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9-04-13 12:38福建省石狮市第二实验小学邱伟青
天津教育 2019年32期
关键词:长方形多媒体技术生活

福建省石狮市第二实验小学 邱伟青

新课改明确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对多媒体信息技术予以采用,需充分考虑到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给予其科学合理的引导与帮助。因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逻辑性非常强,而小学生尚未形成完善的思维,主要为形象思维,因此若要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就需把良好的信息交流桥梁给构建起来。而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则可将这一问题有效解决,简化抽象的数学知识,把静态的数学问题变得动态立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效果更为理想。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育除了十分重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外,也非常关注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热情的培养。小学数学学习不只是单纯地背公式、做计算,还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使之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拥有一定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数学这门学科同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生活中出现的数学现象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重视生活与数学的关联性,在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把数学学习延伸到生活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多媒体教学能够向学生展示各种丰富、形象的图片、音频,给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生动的课堂氛围。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知识时,教师可借助网络搜集大量和轴对称图形相关的资料,如建筑物、艺术作品等。当然,动画、视频等也可包含其中。对此,学生眼花缭乱,从而对这部分轴对称图形有了初步了解。接着,教师再鼓励学生说一说平时生活中看到的轴对称现象,以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多媒体技术能够快速将学生带入课堂,提高课堂参与度,在增强课堂表现形式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习效率的显著提高。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因为多媒体具有多种优势,如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等,所以对多媒体予以恰当运用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把学生各种感官的协同作用给调动起来,让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最终实现精讲,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以“圆的面积公式推导”为例,这一问题较为复杂,若借助传统教具,往往难以清楚讲解,而且也会花费非常多的时间。比如,在对“圆的面积”一节知识进行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将教材后面所附的圆形制作成学具,根据教材上的提示,把圆分为多份,并将其剪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但在实际操作时,分成的份数较少。一方面是教学时间较短,另一方面是操作难度较大。

这个时候,可借助多媒体演示此过程:先沿着一条直径将圆分为两部分,通过两种鲜明的颜色将两个半圆表示出来,再将两个半圆分为八个面积相同的小扇形,让小扇形一个个从圆中飞出,排成两排,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之后再展开各种割拼,如16等份、32 等份、64 等份等,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分成的份数越多,就越和长方形接近。借助多次演变,在有限时间内以直观演示的方法简单解决复杂的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问题,进而将圆面积公式获得,同时将极限思想渗透给学生。如此,不仅将教材中的重点解决了,也让难点得到了突破,教学过程得到了优化,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让学生的思维导向逐渐变得清晰。

三、通过多媒体技术,实现数学与生活的结合

数学从生活中而来,数学学习和生活实践的关系十分紧密,大部分理论知识均可对现实问题给出解决。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对多媒体技术予以利用,充分结合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知晓怎样借助所学展开实践,将生活难题有效解决。

比如,教师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节时,先对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再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引入相应的情境。假设这是购物情境,每个小组成员扮演的角色均不同,结合自己的人物,用15 块钱购物,看看15 块钱买到本子的数量,以及买完后可剩余多少钱。借助如此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点,实践能力大幅提高。所以,建议教师有机结合数学知识点与生活实践经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把信息的可见度提高。教师可清楚描述知识点,也把信息的容量扩大了。当学生对这一内容了解后,其知识获取渠道相应地也拓宽了,从而为教学听与看结合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上辅助教学,可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其思考问题更加全面,找到多种解法,从而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比如,在对长方形周长公式进行推导时,就可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首先,在屏幕上呈现问题:若要搭成一个长方形,需要用到几根3厘米长和5厘米长的小棒?为什么?以此让学生对周长的求法和算式进行思考,积极开动脑筋。接着,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当画面不断闪烁后,三种不同算式的活动过程便呈现出来:5+3+5+3=16(厘米)、5×2+3×2=16(厘米)、(5+3)×2=16(厘米)。从中获得启示,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归纳出来。如此启发,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深刻理解与掌握知识,并对其探索与创新精神予以培养,促进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师除了要对基础知识传授引起重视外,还需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积累基础生活经验,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更好提升,成功实现教学目标。”所以,进入信息时代,教师应加大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成长需求,对实践平台予以创设,让学生发展得更好。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部分知识为例,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由来有所了解,教师就需借助多媒体技术设计如此的教学课件给学生:学校操场需要铺设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草坪(屏幕上将给定的平行四边形展示出来),大家可以结合大屏幕展示的数据,将铺设草坪的面积给计算出来吗?这个时候,教师还可把握教学时机,先帮助学生把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由来推演一遍。如此,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知和掌握所学知识,也可让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最终顺利开展小学教育工作。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一方面能够将逼真的教学情境创设出来,使教学气氛更加生动活泼,另一方面,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轻松解决教学中的部分重难点问题。但一定要引起重视的是,并不是所有情况都适用多媒体技术,若过度使用,不仅不能发挥出其本来优势,甚至还会导致负面效应,最终得不偿失。

猜你喜欢
长方形多媒体技术生活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长方形的困惑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