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国有企业实行资金预算管理的探讨

2019-04-16 10:42杨黎琳
新财经 2019年2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国有企业资金

杨黎琳

[摘 要] 当前大型国有企业正在面临全新的市场考验,加强资金预算管理对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风险、服务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长期以来企业对资金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不足,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资金预算管理效能不高。因此,企业应当增强资金预算管理意识,深化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健全监督机制,从而展现新时期的管理风貌。

[关键词] 国有企业;资金;预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5

资金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关系企业的正常运转。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新时期正在积极推进产业升级换代,参与国家大型重点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全面科学的资金预算管理才能为各项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实现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展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 大型国有企业实行资金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国有企业正在面临全新的竞争考验,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是企业的必然选择。资金作为企业运营的命脉,必须实现科学有序的预算管理,才能保证企业在新时期的各项投资有条不紊,避免财务波动。因此,国有企业应当深刻认识资金预算管理的意义。

第一,预算管理有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型国有企业在国家很多领域占据关键地位,资金投入规模较大,这就需要企业对各项资金的使用和支出保持审慎态度,严格按照预算计划进行投资,规范金融和货币资金管理,确保资金投入到最急需的建设领域,并创造投资收益,才能实现良性运转。所以预算管理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前提,也是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

第二,资金预算管理能够降低企业财务风险。预算要求对资金的使用给予合理规划,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控制企业成本,准确预测资金流量,这些都是企业维护有序运营的基础。特别是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大型国有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长,投资风险加剧,缺乏资金预算管理的支持,企业财务运营就会面临各种风险,例如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周期长,对资金持续供给的要求高,具备前瞻性的资金预算管理才能规避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第三,资金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需求所在。对资金的预算管理需要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战略发展。大型国有企业新时期正在努力推进技术升级换代,参与国家重点项目建设,例如铁路桥梁工程,不仅投资规模可观,而且投资回收期长,企业必须制定中长期资金计划,才能有效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可见,资金预算管理是企业实施投资战略的保障,企业应当实现系统全面的动态监控以及组织协调,调动各个部门共同参与资金预算管理,从而完成战略目标。

2 大型国有企业资金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型国有企业正在集中开展投资生产建设,但资金预算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有待改进。

第一,资金预算管理意识薄弱。当前资金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这与市场环境的变化有着紧密的关联。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容易缺少风险防范意识,对资金预算管理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对于项目回收期没有给予客观的评估,资金供应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越是一些大型的工程投资项目,越需要充足的资金储备,盲目投资将有可能陷入被动局面。但企业往往将精力集中于投资生产建设,资金预算管理意识不强。

第二,资金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国有企业虽然构建起相关制度体系,但实际内容较为简单,缺乏对预算管理工作的细节规范,操作性不强,这也导致预算管理制度的执行流于形式。同时大型国有企业资金使用规模较大,资金投入与各部门的工作密切相关,所以预算管理制度需要与各部门职责建立关联,而企业现有制度并不完善,尤其是责任约束不严,一旦出现资金预算制定不科学、执行不力等问题时,难以追究责任人。

第三,资金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编制是执行的依据,当前国有企业财务部门既是预算编制部门,也是预算控制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对企业其他部门的实际业务工作不够熟悉,预算编制过程中主要是根据以往的产销量、投资成本等信息得出结果,其科学性难以保证。而且企业在投资生产工作中必须依托市场变化,做出相应的预算调整,市场调研工作不可或缺。但是预算编制人员常常缺少深入的市场调研,遇到原材料、设备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企业就会面临投资超预算的考验,长期发展将使国有企业加重财务风险。

第四,资金预算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预算的执行需要与监督机制紧密结合,才能确保预算的执行落到实处。而且国有企业在大型投资建设中,必须对资金的使用保持严谨的态度,反复研究投资的可行性,并认真履行预算标准,从而规避财务风险。但实际上国有企业资金控制体系并不健全,有的企业资金流向很大程度上是按照会计模式进行,资金流向与控制环节产生脱节,财务风险较高。同时预算执行信息的反馈渠道不畅通,企业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考核制度,资金投放存在随意性,因此会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

3 大型国有企业资金预算管理的发展策略

第一,增强资金预算管理意识。大型国有企业应当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认识资金预算管理对企业中长期发展的作用,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岗位,明确预算在财务工作中的地位。企业领导层应深刻了解市场环境变化,审慎对待企业面临的资金风险,增强预算管理意识,为各部门指明预算管理工作前进的方向。同时,领导层要深入开展全员教育,宣传资金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激发全员意识,使各部门员工树立责任感,积极参与预算管理。

第二,深化预算管理制度建设。严格的管理制度是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新时期大型国有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应当不断完善和细化制度规范,建立起包括资金管理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等在内的各项宏观、微观规章制度,尤其是要在制度的内容方面给予细化,加强制度的可操作性,使各部门都能参照相关要求,肩负起自身的职责。另外,企业要明确责任归属,将资金预算及执行工作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出现预算工作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必须追究当事人责任,切实使各部门员工认识到制度的严肃性。

第三,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目标同时也体现出企业的战略目标,所以大型国有企业应当设计严谨的预算编制流程,由领导层提出资金预算总体目标、各部门应达成目标,然后部门及下属单位以分目标为基准,细化预算编制,提交至预算管理小组,经审批和修改后,拟定形成企业年度资金预算方案,传达至各部门执行。同时,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采购内容的日益复杂,大型国有企业应当组建专业化的预算编制队伍,由财务及其他部门负责人共同开展市场调研,收集专业资料,最终形成科学的预算方案。

第四,健全監督机制。在加强制度建设、提升预算编制科学性的基础上,大型国有企业还应当构建严格的资金预算管理监督机制,对经济责任的落实情况予以评估,通过设计详细的绩效考评指标,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及时考核,公示考核结果,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从而用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彰显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而且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的奖惩制度,将考核指标与经济责任直接挂钩,确保有效落实预算计划。

4 总 结

大型国有企业资金预算管理对于降低财务风险、保证投资运营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时期各项建设的稳步推进,国有企业也必须对资金预算管理给予充分的重视,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通过制定科学的预算管理措施,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积累竞争优势,从而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凤.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与控制问题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7(24).

[2] 刘润生.关于企业如何加强成本及资金预算管理的探讨[J].时代金融,2017(2).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国有企业资金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食品行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