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情行为疗法对卒中后抑郁的心理干预研究

2019-04-20 05:34于艳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8期
关键词:疗法障碍因子

于艳梅

(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山东 青岛 266000)

卒中后抑郁疾病是脑卒中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之一[1],通常对于卒中后抑郁患者来说,他们的情绪是非常低落的,在严重时患者有可能产生轻生的念头[2]。因此,如果这种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控制,那么可能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一般来说大约有一半的脑卒中患者有可能在卒中后出现抑郁行为,并且大多发生在脑卒中后的两个月到两年之间。这种疾病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往往患者在发病前期并未有明显的症状。其次由于一些病人本身就存在语言障碍,因此很难通过医学的手段检验出这种疾病。一般只有在意外事故出现的时候能被发现。然而目前对卒中后患者抑郁并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想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提前的进行疾病的预防是最好避免这种疾病的方式。但目前,对于已经产生这种疾病的患者,医学该疾病的辅助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通过实践发现理情行为疗法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卒中后患者81例,并将这81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患者42例,观察组患者39例。其中在实验组所有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在观察组所有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卒中后抑郁的诊断标准。观察组和试验组患者在病症以及基本信息等方面并无明显差异,即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方法

分别给予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抗抑郁治疗[1],都给予百忧解相同剂量的治疗,每天1次,治疗10周。同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患者理情行为疗法,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①首先在进行治疗之前,相关的护理人员应当同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本次治疗的主要目的以及操作步骤,引导及其家属积极的辅助治疗。②相关心理咨询师应当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一个充分的了解,并与患者之间建立一种相对比较和谐融洽的氛围,跟患者进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其次顺着患者的思路摸清患者所关心和在乎的问题,并分析患者对自身不良情绪的反应,从患者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开始入手进行治疗。③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以及患者家属要严格观察患者的情况,比如患者身体方面有无不适,或者情绪是否较大的波动,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应当及时的向相关咨询师以及医生汇报,以免患者作出一些极端的行为,危机生命。④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定期对患者的情绪[2],心理变化以及各方面指标进行观察和检测,并将重要的数据记录下来,以便后期进行比对。⑤在治疗过程中,相关医疗人员要充分帮助病人认识到自己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并引导他们对这些不良情绪进行控制。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以及睡眠障碍因子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数据均利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3],计量资料已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计量资料通过方差进行分析,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比较利用Dunnet-t进行检验,资料比较利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认知功能、抑郁状态、日常活动能力的比较

表1 HAMD MMSE BI评分比较

2.2 睡眠障碍因子比较

两组患者睡眠障碍因子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可明显发现观察组患者患者睡眠障碍因子与分值的变化呈正相关,其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2]。而实验组患者睡眠障碍因子与分值变化呈负相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抑郁程度改善情况

表2 治愈程度的比较

3 讨 论

通过实验我们能够发现,通过理情行为疗法治疗的卒中后患者其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认知功能、抑郁状态、日常活动能力以及抑郁改善程度都有所改善,并且各方面的治疗情况都要优于观察组患者。由此可见理情行为疗法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干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卒中后抑郁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它能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严重者有可能促使患者产生轻生的念头[1]。因此一旦发现应该尽早控制,目前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并没有较好的策略。但通过试验我们能够发现理情行为疗法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辅助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值得被临床推广使用[3]。

猜你喜欢
疗法障碍因子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跨越障碍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