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教室”的“336”模式在初中生物概念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9-04-16 00:54王昕
中学生物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智慧教室教学系统白板

王昕

摘要结合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血流的管道——血管”一课的具体教学案例,探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应用基于“智慧教室”的“336”模式,帮助学生构建概念、理解方法、发展思维、提升科学素养。

关键词“336”模式 智慧教室 初中生物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B

1理论依据和技术路线

广义而言,“智慧教室”教学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可结合Hiteach互动教学系统(互动电子白板、实物展台、IRS即时反馈系统)、希沃白板、网络空间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教学创新发展提供技术保障。而在课程实施的层面上,智慧教室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记录、分析学生学习行为的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结合。

基于智慧教室的“336”互动教学模式,是在智慧教室应用实践中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概念教学在模式和技术手段上的创新尝试。该模式是指从“教师、智慧教室、学生”3个维度、“课前、课中、课后”3个阶段、“自主学习、检测反馈、释疑拓展、再测反馈、归纳总结、云端补救”6个环节,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等,做到实时互动、及时反馈、智能诊断,让教师快速、准确、全面地掌握学生学情,提高教学有效性,既面向全体,也能关注个体差异,真正实现技术支持下的多维互动、以学定教,从而提升了教学质量。该模式与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相比有本质进步:每个环节都强调以学生体验和自主学习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构建概念,并应用新概念解释新情境以进一步巩固概念。在该模式背景下,笔者对“血流的管道——血管”一课制定了如图1所示的教学设计。

2实例分析

2.1课前

“336”模式下的课前旨在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被动接收器”的角色,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有目标地初识概念,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问题意识和求知欲,同时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准确把握教学起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授课。

基于此,本节课共安排了2课时。第一课时是第二课时突破重难点前的知识铺垫,主要完成“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忆生活实际中与血管有关的接触,在手腕和手背的血管上体验把脉等,并结合实验,观察血管中的血流快慢、血流方向、血管粗细等特点,对观察结果进行绘制和总结,借助智慧教室系统展示作品,展开交流。教师也借此检测学生对“血管”的前概念。体验式的学习情境很好地预设了前概念与事实的矛盾冲突,激发求知欲,提出疑问,引导新知,在此基础上抛出第二课时待形成的重要概念。

2.2课中

“336”模式下的课中,是通过任务驱动一合作探究一实时交流一释疑提升一归纳总结,利用智慧教室强大的互动功能以及实时反馈的优势,即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并依据评量实时调整教学方案,及时捕捉课堂生成,顺应生成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推进教学,让教师的“导”推动学生的“学”,进而引导学生形成并内化重要概念。

根据课标,本节需要达成的重要概念是“血管适于物质运输及物质交换的结构特点”。因此,笔者设置了学习任务单,在前测的基础上,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概念。任务1中,学生通过自主分析阅读,明确血管类型及区分依据,并用箭号连出血液流经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路径。接着,教师借助希沃白板检测学生自学成果,鼓励学生在白板上拖曳并构建血管连接图,标注血流情况,汇报交流,纠偏补缺。这样从而达成小概念——“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并为后续学习“血管结构与功能”埋下伏笔。

对于重难点“血管结构与功能”的突破,笔者的设计思路是通过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加工整合形象化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联系旧知、类比推理,归纳总结,主动构建重要概念,并在学习方法、获取新知的同时,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组织交流汇报,检测反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所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视频回顾了血管中的血流现象,在教师启发下思考:“除了血流方向的不同,你还发现了什么?若你是氧气小分子,你会选择通过哪种血管进入组织细胞?”学生作出假设后,带着问题展开分组讨论,分析任务单上的图文资料1,总结三种血管各自的特点,表格记录。教师借助智慧教室手机终端实时拍摄学生学习成果并上传,组织生生互动,纠偏补缺。接着,学生通过模拟实验,体验管壁厚薄对物质进出的影响;并联系旧知,继续阅读资料2,通過与小肠绒毛和肺泡结构进行类比,找出可能执行物质交换功能的血管。教师借助电子白板,鼓励学生上台汇报,分析、标注、解释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结构特点,同时树立观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接着深入拓展,借助白板拖曳功能,师生互动,总结具体的物质交换过程,希沃白板游戏功能同步检测巩固,得出结论。而对于动静脉的结构特点,笔者独创了针筒射水的实验来模拟动静脉内的血液流动,根据不同力度按压针筒后水柱的喷射情况,引导学生从中尝试分析动静脉血流速度差异的原因,并利用新学知识分析动脉能承受更大血压的结构特点,借助图片、动画等分析静脉瓣的功能,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突破任务2,最终达成重要概念“血管适于物质运输及物质交换的结构特点”。

2.3课后

新课结束,学生以“小组会诊”的形式,学以致用,尝试应用新概念分析不同病例。即时反馈系统“即问即答”的功能同步辅助了课堂检测的反馈,同步巩固了概念。智慧教室的诊断系统还能对评量的结果作进一步诊断分析,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份个人学习诊断报告,帮助学生在课后自我总结反思,教师也能更精准地跟踪帮教,并通过QQ群等平台进行知识补救。

3教学效果及反思

3.1促进学习参与,推动能力培养,助力终身发展

“336”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在概念教学中,更大胆地从学生实际出发,尝试对教材“二次开发”,即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科学处理教材,善于挖掘呈现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创设探究情景,搭建构建概念的探究平台,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度”。如本节课利用个性化编制的学习任务单,将相对枯燥抽象、零散的知识点整理、细分为3个逐步递进的简单小任务,不仅帮助学生更加明确知识要点,还降低了学习难度,让学生在不断体会“跳一跳,摘桃子”的学习成就感中,增加自信,提高兴趣,提升学习自主性。而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资料,也是笔者根据课本内容,形象化、精炼化的个性编制,更符合初中生的思维特点。

整个教学过程,无论是课前自学,课中任务驱动、分组讨论、反馈调节,还是课后的巩固补救,都是在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此过程受到智慧教室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助力,效果倍增。作为极好的新型体验式教学手段之一,智慧教室手机端与电脑端的实时拍照系统、白板的拖曳功能、实物展台等,不仅为学生搭建了探究学习、表达与交流以及类比分析构建重要概念的平台,还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检测手段。学生在这个实践感受、小组探究、观察讨论、联系实际等过程中实现了“做中学”,不仅构建了概念,更培养了主动学习、发现问题、寻找规律及解决问题等各项能力,获取了学习方法。新课标提倡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也得以落实。

3.2技术创新提高学习有效性,体现教育公平

传统课堂教学一般通过提问或练习,收到一定的教学反馈,但提问只能了解个别学生情况,作业与检测虽能了解全体学生情况,反馈却是滞后的。而“336”教学模式很重视全體学生的学习反馈。它所依托的“智慧教室”IRS即时反馈系统,可以提供每一个学生学习成果的即时反馈信息;手机端拍摄或数字展台,以及希沃白板游戏竞赛等也可进行辅助反馈和展示。因此,本节课创造性地整合HiTeach互动教学系统(即问即答、互动电子白板、触控投影机等)和希沃白板(蒙层、游戏竞技、白板等)的多种实时互动教学功能,进行优势互补,并将其贯穿应用于概念教学的各个环节,搭建了具有良好互动效果的高效信息化教学平台,使教学过程智能化、形象化、互动化,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该教学系统综合性强,集各项功能于一体,满足了生物学教学的各项需求,例如HiTeach互动教学系统的触控投影机可在投影画面上操作电脑及播放常规课件;电子白板取代黑板,实现相关概念的实时标记、板书、截取、或答题,方便省时;配备了问答器的IRS系统,以及手机拍摄实时上传功能,则让师生问的互动、反馈快速及时;希沃白版的蒙层能实现教学的分层展示和逐步深入:游戏竞技则充满了趣味性,有利于概念教学的逐层推进。二者有机结合,从而为概念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帮助。

另外,该教学系统操作简单方便,辅助教学的效果良好,且因为其多样化的功能、特有的直观辅助形式,以及实时互动平台,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3.3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实现教学相长

“336”教学模式作为概念教学在模式和技术手段上的创新尝试,从关注教师“教”转变为关注学生“学”。教师处于“帮学”地位,提倡“无为而为”。这意味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存在,而且应发挥得更无形更得体。而“智慧教室”系统等新媒体技术的支持,可以有效实现教学过程的双向交流,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行为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这些都对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力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教学相长。

猜你喜欢
智慧教室教学系统白板
基于Unity的计算机硬件组装仿真教学系统设计
希沃白板在初中生物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多地远程互动同步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浅谈未来教室
基于交互式双板教学系统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浅谈基于智慧教室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实施
汽车配件营销实践教学系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