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如何基于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019-04-19 03:45王凯玲
英语教师 2019年3期
关键词:绘制导图素养

王凯玲

一、问题的提出

王蔷教授在中国教育学会第19 次学术年会中指出,“在英语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教师关注‘教’仍然多于关注‘学’;内容教学呈碎片化状态,缺乏整合,难以形成能力;缺乏针对语篇文本的深入分析等”(王蔷2015)。学生在学习反思中也指出,“英语有大量的词汇需要记忆,但是花了大力气背、记单词后,用的时候想不起来”“读了很多文章,写文章时却无从下手”。学生的学习困难与王蔷教授指出的问题不谋而合。面对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呼声,对英语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以语篇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帮助他们化零为整,形成能力,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2015 年,“核心素养”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焦点和热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也随即成为中小学英语教师关注的焦点。修订中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教学要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向转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构成。“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中,学习能力是其他素养的‘催化剂’。”(李建红2016)学生只有具备了学习能力,才可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学生只有掌握了英语学习策略,才能通过查字典、网络搜索、绘制表格、画思维导图等方法,对英语知识进行分类汇总,融会贯通,化零为整,形成英语思维能力。

二、基于教学实践的思考

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和学生访谈,笔者发现在阅读过程中不少学生由于欠缺调控策略,对文章的理解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不少教师在阅读材料的处理上常常把课文割裂成语言点、语法、词汇等,极少引导学生研究语篇。这正如王蔷教授所指出的:“内容教学呈碎片化状态,缺乏整合,难以形成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调控能力和反思能力得不到培养,语篇分析和概括能力欠缺,写作中按照一定逻辑构建篇章的能力不足。经过对教学实践的深入思考和大量阅读文献的研究,发现思维导图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大脑,使字词、数字、逻辑、图像、色彩和空间意识等同时工作,促使大脑发挥最好的性能。它可以帮助学生清晰地思考,直观地看到各种知识之间的关系,并抓住语篇中的关键词。因此,思维导图在英语学习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基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前人的探索,本研究开展了“基于思维导图,提升学习能力”的探索,在阅读和写作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绘制篇章架构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组织能力和概括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三、基于教学问题的探索

直观、可视化的思维导图不仅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还能帮助学生整理思路,从而写出结构更为清晰、严谨的作文。思维导图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一)“基于思维导图,提升阅读能力”的探索

教学过程分为准备阶段、试验阶段和正式实施阶段。在准备阶段,以讲座方式介绍思维导图的特点和功能,让学生明确思维导图有助于培养阅读调控策略和提升篇章整体理解能力,以增强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完善学习策略的动机。试验阶段的教学分为4 个步骤:

步骤1:独立阅读,理解课文。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查词典解决词汇方面的阅读障碍。

步骤2:独立绘制思维导图。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独立绘制篇章架构思维导图,并尝试根据绘制的思维导图复述课文内容。在把阅读内容转化为“可视”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要主动思考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确定思维导图的分支节点。这一过程实质是以思维导图为“抓手”,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这个“显性”的任务,推动学生思考篇章逻辑结构这个“隐性”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篇章调控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步骤3:组员之间利用思维导图互相复述课文内容。根据思维导图复述课文内容的过程实际上是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的过程。

步骤4:教师评阅思维导图,展示优秀作品。经过试验阶段的探索,笔者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篇章意识明显增强了。从学生所绘制的思维导图来看,篇章脉络清晰,且他们对篇章结构的整体把握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但是,思维导图节点内容全部用完整句子来表达,尚未能使用关键词概括各部分内容,这说明学生的概括能力还有提升空间。图1为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

图1

在“利用思维导图,培养阅读策略”的正式阶段,笔者在试验阶段的步骤3 之前增加了一个教学环节——选取学生思维导图中使用的长句作为例子,如“English has changed over time because cultures meet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引导学生找出句子的谓语动词。在学生找出change和meet and communicate 后,笔者提问:“What has changed?”“What meet and communicate?”学生回答:“English has changed”“cultures meet and communicate”。至此,师生共同确定了English,changed,cultures,meet,communicate 这5 个 关 键词。经过笔者的引导,学生两两交换思维导图,尝试将思维导图中较长的句子简化为3-5 个关键词。在增加了这一教学步骤后,笔者发现学生不仅绘制出了结构清晰的思维导图(见图2),而且能够使用关键词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内容。

图2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有助于培养学生边阅读边主动思考的习惯,使其紧跟作者的行文思路,准确理解文章。从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篇章结构意识明显增强了。现在,学生不仅在阅读过程中积极主动绘制思维导图,以把握文章脉络,还有不少的创意。例如,在表现文章的“总—分”结构时,学生画出了如下页图3、图4 的思维导图,生动形象且趣味盎然。“基于思维导图,提升阅读能力”的探索不仅提升了学生准确理解文章体裁、结构、脉络的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到中英文在行文思路上的差异,提升了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都有所提升,有效培养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图3

图4

(二)“基于思维导图,提升写作能力”的探索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普遍存在行文思路不清、逻辑混乱等问题。大部分学生在写作前缺少对篇章结构的深入思考。基于教学实际问题,本研究尝试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思维过程变成具体、可视的框架,以更好地指导其写作。教学过程分为以下4 个步骤:

步骤1:引导学生绘制文章脉络思维导图。例如,在指导学生写对微博(MicroBlog)的看法的文章时,要求他们先思考各段的主要内容,再将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如图5 所示:

图5

步骤2:要求学生按照思维导图,把各段的主题句写好。学生写的各段主题句如下:

Para.1:Nowadays,MicroBlog has played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fe.It has brought a lot of benefits to us.

Para.2:However,there also exist some problems.

Para.3:Taking all the above into consideration,I think we should make good use it but not rely too much on it.

步骤3:在前两个步骤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补充文章细节内容,完成作文;要求学生根据写作策略评价表(见下表)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

写作策略评价表

步骤4: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要求同伴交换评价,划出作品中优秀的主题句、亮点词汇和句型。然后,教师进行评价。经过学生和教师的修改,生成优秀习作,供全班同学参考。

在写作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写好各段的主题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将隐性的思维过程转变为显性的在写作过程中主动关注篇章结构的学习习惯。“基于思维导图,提升写作能力”的探索有助于学生在写作时理清思路,更好地把握篇章结构,同时培养在写作过程中主动关注篇章结构的学习习惯,促进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发展。

四、教学反思

在英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写出结构更为清晰、严谨的作文。在阅读中,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从“读到哪儿算哪”的“盲人摸象”的状态转变为“清晰把握文章脉络”的“成竹在胸”的状态;在写作中,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从“无从下笔”的混乱状态转变为“思路清晰”的“下笔有神”的状态。

总之,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绘制导图素养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超萌小鹿课程表
放学后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