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原则

2019-04-19 03:45付平平
英语教师 2019年3期
关键词:课型语篇语法

付平平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单元是承载主题意义的基本单位,单元教学目标是总体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高中英语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主题意义,制订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教育部2018)。然而,传统的高中英语单元教学往往遵循“先单词后课文再语法”的教学模式,割裂了各个环节之间的系统联系,忽视了教材以主题模块编排的设计理念和原则。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变得不完整,往往只见词汇、语法、句型这些“树木”,看不见主题之下的“森林”。

那么,什么是单元整体教学?对于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各个教师对于该理念的理解不尽相同。有的教师将其理解为课文的整体教学或者是单词及写作各个技能的整体教学。虽然这些解读方式在表面上体现了“整体”二字,但忽视了各个环节、各个课型的有机联系,而这恰恰是单元整体教学的精髓(彭修成2005)。

事实上,单元整体教学绝非各个环节课型的机械叠加,所需要整合的内容包括了文本主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策略等。单元整体教学需要将这些内容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整体。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将单元整体教学定义为:以单元主题为线索,以主题贯穿每个单元各个课型及其他相关活动,不断加深学生对各课型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在此基础上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运用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彭修成2005)。

一、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可行性

《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内容的六要素,分别为“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教育部2018)。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特点是以话题为单位编排单元教学内容,围绕主题语境,每个单元分别设置了warming-up,pre-reading,reading,comprehen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using language,summing up,learning tip和reading for fun 九大板块,涉及听、说、读、写等各种技能。这种以话题为线索的编排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语言学习和情景交际的材料,还为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可能。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原则

(一)把握整体性

首先,把握单元的整体性需要教师具备整体驾驶教材的能力,对单元内容进行深度挖掘,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教学内容不平衡的现象,这时候,教师就要根据话题主线及教学目标整合和优化教材,删减或补充教学内容,适当调整一些内容的教授顺序,做到分散难点,突出重点(金莺2001)。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 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主要围绕“英语的发展史和世界英语”展开,学生作为英语学习者,了解这一方面的信息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该单元授课的重点。笔者在教授第一篇课文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 时发现,学生虽然能够根据文章内容很好地完成英语发展变化时间轴的绘制,但对于这些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如历史和文化原因知之甚少,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因此,笔者在时间轴的基础上,补充了“诺曼征服”“维京入侵”等历史知识,很多学生在了解这些史实之后恍然大悟,对课文的理解更进了一步。

其次,教师在教授时要注重把握课型的整体性。例如,在文章教学中,教师应有语篇意识,关注篇章结构,帮助学生建立内容图式,而不是将教学的重心放在个别单词、短语和语句上,导致碎片化教学。在教授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入图形组织器、语篇模式、思维导图等概念,着重于语篇结构的梳理,帮助学生提取、整合、梳理信息。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6 Unit 5 Realizing Your Potential时,笔者让学生先将文章分成四个部分,然后试着用一两个单词概括每个部分的意思,再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细节梳理。经过梳理的文章呈现出一个对称式的结构(见图1)。

关注语篇教学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语篇体裁和文体知识,知道基本的语篇结构,认真研讨文章的宏观逻辑和微观逻辑。在学生对某一类语篇类型了解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构语篇结构图,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

此外,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语法知识的系统化,给学生一棵“语法树”,而不仅仅是零碎的一条条规则。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语法图式。例如,在教授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需要变动的点(见图2)。

图2: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思维导图

(二)注重关联性

“一个单元就像一出戏剧,四个课型如同四个场景,虽然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侧重和特点,但一个单元内只有一个主旋律,那就是单元话题。”(金莺2001)无论是阅读课、听力课、写作课还是语法课,每个课型都要围绕单元话题展开,教师在统筹安排的同时,要研究课与课之间如何联系,如何更好地链接与过渡(金莺2001)。注重关联性指的是教师要注意各个课型之间的关联,如词汇与语法的结合、语法与写作的结合、写作与话题的结合等(叶咏梅2015)。

笔者曾执教过一堂主题语境为“Time”的市级写作公开课,这堂公开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Listening,选用的听力片段来自电影《爱丽丝漫游仙境2:镜中奇遇记》,虽然时长不足一分钟,却有大量与时间有关的表达;第二部分为Reading and Speaking,需要学生阅读一首选自《疯狂英语》中的诗歌The Value of Time 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由学生根据前半部分进行仿写和创写;第三部分为Reading and Writing,让学生先阅读一篇选自英语自考教材《综合英语(一)》的与时间管理有关的文章,用一个形容词归纳每个段落的段落大意,然后写一首以时间为主题的五言诗。这堂公开课将听说、阅读、写作几个课型融合到一起,通过选用与话题相关的多种材料,从视觉、听觉各个方面唤起学生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同时也说明了在主题语境下结合各个课型是切实可行的。

此外,除了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关联性外,单元的测评活动也应注重关联性。测评活动的关联性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测评内容应尽量与单元话题相关,二是各项的测评活动之间应存在关联,如词汇与语法的结合、写作与词汇的结合等(叶永梅2015)。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 Unit 5 Nelson Mandela 的第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定语从句概括课文内容,达到写作与语法的结合。

(三)强调丰富性

《课程标准》提出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明确“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习者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与表达意义,发展多元思维,培养文化意识,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教育部2018)。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应运用尽可能多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摆脱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在学中做、做中学,吸收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教师在每堂课甚至每一个环节都要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使用英语(马燕2015)。这就要求教师提前备好整个单元的内容,初步计划一些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学习是个体行为,也少不了集体的参与,语言学习更是如此。学生在理解、消化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在交流的过程中使用语言。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就显得尤为必要,不论是什么程度的班级和学生,都应当设置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设立不仅可以分解课堂任务,还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教师在学习小组中绝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任务的设计者、过程的监督指导者、成果的评价者(马燕2015)。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小组活动形式,如同伴活动和组间活动等。在活动时,教师应认真观察小组的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帮助。如果教师对活动过程缺乏关注和引导,对活动成果缺乏评价,只是将活动视为一个形式存在,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丧失参与活动的兴趣。实践证明,教师在小组活动中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帮助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表达积极性(金莺2001)。

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创新活动,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6 Unit 2 的主题是“Poem”,教师可以在教完课文后让学生尝试创作五言诗并以小组为单位将诗歌编辑成册。学生在创作编辑诗歌的过程中技能复习课文中五言诗的结构,又能在小组传阅浏览的过程获得巨大的成就感。这种教学活动的设计,不仅能巩固课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能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总之,教师要根据对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的整体把握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活动。

结语

单元整体教学为单元教学打开了新的思路,也对教师在备课和知识储备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只有对单元进行整体备课,通览教材和资料,统筹安排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之间的显性及隐性的联系,对教学素材作出添加、取舍、整合、优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使课堂的有效性最大化。

猜你喜欢
课型语篇语法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跟踪导练(二)4
小学英语读写课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关于语文课型研究的几点思考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