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转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时代变革

2019-04-15 08:25李爱民万晓运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跨界应用型校企

李爱民 万晓运

为了打破高职教育僵化的办学思想,教育部提出诸多转型发展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并未形成真正的发展动力,国家要求现代职业教育快速转型,迎合地方产业发展,输出更多综合素质更高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转型要求。跨界转型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发展路径,为推动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发展,加快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成为职业教育在新时代跨界转型的发展要求与历史使命。

一、跨界与转型:高职院校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前沿问题

(一)高职院校跨界转型的十字路口

高职教育历经十载,已“行至水深处”,发展到极为重要的“转折点”与“临界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者肩负的责任是重大的。高职教育正处于改革浪潮推动下的十字路口,高职教育的未来充满了各种未知、挑战与可能性。首先,理解为何要转型,跨界转型发展中对于高职教育的期待是什么。结合当前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教育部对于高职教育的转型发展要求,从外部环境来看,至少存在三种问题迫使高职教育必须转型:

其一,高职教育的普遍社会认同度较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但社会舆论对高职教育仍然存在根深蒂固的偏见,将其视为“次等”教育,成为落榜生和家长的无奈选择,用人单位将高职生视为廉价的劳动力。

其二,政策扶持力度相对有限。从地方政府角度分析,在推动院校和社会各行业的互动联系方面,部分地区能够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的资源相对有限。地方政府经费投入不足,虽然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上涨,但高职教育经费并未同步上涨。少数高职院校难以达到国家办学要求,乃至生均教育经费的基本标准。高职教育发展需要自主转型,缓解教育成本压力,需要保持更高的教育质量,才能推动地方就业率。同时,由于办学经费有限,师资力量不足,部分高职院校更多的选择开设投资成本较低的文科专业,这样的选择本身也是另一种背离职业教育目标的方式,跨界转型的期待已近十字路口。

其三,高职教育虽然扩大了自主招生权限,但面对越发紧张的生源条件,需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思维,向跨界转型开启时代步伐。随适龄入学人口逐年递减,高考生源也同样面临着逐年减少的趋势,在生源高度紧张的情况下,高職院校招生工作愈发艰难。很多高职院校降低了录取分数线,但新生报到率仍然较低,尤其降低分数线的做法,令高职生源质量大幅下滑,造成另一种教育难题。生源减少几乎是所有高职院校面临的共性问题,在本科院校学历优势的排挤之下,生源危机迫使高职教育全面转型,以期吸引生源,保护职业教育的发展动能。

(二)新时代对高职教育提出的转型要求

过去,高职院校采取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方法轻应用,重质量,却难以在实践维度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教育理念是办学前提,固化的思维、僵化的体制令高职教育举步维艰。如何办学、办学目标、教育思路、办学特色、治校理念、校园文化构建等等,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而高职院校与高等院校的最大区别在于,为企业输送大量可支持一线生产的人才类型。如果仅以本校的考评分值作为评价体系,实则已经脱离了职业教育对职业岗位的需求补偿。故而多数高职院校的特色化教育路径并不清晰,校园文化匮乏,人才输出总量较高,人才输出质量始终并未满足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多的高职院校并未限制招生数量,反而扩大了招生比例,这是对职业教育发展最为不利的微观格局。打破这种办学误区和微观格局,成为新时代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所提出的全新要求,为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转型发展期待。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走向市场化

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市场化经营,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关键所在,也是高等职业院校维系生命力的必要前提。《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真正体现出高职院校的办出特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高职教育在强化市场化导向方面所提出的要求。市场是评估教育质量的第一宏观指标,就业率逐年下滑的背后,是高职教育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面的教育缺位。一味反责学生个人能力缺失,斥责企业用人条件苛刻,无疑是一种职业教育的责任逃避心态。高职教育若无法真正对接市场,由诸多产业和企业来验证学生的职业能力,其教育效果和质量也难以定夺。故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走向市场化,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的普遍共识,是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得到企业认可、产业认同、市场满意的发展路径,为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市场化评价指标与前提。

(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实际问题

其一,高职院校的特色缺乏宏观定位。部分高职院校并未总结办学经验,没有深度发掘自身的办学优势,很难回答办一所怎样的学校。这种宏观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是否在人才培养方面体现出办学特色。部分高职院校对本地产业发展并不十分了解,对于人才需求类型相对存在模糊认知,缺乏长期的文化积淀,不仅难以界定自身的优势办学条件,甚至对自身的劣势也并不了解,其人才培养效果必然差强人意。

其二,多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培养模式简单定义为对职业人才的培养途径与方法。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延续了普教方式,或复制其他学校的培养方案,这种简单的教学模式迁移,并未与本地产业积极对接,社会需求与期待无法满足,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必然出现诸多偏差。其中的历史因素较多,过速发展、不善与企业沟通、对当地动态化的市场发展轨迹并不了解,以至于出现了教学侧重点与产业系统严重脱节的弊端,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最大的诟病。

其三,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很难与产业发展积极对接。其中,固然存在投资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关联因素。但本质上对专业课程的开发程度不足,对校本课程的建设有误,是高职教育此前并未真正重视起来的教学问题。高职院校所选取的教材本身,滞后于各地产业领域的发展速度,其产业内部与时俱进的生产力发展速度,高于职业教育的知识体系更新速度,难以达到双向平行发展,课程体系架构出现了并不合理的设置。故此,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师资力量不足,实践经验匮乏,是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必然面临的实际问题。

二、跨界与转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界定跨界转型认知

跨界意味着高职教育将对未知领域积极探索,向从未涉及到的专业领域扩充教育内容,向从未研讨过的教育方法加强实践结合,向从未实行过的职业教育管理模式尝试,向动态化的市场机制提出跨领域的多元发展融合。跨界与转型是相辅相成且紧密联系的改革发展动向,转型的基本条件是跨界,如果仅停留于当下对于职业教育的认知,势必容易形成故步自封的思维局限,难以突破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诸多弊端。

跨界从字面理解,即为跨越界限。高职教育中的这种界限体现为理论知识与实践维度的界限。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姜大源教授对“跨界转型”的解释是:职业教育多年来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开辟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工学交替 ”的特色化办学模式。这样的职业教育发展本身也是一种跨界转型的期待,具有两个学习地点教育行为跨界,同时显现出从理论研讨到实践指导的教育机制转型特征。

高职教育内涵和外延上的转型,已经跨越了以往时期对于高职教育范畴的定义与传统理解,即:企业与学校、职业与教育、工作与学习等多种跨界形式转化。综观国际教育范围内较为成功的职业教育转型机制,无论是加拿大与美国采取的CBE(Computer Based Education)教育体质,亦或英国发展出的BTEC(Business &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教育形式,乃至德国发展出的双元制(Dual system vocational education)职业教育范式,都是职业教育的跨界转型案例。

依据教育部提出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对于跨界办学特色的描述,在累积了大量办学经验之后,本校优于其他职业院校的优势教育资源,在特色化教育上具有绝对优势,而利用这种优势可优化人才培养效果,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故而,跨界转型的界定在于社会认可度,在于就业率,在于教学质量,在于特色化办学水平是否真正的全面提高,并得到来自企业、社会、政策等外部环境的支持。

(二)完善专业群设置与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必须明确自身的办学特色,深度发掘地方产业需求,对本校的专业群教研方向深度剖析,研讨建立何种专业方向,方能对接市场化的基本需要,让应用型人才可为企业和地方产业发展提供相应的职业能力。在专业群建设的基础之上,需要进一步探讨设置何种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本专业内的学习范围,可有效对接产业需求。初级理论知识的阐释,是否能够揭露职业发展需要。深层次的专业知识探讨,是否能够对接企业当前的实践岗位需要。至少需要课程体系完全符合职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方能促使学生在校期间的诸多学习内容,符合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以往,高职院校仅凭自身实力而设置的专业课程体系,在市场化的发展节奏中已经问题重重,必须打破这种专业课程设置思维误区,真正依据当地市场环境,定夺专业群设置與课程建设的具体方向,才能支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得到地方产业认可。

(三)教、学、做一体化发展

高职院校所采取的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可理解为教师与学生边教、边学、边做的教学模式构建。延伸至人才培养的全教育维度,课堂教学需跨界转型至企业方,学习模式需跨界转型至实践维度,做人、做事、做产品、做工作等均要求学生向职业岗位要求靠拢。那么高职院校在发展教、学、做一体化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与企业方的合作,需要加强产教融合的办学条件。

一方面,充分落实党的十九大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坚持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真正促进就业,加强学生走向社会所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在职业岗位中不断深造和再学习的能力。由传统意义的职业教育单独教学,转化为高职院校与企业方合作育人,通过企业方提出的职业人才培养需求,创设更为贴近实践生产要求的教学内容。

另一方面,精准改善办学条件,精准推动关键性的转型改革发展,真正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一系列加强职业教育成果的重要举措。将学生学习的时间尽量调整,让学生在企业中的实习时间更为充裕。理论教学必须与实践教学充分结合,让办学资源倾斜于企业发展需要,过渡为校企合作育人,令人才培养模式找到实践方向的重要对接层面,在借助企业资源、产业资源、市场经验的前提下,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校企合作的深入对接。

此外,对于开展更为精准的职业培训,提升人力资源价值,以及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应用到教学实训诸多环节之中,也是对于当前职业教育在师资力量发展方面的全新要求。要解决职业教育在新时代发展中所积累下的诸多教育弊端与误区,推动职业教育在精准改革中实现全新跨越,要加强扩大对外合作,形成国际化的产业链体系。让学生在校期间便广泛深入其专业方向的职业内容,在学习如何适应岗位要求的基础上,铺垫从业方向的宏观认知,借助见习与实习形成具体的职业发展倾向与侧重点。

三、 创新与变革:高职院校跨界转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模型

(一)从学校到企业完成转型机制的构建

高职院校跨界转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模型,是基于当前职业教育环境,地方产业人才需求类型,在职业教育中架构的宏观机制。在跨界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创新、如何变革是所有职业院校必须深思的问题。这种深思不可能由校方单独完成,企业方的参与才是完成跨界转型的关键所在。只有完成从学校到企业完成转型机制的构建,才能深层次开发“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从高职院校角度分析,必须将专业课程内容的选择,前置于产业发展的未来目标之中。例如,高职院校可以与地方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就企业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深入探讨。而后,由企业发展的宏观格局定位自身的课程体系建设方向,以及相应教学内容的知识点调整倾向。再如,高职院校可以与本地招商引资部门深入合作,就为了地方经济建设的宏观目标加以探讨,由社会经济发展走向定位自身的教学内容设计维度。

从企业方角度分析,必须强调企业实践经验向教学内容的输送。这样的输送是强调企业将固有的生产经验总结为知识类型,将生产技术总结为课本知识,将并未深度开发的培训资料,转化为校方可以实际应用于教学环节的实质性内容。这样的经验传授,是来自一线生产环节的实践验证,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具有无可厚非的支持作用。

(二)加强高职院校自身的师资力量扩充

完善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均需要高职院校具有更为稳定的师资力量,这种稳定更加倾向于实践经验的教学能力。以前,高职院校受限于师资力量不足,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力不从心。加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之后,更加需要本校教师具备产业解读能力、市场分析能力、与企业沟通的合作能力。能么基于以上诸多能力类型的分析,可适当放宽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招聘条件。

着重培养本校的师资力量,不仅是下调招聘条件,针对校企合作建立长期性的师资培养方案。诸如,与企业方加强合作之后,专业教师由于受限于工作经验的相关问题,并不了解企业方的一线生产环境,可能在教学方面脱离企业生产经验,而形成无效的教学内容。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直接深入企业,将本校教师视为企业方的在职人员,直接在企业内部完成培训。教师在企业方的特定环境下,深刻体验和感受到一线生产环境,乃至对于学生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将这种要求作为一种教学指标,沿用到专业课程体系架构之中,完善校企合作育人的知识经验累积。当教师具备了更多的实践生产经验,也能够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出师资力量的重要优势。

(三)完善多种跨界教育资源的充分整合

校企双方的教育资源类型较多,需依据不同专业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真正运用双方的教育资源,巩固校企合作育人的基础条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借助企业实践经验,不能脱离职业教育的宏观导向。双方教育资源在互补与深度融合的阶段,要进一步研讨产学整合、创新体质、校办厂、厂办校等方面的实践性规划。

高品质家居购物网站、家商城对于校企合作总结了较为成功的经验类型,家商城采取校企互动式模式: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指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通过与广东省电子商务技师学院、广东省对外贸易学校、潮汕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合作。实践证明,家商城在校企合作这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值得诸多高职院校积极借鉴。可深入发掘本校在校园内创办实训基地的发展空间,真正完善与企业方的商业发展互动机制,使其优势教育资源互补、共享、互惠互利,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从校企合作的资源对接角度分析,市场化的发展是前提,双方教育资源互补是基础,建立跨界转型的宏观发展格局,需要双方具有更为深入的合作能力。这种合作能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双方具有深度合作的利益共享要素,抵消各自为政的博弈关系。一方面,校方可为企业提供本校的科研成果、实训条件,由企业方在本校建立实训基地,借助企业生产资源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而所获得的生产利益可由校企双方协商均分。另一方面,企业方也需要将自身的生产资源作为职业教育的共享资源类型,专业学习可转化为定向培养,由企业方接收定向培养专业的所有学生,保留企业方甄选优秀学生提前入职的权限,限制企业方无故违约的条件。通过校企双方签订定向培养合约,双方在履行合约精神的前提下,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资源互换的基础条件。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面对市场化的发展需求,面对地方产业的人才期待,要在跨界转型中谋求全新的发展路径。跨界转型内容包括:界定跨界转型认知,完善专业群设置与课程建设,以及深入探讨教、学、做一体化发展规划方向。在创新与变革高职院校跨界转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优化从学校到企业完成转型机制的构建,加强高职院校师资力量扩充,完善多种跨界教育资源的整合。真正利用企业资源、社会资源、产业资源,打造特色化的教育路径,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条件,加强职业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果与质量,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大量实践能力优越的应用型人才,支持地方产业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2]于捷构建与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高职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为例[J]海外英语,2018(08):48+54

[3]杨发娇“互联网+”背景下云南省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升级探析[J]学园,2018,11(09):163-164

[4]曾德江,鲍仲辅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研究——以高职机械设計与制造专业为例[J]机械职业教育,2018(02):15-18

[5]辜桃,谢明高职教育转型升级背景下产学研一体化育人的实现路径分析[J]河北职业教育,2017,1(04):17-19

[6]庄志军,苏显春关于适合转型发展的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7,34(06):1-4

[7]孙冲武高职院校推进产教融合的途径研究——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2017(15):22-23

[8]施星君“互联网+”与“众创”背景下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J]教育与职业,2017(10):93-97

责任编辑 魏家坚

猜你喜欢
跨界应用型校企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跨界天才之西方篇(上)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