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提升策略研究

2019-04-12 05:50李新仓陈杨杨
关键词:就业观双创背景

李新仓 陈杨杨

摘   要:“双创”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新常態下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本质需求。研究“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问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转变就业观,提升大学生就业率。通过对“双创”和大学生就业观的内涵与重要性的阐述,剖析“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的现实情况,指出“双创”环境下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提出“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双创”背景;大学生;就业观;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3-0075-02

创新是促进进步的首要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依靠。新时代中国发展进入新起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1]。在“双创”背景下推进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健全高校“双创”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创新认识和创业热情,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

一、“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的内涵及价值意蕴

(一)“双创”和大学生就业观的内涵

所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即鼓励每个人参与创业创新,是指通过出台与实施各种相关政策,举办各类新颖的创新创业大赛,给予广大群众创新动力,帮助人民大众积极开展“双创”活动,在社会中构造积极的创新创业环境,促进经济繁荣。

大学生择业观是指大学生在现实实习与学校生涯中产生的,对求职活动有一个稳定的认识,它不仅展现了大学生的职业抱负,也透露出大学生的价值观认识。这对高校学生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二)“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发展的价值意蕴

1.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是为了适应时代,十九大报告提出关于增长转型的要求,要想顺利完成新转型,我们必须促使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快速变为“驱动战略”,以上需要创造性人才的支持。针对国家促进创新创业的要求,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本领,有助于创新型择业观的形成,也将为我国实施和深化人才强国、科技兴国、创新发展战略给予保障。

2.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环境。随着大学实行大批量的扩招和产业升级,许多学生面临择业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充分就业,促进就业创业,坚持不懈地按照就业优先战略,实行积极的就业策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加强大学生创新思想和创业能力,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有效方法。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制定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建设,鼓励大学生敢于创业。

3.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当今的知识型社会,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培养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Colin和Jake觉得创业教育的创业能力培养是通过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的改变实现的。Carolyn Brown认为,创业教育的本质就是帮助受教育者领会到时机,并且利用一切有用资源,自我探索商机,重视创新和抓住新的商业因素[2]。然而传统的就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是迥然不同的,后者侧重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使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

二、“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

良好的择业观念是毕业生应具备的就业意识。在现实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系列问题,阻碍大学生就业观的发展。

(一)社会服务意识淡薄,就业观念滞后

调查表明,大学生们在选择工作时普遍会以经济利益和物质条件为重,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在就业时,往往选择大都市、省会城市、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工作,普遍存在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现象;选择工作时会优先考虑工资待遇及其以后升职加薪问题,没有从国家的长期发展和为人民服务层面考虑就业取向,就业观呈现世俗化、功利化倾向。

(二)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正确认知

大学生们在就业时偏向于选择父辈们传统的就业模式,对于创新创业式的自主就业比较陌生,认为其缺乏安全性,风险较大,大学生们在潜意识中形成创新创业是危险性的就业认识,从而畏惧创新创业教育。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与严峻的就业形势,想要缓解就业难题,需要大学生们明确自己的就业目的,有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普遍来说,创新创业教育使大学生心理上缺乏安全感,缺乏创新创业的勇气,大学生就业时排斥、抵触创业实践。

(三)大学生的创业毅力不坚定,创业知识与能力匮乏

通过调研发现,大学生创业心理和创业观念存在问题。在创业刚开始时,大学生仅凭借一股热血决定创业,充满着激情和自信,一旦在创业过程中受到挫折,缺乏应变能力,最后就选择放弃。同时虽然有些大学生的创业态度比较积极,但创业相关的知识、能力明显不足,在创业教育普及度与深入度不够的现实情况下,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缺乏深层次认识,不利于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发展。

(四)缺乏创新开拓精神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成长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中国在一系列问题上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等系列成就源于坚持新发展理念[3]。创新开拓精神可以牵动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然而我国当代大学生身上普遍缺乏开创精神和创业准备,大学生自主创业者比较少,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初衷相违背,大学生缺乏创新开拓精神的就业观,阻碍我国的经济发展。

三、“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的培養对策

针对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在“双创”背景下提出“四位一体”大学生就业观培养对策,能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一)政府完善创新型创业激励的机制,加强创新创业政策的支持

在当前的“双创”背景下,政府要发挥职能作用,帮助大学生营造一个公正、公开、透明的社会环境,正确的舆论导向,社会舆论环境对大学生就业观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是深刻而广泛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目标导向性、强制约束性和持久感染性[4]。1.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大力度清理过时和不合时宜的市场准入政策与政府权力安排,规范和完善政府政策协调机制。通过专项嘉奖基金的设立,强化典型模范作用,建立大学生创业新激励体制。2.在创新创业政策方面加强对大学生们的支持力度,加强政府对相关政策的支持,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市场准入门槛降低,拓展更宽泛的融资渠道、简化权力管理、减免税收等,使其更具有可行性。3.帮助大学生们更好地实现创新就业,要不断推广与宣传创新创业政策,充分利用电子、网络、新媒体等舆论的影响。

(二)高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全面深化“双创”教育改革,高校教育要与时俱进,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教育,也要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进行专业的指导教育。具体有以下几点改进措施:1.高校通过将优秀企业家聘请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的方式,让拥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的高理论素质的教师来培育我们的学生。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进行正确的培养,需要营造良好的选择工作的社会氛围,也需理论结合实际将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2.帮助大学生及早规划职业生涯,坚持完善和探索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体系。3.为使大学生就业观教育落到实处,高校应有针对性地采用与大学生心理相对应的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培育,跟上时代的脚步,因人而异、因时而定。

(三)家庭改变就业观念,培养孩子创新创业意识

在大学生成长历程里,就业观在无形的家庭教育中受到感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1.家长要抛弃传统的就业观念,不用成绩衡量孩子的一切,将传统的就业型理念转变为新型的“双创”理念,帮助孩子培养创业就业的择业观;2.加强孩子的就业观教育,学习西方家庭的教育方式,鼓励孩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激发自我创业热情,提高创新创业意识

在“双创”背景下,要想在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必须紧随时代步伐。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忠心追随党的领导,把心怀祖国、回报人民作为人生指南,通过主体转变就业观念。为此大学生应做到:1.通过多种渠道提升自我创业知识和能力,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创业活动中;2.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建立竞争就业、自主就业,创业就业观念体系,做好工作发展计划,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与能力;3.要敢为人先,打破传统规章制度,树立创新意识,勤观察、善发现、常思考,精于发现和掌握商机。锻炼胆识和魄力,敢于在创新创业中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重要    思想大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光    明日报,2017-09-08.

[2]杨斌.创业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兴国[N].人民日报,2015-05-05.

[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N].光    明日报,2017-10-3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37.

猜你喜欢
就业观双创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融合
“愿去民企”体现毕业生务实就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