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2019-04-16 10:42吕景
新财经 2019年2期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治经济学

吕景

[摘 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一环,是重中之重,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在整个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总结了过去市场经济活动的教训与经验,为将来的市场经济发展开拓道路。文章将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和中国的具体国情进行深入分析,为如何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效应;政治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 D669

从2015年开始“供给侧改革”开始常常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优化资本、劳动力、科学技术、土地等多种市场要素,鼓励全民创业激发创业热情,开拓新的市场需求,不断推动新技术、新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难题之一,这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持续加大投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研究资金,并且为改革的具体实施制定科学可行的制度与标准,为新时期中国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与实际基础。

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分析

从学术界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者还是青睐于西方流派的理论,他们站在西方主流观点的角度来看待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犯了把供给与需求分开对立看待的错误,致使对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缺乏足够的认识,这明显对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起到了阻碍作用。也是因为这些学者在这方面犯的错误,另一些学者便尝试用马克思主义中的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改革,为我国的供给侧改革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这就要求我国正确把握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注意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鼓励全民创业以及私有制经济的发展等。[1]

2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与问题

在新常态的中国市场经济下,我国经济的发展动力越来越小,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相关经济制度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以及产能过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从两个方面分别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两者相互统一、相互制约,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所以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矛盾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深入开展改革,就要深入剖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内部本质关系。

2.1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达到人们追求财富的最终目的。所以,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根源就在于社会生产力还是处于低水平阶段,先抛开劳动力不说,丰富的资源和生产设备的完善是生产力发展的中流砥柱,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生产力发展的后期,劳动力的科学管理便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合理地劳动力管理能够使社会生产力水平更上一层楼。再到现在社会,又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科学乃是第一生产力,资源、设备和劳动力悄然退出历史舞台,科学技术开始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现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依靠的还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但是这些红利会在短时间内逐渐消失,之后我们便面临严峻的挑战,如果不能创新科技、发展科技,那么我们的生产力发展将会停滞不前,严重阻碍经济的持续增长。[2]

2.2 居民保障制度耗费大量成本

虽然说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但是生产关系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会对生产力产生反作用,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居民保障制度便是生产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前些年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快速提高之时,随之出现的社会问题便是劳动力成本的快速升高,导致很多企业不得不裁员,这都是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这样快速的成本提高对我国的制造与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不良影响。事实上,我国的医疗、教育以及住房方面的建設都落后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很多居民的基本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根本没钱看病、没钱上学、没钱买房,这大大提高了居民保障制度的成本,我国居民在吃、住、医和教育方面的开支一年比一年高,其中增长最快的就是住房花费了,现在的房价已经是天价了,有的居民需要还房贷一辈子,俨然成为房奴。这就是生产关系不匹配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现,使得我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持续恶化。

2.3 产能过剩加剧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强调生产力决定消费,但同时,消费对生产也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首先,生产力发展促进了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而消费需求的增长也对生产者和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生产要求,比如在食品是否绿色安全、物品是否物有所值等方面,可以让消费者放心大胆地消费。因为大量居民在饮食、住房与医疗方面支出太多,导致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消费能力不断下降,而这些领域内便容易出现产能过剩,比如电器生产商的库存大量增加,钢铁、水泥大量滞留。所以,没法把握我国居民消费的特点就没法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3 解决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的措施

3.1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解放生产力一直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是经过了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现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方式需要改革,因为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解决这个矛盾可以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发展,科技水平逐渐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秘密武器。首先,高科技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使生产效率可以达到以前的几十倍甚至百倍之多。其次,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促使着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真正做到百花齐放,不仅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还可以大幅度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而科学的进步依赖创新,我国要大量投入资金加强创新,持续培养创新人才,为科技水平的提高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3]

3.2 建立健全居民保障制度

居民的福利与保障制度一直都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改革内容之一,同时也可以带动其他方面的顺利改革。在新常态经济的背景下,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只有提高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才可以增加和扩大居民的消费。所以这次改革要改进初次分配体系,保障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其次要努力降低上学、看病和住房在居民收入中的比例,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三方面都是改革中的硬骨头,只有通过完善医疗、教育和住房相关体系的建设,把人民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才能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便利,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最后还要强化再分配,缩小城乡差距,我国应该秉持公平原则改革再分配体制,共享城乡经济,为居民财富的增长和消费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协调市场与政府调控

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仍然很低,所以就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调控资源上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不能失去政府的调控,政府的调控可以保证市场经济安全稳步发展,减少经济波动与经济危机。正是因为政府与市场的调控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发生产能过剩这种现象,我国应通过这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市场与政府调控各自的优势,相互弥补缺陷,共同推进改革的开展。第一,政府可以改革税收制度,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第二,完善我国的市场竞争机制,保障市场经济竞争的公平性和适度的自由,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积极性。第三,政府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督制度,使市场的功能得到正确发挥,打击不法分子的犯罪行为。[4]

4 结 论

综上所述,在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发展,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与政治经济学理论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科学指导下,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还会遇到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新挑战,这就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断在改革的过程中完善政治经济学理论,同时还需要对理论进行不断地创新,持续推动改革的加深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毅夫.供给侧改革的短期冲击与问题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6(1):2-4.

[2]邱海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2):204-207.

[3]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2-7.

[4]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需求结构升级转换背景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3):79-87.

猜你喜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治经济学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海尔的影响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十三五”规划
艾伯特·赫希曼的政治经济学思想述评
构建更确当政治经济学刍议
黑格尔、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劳动与劳动者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