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要走特色教学之路

2019-04-19 01:34秦焕玲朱庄利
祖国 2019年6期
关键词:特色教学教师发展课堂实践

秦焕玲 朱庄利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逐步走向深入,小学语文教师也应适应改革要求,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走上自己的特色教学之路。本文从常见教学误区出发,围绕教师如何驾驭教材,如何创造本真的特色课堂,结合教学事例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师发展   特色教学   课堂实践

随着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头脑中的知识架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转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但小学语文教师要打造有特色的课堂教学,必须走特色教学之路。

一、教师不能将自己囿于误区

学生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小学语文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引导。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去理解交流文本。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已回归,学生有自由的空间,个性得到了发展,但仍存在许多误区。

(一)读的误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说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言毕,教室里传来朗朗读书声。小学阶段,语文教师注重让学生大声朗读,这样有利于教师对课堂的把控,而忽略别的阅读方式。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阅读。能理解并鉴赏教材文本内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与道德修养,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精神支柱。即使学生掌握了多种阅读方式,教师不应强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学生不愿意用别的的方式读就永远不用了,直接舍弃了,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默读、浏览是高智商的活动。课标对此提出明确要求:一、二年级学生学习默读;三、四年级学生学会默读,提出不能理解的问题;五、六年级学生默读一分钟不少于300字。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默读、浏览等多种方式阅读。 让学生自由选择时,不能任由他们用一种方式阅读,容易给学生带来一种错误的导向。

(二)问的误区。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时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从刚才读的内容中,你提取到哪些信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有时给予全盘肯定,有时只做表面的点评。学生对问题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予以解答,可谓精彩纷呈。然而有些教师的点拨、引导缺乏针对性,对学生不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不能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教师的评价实则是无用功。课堂提问只是一种形式而已,没有为深入探究做铺垫。教学环节脱轨,教学过程是支离破碎的、没有联系的。

(三)学的误区。许多语文教师设置了这样一教学环节:让学生自选学习内容,根据大部分学生选择的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教师是尊重学生的意见了,有时候遗漏了教学中精彩的一刹那。这种教学方式不适用所有课文,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有记叙文,有散文、有议论风、有诗歌等。文章结构及语言风格不尽相同,文章题材的不同等,是否也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呢。诚然这种学习方式并不尊重学生的唯一方式,教师要根据教材文本选用合适的教法,才能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教师要善于驾驭语文教材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兼的特点。教师要善于驾驭语文教材,但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异化或变质的怪现象,需要警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任意拓展教材中的知识,不注重对教材文本中基础知识的练习与运用,这种现象在常识性说明文中比较常见。教学《鲸》一文时,教师设计的读研问题为:教材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合作交流,然后教师汇总。学生没费周折将问题罗列开来,学生并没有认真研读教材,在读中思考:文章是怎样把鲸的这些特点介绍清楚的;文中采用哪些说明方法,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教师更没有重视读写结合,在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之后,让学生进行随文练笔作业。学生完成教师的任务并没有仔细解读教材文本,体会文中的语言特色。

出现这一现象,究其原因是:部分教师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体现所谓的教学新理念,没有将课标提倡的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的学习模式落到实处,设计探讨问题时,不体现学科特点,也不贴合学生实际水平,导致语文课堂教学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有的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氛围异常热闹,活动方式丰富多彩,有一样缺憾学生读书少,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艺术氛围太浓。教学《白鹅》一文时,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是: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想象春天的美景,用手中的画笔,描绘色彩斑斓的春天;学生展示完画画后,教师让学生唱有关描写春天的歌《春天的味道》和《春光美》、《春天花会开》,让学生跟唱并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一节语文课,学生在绘画、唱歌中玩的不亦乐乎,他们从中学到了什么,似乎远离了语文课堂教学。

绘画、歌唱及表演已经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它们的介入使语文课堂氛围更活跃、有新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课堂教学增添活力;小学语文与音乐学科的有机结合,增强学科间的“整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教学效率。但是有些艺术形式何时才能步入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科间以哪种方式整合,应以学习目标为基础,应以服务教学,利于学生对教材文本的理解与运用,以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思维为目标,应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不要在语文教学中过分追求“艺术”气氛,而丢失语文学科的本性。

三、特色语文课堂的真正特色,应是回归“本真”

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真挚的情感、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本真的课堂。

(一)情感体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文中真实的情感,借助一些感性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抓住教材文本的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时,教师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搜集一些不同形状的树叶或整理一些花的图片。教学过程中,教师安排了一个这样的教学环节:教师读到“小鸡画竹叶”让学生出示自己手中的实物或图片……教学完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雪地里还有哪些小画家?并说一说它们在雪地上画的什么画。随后学生主动探究别的小动物在雪地上会留下怎样的印痕。由于教师的引导,学生对一些小动物的足迹很感兴趣,它们主动探究。在搜集整理其他小动物的足迹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它们积极的融入到对教材文本内容的探究,強化他们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二)真实的语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探究知识,教学环节设计是为学生服务的。课标中提出: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的创设是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部分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为了调节课堂氛围的,而忽略了学生技能的培养。教学《小马过河》一文后,教师让学生说说对文章内容时如何理解的,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所以老牛和松鼠对小马撒谎了;有的学生认为小马向很多人请教是对的;有的学生认为,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有的学生说什么事都要自己尝试,别人的话不可信。教师表扬学生,你们回答的很好,学生受到鼓舞,学生纷纷要求发表意见,课堂气氛空前高涨。教师在追求课堂氛围表面化的同时, 并没有注重学生是否说出真实的感受。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品味美、感悟美、创造美的同时,要倾听学生真实的想法,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彩香.关注教学行为 提高课堂效率[J].江西教育,2018,(15):48-49.

[2]丁奕然.我国本土教学流派的理论意蕴与实践特征——以苏派教学为例[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8,(01):220-224.

[3]鲁瑶.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情境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6,(38):385-386.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磁窑镇)

猜你喜欢
特色教学教师发展课堂实践
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
浅谈小学美术特色教学
浅谈中职财务会计有效特色教学
大学英语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学、导、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情景模拟在大学英语课堂实践中的应用
探索中等职业学校特色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