表独立的见解。

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他们有各自不同的个性、爱好,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和知识储备,这必然决定了他们对所读的文章理解的不同。例如在读了四年级上册的《乌塔》一课后,提出了各自的见解:有的同学认为乌塔很勇敢,能够在14岁就独自一人游历欧洲;有的同学认为乌塔做事很有条理,在每一次出游前都会做好准备工作;有的同学认为乌塔是缺乏安全意识,没有将旅程中的各种危险因素考虑周全。对于学生们的不同见解,我先给以肯定的鼓励,然后再进行引导讨论,让学生在多个环境前提下去思考、去辩论。

发表见解有多种的形式,可以是口头交流,可以是读书时写的读书笔记,也可以是读完书后写的读书感想。在教学中,我会根据需要采用各种形式,并让学生将之形成习惯。这为他们在课外的阅读中铺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课外阅读,提升能力

(一)阅读前,选适当材料

难易适中、富有趣味的阅读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自觉地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多层级的研读、体味和欣赏,得到知识的滋养、艺术的熏陶。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作为阅读主导者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做好选材的工作,根据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多方面、多渠道地选择构思新颖的材料。如语文教材“回顾与拓展”推荐的书目、在《现代小学生报》、《故事会》、《作文小天地》等等报刊杂志上的精彩小文章、小故事,我都会先自行阅读,然后根据日后教学的需要,有选择地推荐给学生阅读。帮助学生选择阅读材料,并不是要对学生作一个硬性规定,只准学生看什么或不准看什么,而是给出多种材料,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这样才能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阅读时,写读书笔记

在阅读中,把读到的好词佳句积累下来;在有感想的文段旁边写几句旁批;读完文章后,写一写感想。这些方法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在课内阅读时,学生已经对做读书笔记形成了一种习惯,在课外阅读中,就应鼓励学生继续边阅读,边写感受。写什么,怎样写,完全由学生读书的兴致所决定,没有数量、质量等的硬性规定,因此学生就更乐于做了。本班学生在阅读时,或多或少都会写下自己的感受,有的是对词语的理解,有的联想到自己的做法,有的用英文写,有的还配上了精美的图画。这些对他在交流阅读感受时积累了很好的材料。

(三)交流时,尊重个性差异

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人的兴趣爱好等因素有直接关系,由于年龄、阅历、知识、能力的不同,阅读理解上也会产生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交流时,要对阅读主体的个性特点充分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学生的见解,引导学生向更深的层次思考。如阅读《郎朗,千里之行:我的故事》一书,有的学生认为他有着一股不屈不撓的韧性,正是这股韧性,促使他成就了一番事业;也有的学生认为这不是他的功劳,而是他父亲对他的监管到位,才促使他有了成就。这些观点,我都会给予肯定,并且会引导学生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看郎朗的成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阅读成功感,才会越读越想读。

(四)组织多种读书活动,养成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要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阅读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把阅读养成习惯。现在的小学生,课余时间的诱惑比较多,如各种各样的电脑游戏,精彩纷呈的动画片。如何让学生在有限课余时间里腾出时间来进行阅读,而又不觉得是一种负担呢?这就需要各种各样有趣的活动来帮忙了。利用小学生喜欢活动、喜欢竞赛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如每天课前十分钟的语文沙龙,定期评选读书小明星,举办读书手抄报比赛、读书漫画比赛、读书体会的展示,组织活泼的读书交流会、名书鉴赏会等等。在这些丰富的活动引导下,学生的阅读激情会持续高涨,慢慢地,阅读就会悄无声息地在学生心中扎根,知识便会在学生心中发芽、开花。

三、课内、课外有效结合,提高阅读能力

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课外阅读外,还要适时地推荐。在教学中,我会根据教学进度,围绕教学内容,选择一些文章、资料供学生选择阅读。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爱护大自然”一组课文时,我推荐学生读《森林报》;在教学“童年的故事”一组课文时,我推荐学生读高尔基的《童年》、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等等。另外,《中小学生报》的语文天地、《语文素质报》,也有很多与本组课文相关的资料,因此我组织了全班学生订阅了这两份报纸,并进行阅读。我也会个人订阅《故事会》、《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存放在班级图书角,自己看完了以后,把与本组课文相关的文章做好标记,向学生推荐。结合教材内容、教学进度向学生推荐阅读材料,才能使其更好地迁移课内阅读时学到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

猜你喜欢
语境课外阅读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