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力作波涛涌国泰民安稻花香
——《大足县志(1986-2011)》书评

2019-04-11 06:32
黑龙江史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石刻

陆 奇

第二轮《大足县志》(以下简称《大足》)正是在全国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中,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于2017年底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发行。为此,笔者作为一名老资格的方志工作者,作为一名关心支持《大足》编纂的老朋友致以热烈诚挚的祝贺。

大足人自古具有编史修志的优良传统。多年来,大足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编史修志文化工作,“一纳入、八到位”精心组织编纂,上轮新编《大足县志》由胡乔木题写书名,荣获全国地方志评比一等奖。此次续修,大足人立志再创名品佳志。

大足县志办修志编鉴工作多年成绩斐然,多次在全国全市“新榜题名时”,2005年获得重庆市地方志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和“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再次获得“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大足方面多次召开《大足》编纂的评审、研讨会,例如2016年7月由大足区政府主办举行“《大足县志》(1986-2011)暨《张划地情方志文集》全国方志专家评审座谈会”,笔者应邀出席提交了两篇学术论文:《创造特色纂佳志精益求精修名篇-〈大足县志〉(1986-2011)评审》《地情彰显大足美方志愈扬渝州情-张划方家学术思想研究暨〈张划地情方志文集〉》。真可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水调歌头·迎来新时代

华夏风光好,时代又新生。革命先驱虽逝,浩气贯长虹。古国东方崛起,共为复兴筑梦,今又展雄风。世界潮头矗,巨轮震轰鸣。经济旺,科技壮,裕黎民,繁荣昌盛,领袖统帅核心拥。理论运筹帷幄,实践决胜千里,“两个百年”腾。莲叶无穷碧,荷花别样红。

一、谋篇布局思精大编纂规范方志书

这部《大足》所设置的体系结构颇为宏大,层次多,囊括的内容也很丰富。全书体例完整,有序、凡例、目录、概述、大事记、述文、特记、索引、后记及照片图表,并配置光盘等。全书述文分为6篇60章308节,约140万字。全书按照环境与社会、经济、政治、文教科卫、人物六大块排序。

《大足》的编纂质量较好地达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编发《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的总体要求,即“观点正确、体例严谨、内容全面、特色鲜明、记述准确、资料翔实、表达通顺、文风端正、印刷规范”,以及使用方便、应用性强等高标准要求。它可称为一部质量上佳的地方志文化作品、百科全书、学术著作。例如其一,观点正确,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相统一;其二,体例严谨,即坚持志体。横排门类,综述历史,述而不论。体例科学、规范、严谨,适合内容记述的要求;其三,凡例关于编纂志书的指导思想、原则、时空范围、体裁、人物收录标准、资料来源、行文规范、特殊问题处理等要求,清楚明确;其四,资料翔实,引用数据取自以业务部门为主,包括正史、方志、档案、专著、报刊、考古、调查等,经鉴别核实使用。当代经济数据,以统计部门或主管部门的统计数据为准;其五,应用性强,发挥“存史、资政、教化”的地方志性质和功能,要“借助志书,了解一地之自然禀赋,洞悉一方之民情风俗,总结过往经验教训,借鉴前人治域方略,从历史的嬗变中寻求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中发现共建和谐的方法,从英杰的业绩中汲取开拓未来的动力,推行善政,发展经济,光大文化,造福百姓。”

国务院颁发的《地方志工作条例》开宗明义地指出“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全面、客观、系统地编纂地方志,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方志,发挥地方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制定本条例。”《大足》正是体现了国家的要求。真可谓:“豪端岁月评古今,腕底风云话废兴。”

如梦令·读张划方家著作感悟

方志两番瓜果,地域百科文作。松柏浴葳蕤,史苑书斋求索。丰硕,丰硕,异彩晚霞红火。

卜算子·神采飞扬纂华章

首轮获殊荣,续志攀峰顶。独占邑情巨制收,史册彪炳整。宿将《集》硕丰,千载金石竟。浩荡嘉陵滚滚流,助力小康奉。

二、改革开放发展史五位一体发展篇

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精辟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中国这4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诸方面建设取得了历史性举世瞩目的成就不断证明,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

随着这些年国家改革开放大业中经济社会的巨变,大足地区同样巨变“成为千年大足最为光亮的历史时期”:

第一,围绕自身优势,制定发展规划。2006年,制定“国际旅游胜地、生态经济城市、和谐宜居家园”的战略目标。

第二,紧紧抓住大足石刻建设,旅游龙头产业加速发展。大足成为甲级旅游开发县,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先后评为重庆市首届“十佳旅游景区”“全国文明示范区”“全国AAAA旅游景区”。

第三,大足是农业县。首先是保护经济发展环境,从建设生态农业县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再建设国家级生态县,构建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支撑五大体系,成为重庆市这一方面的先进县。

第四,在农业生产方面,重庆市农业“三绝”(鱼凼式稻田养鱼、再生稻、水厢小春)在大足发展较好。先后授予大足全国产粮大县、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产肉百强县、全国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重庆市无公害蔬菜基地等称号。

第五,大足是世界最大的锶盐生产基地。形成锶盐化工、五金机电、汽摩配件、建筑建材、食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2004年实施“新型工业化”后,工业向科技型、现代化发展。

第六,国民经济总产值2010年达到1,821,268万元,财政总收入2011年达到508,300万元。2010年基本形成“旅游创意、现代五金、聚光光伏、生态农业”为特色的四大产业。

第七,美丽大足建设日益斑斓。1996年起连续9年评为省级卫生县城,2004年命名为全国人居环境模范城市,2005年命名为国家级卫生城,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2011年命名为“中国何莲之乡”。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中国环境规划优秀示范区县”称号等。

《大足》设置编纂《改革开放篇》,这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内容工作。一是涉及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方面面。二是时间跨度25年。三是既有成绩又有教训。四是此篇内容与其它内容很容易产生重叠或顾此失彼。此《改革开放篇》设置处理很得当,一是内容较完整,分为9章包括大的方面即农业、工业、商业、综合、人事劳动、政体、教科文卫、社会保险、对外开放等。二是综合概括完整清晰,将这25年与以前内容链接。三是按照唯物辩证法,既讲成绩又讲问题。

《大足》在记述光鲜亮丽的成绩单时,同时记述“大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其一,农业项目发展较多但不够强,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其二,工业骨干企业较少也不够大,改革后工业发展较高速度不快;其三,发展乡镇企业特别是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强调办集体企业及以后一些工程损失较大;其四,“三金”给县财政带来很大包袱,财政收入在渝西地区位次不高;其五,国有、集体企业职工收入偏低,下岗职工一度生活困难;其六,对部分农村外来承包户监督不力,造成后遗症;其七,失地农民及弱势群体需妥善保护;其八,大足总的经济实力还不太强等。

参观“伟大的改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

一条大道浪涛宽,国泰民安暖世间。

青史箴铭扬奋斗,改天换地未下鞍。

宏声开放携改革,鼎盛城乡喜笑颜。

江作青罗带秀挺,山如碧玉簪蜿蜒。

三、大足石刻人类宝照片装帧精美然

《大足》围绕大足石刻这个人类瑰宝来突出记述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给以浓墨重彩。

第一,设置特记一: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大足。由于有得天独厚的国宝——大足石刻,因此始于1984年至2011年先后有邓小平、杨尚昆、李瑞环、李鹏、胡锦涛、朱基、江泽民、温家宝、宋平、尉健行、贾庆林等数十位中央首长视察参观大足石刻,留下很多题词、签名与谆谆教诲,这是一笔珍贵的历史资料和精神财富。

第二,设置特记二:大足石刻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纪实。从1996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将大足石刻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向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申报。随后成立重庆市大足石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制定计划,筹集资金,整治环境,编制申报文本,至到反复检查整改提高完善达到联合国有关标准。

1999年12月1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23届全委会在摩洛哥马拉喀市召开并通过将大足石刻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人类瑰宝。

第三,大足石刻既是民族国宝,又是人类瑰宝,因此给它升格。在第五篇文教科卫中专门设置两章大足石刻(一)(二)。记述宋、明、清、民国有关大足石刻的史书、《大足县志》。记述首轮新编《大足县志》,突出其中的著录等内容。记述此次续修《大足县志》对静态性石刻的给以重载、补充,对动态性石刻的研究、宣传、管理、保护、文物普查和考古调查、名人贡献等重要内容。

应该说,评论一部作品是不是精品,是不是佳志,主要看内容,也要看形式,做到内容与形式高质量的统一。《大足》的确做到了二者的一致,既有高质量的内容,又有高质量的包装。

一是入志照片质量高效果佳。随着现代摄影技术的传播与普及,照片被广泛应用于志书中,照片作为“无言之史”,在志书中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大足》彩色地图3幅、书前彩色照片47幅、书中照片约138张,各种表格约180个。这些精选照片图表具有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具有典型代表性,给读者以直观、形象、真实的感觉,起到“一照胜千言”的作用。这对于提高志书质量增加志书美感和可读性,都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二是装帧精美考究。《大足》体现出现代志书符合国家有关出版质量标准,即装帧精美,板式规范,印刷清新。差错率低于万分之一。本志为大16开,精装考究,豪华装本,页面烫金,纸质高档,彩色印刷,并配有电子版光盘。

玉亦含暇,毋庸讳言。笔者认为择其大要:其一,在照片的选取和人物的介绍上,有些许不足。其二,在序言中应记述“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内容。其三,有多处资料只记述到2005年,应该记述到2011年;其四,外阜、重庆市驻大足单位的资料似乎很少记载。以上意见,不一定妥当,仅供参考。真可谓:“谱群星闪耀志苑,书伟绩壮我中华。”

游览大足石刻

世界奇观久慕名,摩崖石刻晚唐风。

仟仟造像五万座,栩栩如生二千经。

华夏珍藏彰艺术,申遗成就浴恢宏。

大足标志传千里,盛世为民愈彩虹。

一部地方志书“纵观千秋,横分百业;流传四海,资治一方”“一方之全史、一地之百科全书”,这正是方志文化独特魅力所在。20年编纂一部地方综合志更是一项规模浩繁的系统文化工程。按照《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的要求,它涉及观点、体例、资料、记述、行文、装帧、出版等方面,以及一些约定俗成的惯例,这是一项非常庞大科学而细致的工作。如要做到名篇佳志,在全国评比中“金榜题名时”,志书的资料性、著书性、学术性、可读性要求就更高了、难度就更大了。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地方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李克强总理提出“修志问道,以启未来”“直笔著信史,彰善引风气,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总书记、总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高屋建瓴,内涵丰富,要求明确,为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认真贯彻落实。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史志鉴文化是记述各地盛世伟业的最好著作与见证。当前,盛世修志,修志兴世。在光芒万丈的新时代中,几年来全国地方志文化事业围绕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在宏观层面立梁架柱,制定并实施《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等法律文件和实现地方志“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取得丰硕成果。今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地方志事业必将更加繁荣发展大有作为。

祝贺《大足县志(1986-2011)》出版发行

巨制鸿篇犹雪莲,吾曾莅会献牡丹。

谋篇布局撰精品,资料长篇写坤乾。

开放革新风景线,大足石刻名片帧。

春风又绿陵江岸,明月今朝照红岩。

猜你喜欢
石刻
西狭颂摩崖石刻
元上都遗址出土石刻的保护与研究
南京六朝陵墓石刻探微
渭北民间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