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半糊涂,留一半醉

2019-04-15 01:39熊新红
教育界·上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新思考古诗词教学小学

熊新红

【摘要】古诗词教学,不要升值加码,人为地拔高目标,自我加压,把古诗词解读得体无完肤,甚至超越作者的本意。欲“高”则不达,可采取“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朦胧教学法,写作背景,留一半糊涂;诗歌意境,留一半醉;主题思想,留一分遗憾,让古诗词课堂教学焕发出无限的遐想空间,留下意犹未尽的艺术享受。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教学;朦胧教学;新思考

博大精深的古诗词,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瑰宝。学习古诗词,是小学生认识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途径。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培养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古诗词教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公开课、优质课等参赛、观摩中越来越凸显出其原本重要的地位。

提起古诗词教学,尤其是小学古诗词教学,大家觉得很难上,不是落入传统教学的窠臼,人为地拔高难度,大讲特讲,从重点字词的理解到诗词意的解读、创作背景的了解,直至作者创作诗词主旨意图的掌握,可谓讲得“尽善尽全”,学得“大彻大悟”,就是脚踩西瓜皮,信马由缰,效果可想而知。但凡赛课,大家几乎尽力回避上古诗词教学。究其症结,是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很好地深谙课标,没有给古诗词教学目标准确定位。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其目标确立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鉴赏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可以解读为鉴赏和积累。基于这个目标,我们的古诗词教学应该以诵读感悟、鉴赏传承为主。从事教学时,不要升值加码,人为地拔高目标,自我加压,把古诗词解读得体无完肤,甚至超越作者的本意,欲“高”则不达。笔者觉得“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不失为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一种新尝试、新趋势。

一、写作背景,留一半糊涂

背景是诗歌孕育的沃土。几乎每首诗歌都是在特定的背景下诞生的。有针砭现实的,有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有展示民风民俗的,有吟诵壮丽山河的,有憧憬田园风光的,有表达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不论何种题材,都是在一定的时境、物境和心境下创作的,折射出作者的喜怒哀乐。诚然,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把孩子们的思绪溯回到诗歌所呈现的艺术背景中,让其和作者心境连接,产生情感共鸣,十分重要和必要。对背景材料的了解,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尤其是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不可缺失,因为它揭示着诗歌意境及主题的因果。古诗词的内容所呈现的意境和蕴含的主题,大多数远离我们的现实,与孩子们的生活脱节,孩子们很难理解。

以古诗词教学经典《江雪》和《元日》为例。柳宗元的《江雪》写于永州,是在集国忧、家祸、身愁于一起的情况下写的;王安石的《元日》是在作者提出富民强国主张,招致保守派反对,新法失败的背景下出炉的。对于以上两首诗歌的写作背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机械地把这些背景材料一股脑儿填鸭给孩子。由于孩子心智认知的特点和知识积淀的欠缺,讲多了,说深了,等于“对牛弹琴”,他们无法理解接受。我们可以把复杂的背景信息简单化、朦胧化,切换成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让其易于理解接受。以《江雪》背景材料为例,可以这样介绍给孩子们:“柳宗元,是唐朝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是个当官的,不仅诗歌写得好,还非常热爱国家,热爱老百姓,一心想让国家变得富强起来,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可这种想法和做法得罪了很多人,被皇帝降了职,到永州当个地方小官。他的母亲又不幸病逝,家里又遭了一场大火。祸不单行,他的心情十分郁闷,就写了这首诗。”对于小学生来说,了解这一背景,感悟作者的心境足矣。至于他当什么官,“永州革新”等信息,孩子们无需弄明白,也讲不清楚。这些信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和知识学习的深入,今后会自然而然地知晓理解。在小学阶段,教师进行教学时,应做到“删繁就简”,留一半糊涂,给孩子们。

二、诗歌意境,留一半醉

古诗词之所以博大精深,魅力无穷,就在于其美妙的意境美,且见仁见智。同一首诗,不同的人来解读,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往往摇曳生姿,收获各不相同。所以古诗词教学,应彻底摈弃传统的肢解串讲和包办代替,以避免出现千车一辙的学习结果,取而代之的应是充满灵动诗情画意般的诵读。首先要充分激发孩子们读诗吟诵的兴趣,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孩子们朦胧感悟到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这个目标应该确定为感悟,仅此而已,不必拔高要求。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读熟了,掌握了节奏,感悟到韵律美,朗朗上口,自然对诗歌的内容和意境萌生浓厚的兴趣。这时候,要让学生联系作者及其写作背景材料,说说诗歌的意境,应该问题不大。当然,重难点文字的诠释还是必需的,这使他们理解起来降低难度。

学生汇报自己的理解时,只需粗线条,大致感悟理解,不必面面俱到,不必字字精准,也不必拘泥于一词一句。理解一半,意会一半,陶醉其中,符合孩子们的心智特点,也是古诗词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独特魅力所在。

观摩过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清平乐·村居》后很受启发。窦老师在巧妙引导后,迅速引领孩子们进入读诗词环节。通过引读、自由读、带读(边读边打拍子)等各种形式的朗读,唤醒了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孩子们读得眉飞色舞,摇头晃脑,俨然朦胧感悟到词的意境和韵律之美了。课文读好了,其义自见的火候随之而来。

窦老师激趣谈话: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读了这么多遍,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1:大儿子图景。(师:我们送他一首古诗)(吟诵《锄禾》)

生2:二儿子图景。(师:他为什么要这样啊!)(生说)

生3:小儿子图景。(师:看到这个画面,我们一定会想起一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生背)

师:还有吗?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不是“草色遥看近却无”,而是“……青草绿”。

师:有溪有水,有景有人,有声有色,有老有少。你能把上阕看到的一幅幅画,用你的声音告诉大家嗎?

孩子们畅所欲言,谈得是朦朦胧胧,精彩纷呈,把《清平乐·村居》的意境描述得如诗似画,让人如醉如痴,令现场观课的各位专家与老师叹为观止,拍手叫绝。

窦老师这课精彩之处,就是开放课堂,放飞思绪,对于诗词意境的鉴赏,让孩子们朦胧读,朦胧感,朦胧悟,朦胧解,朦胧说。不拘泥一字一词一句得失,不要求讲深悟透,不在意理解大彻大悟,重在留足孩子们遐想感悟的时空,留一半醉人的意境让孩子课下去慢慢咀嚼,去细心品味。

三、主题思想,留一分遗憾

鉴于小学生心智的特点,在古诗词教学中,诗词蕴含的主题思想应淡化,不做硬性要求,不必让每个孩子都能感悟深刻,理解到位,只需朦胧感悟,目标就算实现。因为很多古诗词的思想感情连成人都很难真正理解到位,更何况这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呢?这些所谓的主题思想,孩子们随着成长和知识阅历的丰富,会逐渐感悟到,达到无师自通的境地。

古诗词教学完成后,拓展延伸,可以让孩子们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读后感受。只要是自己的真实感受,合情合理,教师都要积极鼓励。不要一味地把孩子们对诗词思想的感悟生硬地引领到“标准答案”上,甚至牵强附会,这样会扼杀孩子们学习古诗词的灵性,也有悖于诗歌内在独特的魅力,留一分“遗憾”往往更美。笔者曾有幸参加了淮南市一次教坛新星比赛的评审,全程观摩了其中一位女教师执教毛主席的《七律·长征》。她在完成了既定的课堂教学任务后,留了五六分钟时间,让孩子们自由畅谈《七律·长征》学习后的收获。有孩子说:“学习《长征》后,懂得了大渡河和金沙江非常危险。”有人说:“红军叔叔遇到了那么多困难都不怕,像闹着玩似的,真勇敢,真乐观!”还有人说:“毛主席写这首诗时,心情一定很自豪,很欣慰!”……精彩回答不断,不时赢得评委们热烈的掌声。长征历时长,跨越时空比较大,加之当时特殊的背景,孩子們能朦胧感悟到作者那股豪迈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已经难能可贵了,尽管他们的回答往往局限于某个点、某个人,但能朦胧感悟,就是诗词教学的成功,是阅读教学与道德完美的结合。

古诗词教学,充满着玄妙和生机,见仁见智,各有妙招,是我们永恒探究的话题。无论千方百法,最终殊途同归:尊重古诗词独特的朦胧魅力,给足学生无限的遐想空间,留一半糊涂,留一半醉,让孩子们放飞思绪,在璀璨的古诗词王国里,跟着感觉走,尽情遨游。

【参考文献】

[1]彭庆生,张仁健.唐诗精品[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134-136.

[2]吴立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教学用书[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8:41-44.

[3]陈复华.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25-228.

[4]沈德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15-20.

猜你喜欢
新思考古诗词教学小学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的新思考
基于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新思考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思考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