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BMI与骨密度及血糖血脂水平的关系

2019-04-18 07:28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骨密度骨骼血脂

永康市妇幼保健院浙江永康

儿童时期骨密度增长情况对成年骨峰值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且防治儿童时期低骨密度能够有效降低成年期骨质疏松的发生率[1]。近年来,临床关于儿童青少年骨密度的研究中发现,影响儿童青少年骨密度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性别、年龄、饮奶、饮食、运动及睡眠等,其中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2]。临床证实,儿童超重是造成其骨质疏松及骨折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具体发生机制尚未明确[3]。超重不是独立的疾病,而与血糖、血脂及血压有着密切联系,且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4]。儿童超重不仅影响儿童健康成长,而且也会对儿童成年期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致使成年期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增加。为了了解儿童BMI与儿童骨密度、血糖、血脂水平的关系,本文对175例儿童的BMI、血糖、血脂水平进行观察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某小学175名学龄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年龄为6~14岁,排除患内分泌代谢疾病、心血管疾病、家族遗传疾病的儿童等。根据《我国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评价标准的应用进展》[5]中关于BMI相关标准将175名学龄儿童分为过轻组(BMI<18.5kg/m2)、正常组(18.5kg/m2~24.99kg/m2)和超重组(≥25kg/m2),其中超重组中包含超重儿童及肥胖儿童。过轻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6~14岁,平均(9.12±3.50)岁;心率(73.97±18.52)次/min。正常组(90例)男54例,女36例,年龄6~13岁,平均(8.97±3.42)岁;心率(72.08±19.02)次/min。超重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7~14岁,平均(9.00±3.40)岁;心率(74.34±18.89)次/min。三组儿童的基线资料(心率、年龄、性别、父母受教育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儿童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表1 三组不同体重指数儿童基线资料比较

1.2方法

采用MQD-700超声波骨密度仪测量儿童左胫骨骨密度。所有儿童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HF-180全自动分析生化仪测量儿童血糖、血脂水平。比较三组儿童的骨密度、血糖及血脂水平,其中血糖水平主要包括儿童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血脂水平主要包括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以及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分析儿童BMI与儿童骨密度、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关系。

1.3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三组儿童的骨密度及血糖水平

三组的骨密度、FBG和HbA1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过轻组与正常组比较、过轻组与超重组比较、正常组与超重组比较,骨密度、FBG和HbA1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2三组儿童的血脂水平

三组的LDL、HDL、TG和T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过轻组与正常组比较、过轻组与超重组比较、正常组与超重组比较,LDL、HDL、TG和T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Table 2 Comparison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blood glucose among three groups of

注:at、aP为过轻组与正常组的比较,bt、bP为过轻组与超重组的比较,ct、cP为正常组与超重组的比较。

组别 例数(n)LDLHDLTGTC过轻组402.59±0.211.30±0.090.86±0.073.54±0.62正常组902.82±0.231.39±0.110.94±0.103.80±0.68超重组453.11±0.251.22±0.101.10±0.124.17±0.67F79.09157.515100.64514.007P<0.001<0.001<0.001<0.001at5.4014.5404.5812.066aP<0.001<0.001<0.0010.041bt10.3113.85811.0804.481bP<0.001<0.001<0.001<0.001ct6.7088.7198.1882.995cP<0.001<0.001<0.0010.003

注:at、aP为过轻组与正常组的比较,bt、bP为过轻组与超重组的比较,ct、cP为正常组与超重组的比较。

2.3儿童BMI与其骨密度、血糖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

儿童BMI与其骨密度、FBG、HbA1c、LDL、TG及TC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儿童BMI与HDL呈负相关关系(P<0.05),见表4。

表4儿童BMI与其骨密度、血糖及血脂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

Table 4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BMI with bone mineral density,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blood lipid level in children

相关检验骨密度FBGHbA1cLDLHDLTGTCr0.7230.5230.3740.690-0.2210.7190.364P<0.001<0.001<0.001<0.0010.003<0.001<0.001

3讨论

人体骨骼是全身系统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儿童发育成长与其体重、身高有紧密联系。机体骨量的积累多在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这一时期骨骼的发育决定今后骨骼的健康,因而在这一时期需要注重儿童骨骼的发育。近年来,肥胖是儿童青少年期多发的慢性疾病,也容易发生代谢综合征,且其对骨骼发育生长的影响受到临床重视。

3.1骨密度测量方法的选择

骨密度表示在一定单位组织器官内含有的骨矿物质,是对骨组织量变化的反映。临床上公认测量骨密度的方法为双能X光吸收法,该方法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金标准,双能X光吸收法具有精准度高、扫描速度快等优势,但价格较高且存在放射线[6]。定量超声法是以超声对物质密度的特征表现评价骨密度,定量超声检查骨密度具有操作简便、安全、价格适宜、无放射性、敏感性高等特点,因而在临床儿童、孕妇骨密度检查中应用广泛[7]。在本研究中主要采用定量超声法检测儿童骨密度。

3.2 BMI与骨密度的关系

一般认为,体重会对骨量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临床较多研究发现体重与骨密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8]。BMI一般用于评价机体营养健康情况,也是骨密度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适当体重会减少机体骨丢失情况。体重在一定范围内,骨矿物质含量会随体重增加而上升,肥胖人群的骨矿物质含量往往会高于正常体重人群和过轻体重人群。临床研究发现,儿童青少年骨矿密度增长与体重、身高发育不一致,一般要晚于体重、身高发育[9],这种情况是非常不利于肥胖儿童的。这主要是由于骨骼发育与体重不一致,而骨骼难以承受巨大体重,容易使过度肥胖儿童出现骨质疏松症和骨折情况,可见过度肥胖不会促进儿童骨量增长。由此可知,在一般情况下,骨密度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关系为正相关性,而在BMI达到一定临界点后,骨密度便停止增加[10]。在本研究中主要将研究对象分为过轻组、正常组及超重组,由于时间限制及样本选取等问题没有对超重组进一步分类,这将是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在本研究中发现,正常组和超重组儿童骨密度显著高于过轻组,超重组儿童骨密度显著高于正常组,儿童BMI与骨密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723,P<0.05)。

3.3 BMI与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关系

随着生活方式及饮食方式的改变,在我国肥胖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公共卫生安全问题。BMI是当前代谢综合征、肥胖的重要判断指标。临床相关研究显示,BMI与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11]。有研究显示,肥胖人群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显著高于BMI正常人群,且其发生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及心血管疾病的情况也显著高于BMI正常人群[12-13]。本研究观察的血糖指标主要包括FBG和HbA1c,其中FBG生理性增加多在饭后2h,病理性增加多为胰腺β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激素过多分泌、颅内压增高,其降低多为剧烈运动后、饥饿状态、严重肝病、胰岛β细胞增生导致胰岛素激素过多;HbA1c主要是对血糖平均水平的反应,不受血糖浓度变化的影响[14]。本研究血脂指标包括LDL、HDL、TG及TC,其中LDL是致动脉硬化脂蛋白,其降低更为有益,其升高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症和高血脂症;HDL是冠心病保护因子,其升高更为有益,其降低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症和冠心病;TG上升可能导致糖尿病、脂肪肝、冠心病及肾病综合征等,其降低可能导致肝功能严重衰竭和甲亢;TC上升可能导致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胆总管阻塞及肾病综合征等,其降低可能导致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和甲亢[15]。在关于儿童BMI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儿童超重会使其舒张压、收缩压上升,血糖水平、LDL、TG及TC上升,甚至会增加儿童在成人期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16]。在本研究中,正常组和超重组儿童FBG、HbA1c、LDL、TG及TC显著高于过轻组,超重组儿童骨密度、FBG、HbA1c、LDL、TG及TC显著高于正常组,正常组儿童HDL显著高于过轻组和超重组。儿童BMI与FBG、HbA1c、LDL、TG及TC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均P<0.05),儿童BMI与HDL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这提示超重会使儿童血糖水平、FBG、HbA1c、LDL、TG及TC上升,使HDL下降,增加了儿童患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综上,体重会对骨量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过度肥胖可能会造成骨骼损伤。同时,儿童BMI与其骨密度、血糖、血脂水平有显著相关性,超重可能成为儿童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因此,需要加强对儿童体重的有效控制,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骨密度骨骼血脂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做家务的女性骨骼更强壮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健康骨骼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你了解“血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