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9-04-20 05:35甘玉云代极静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8期
关键词:置换术膝关节康复

徐 丽,周 慧,甘玉云,代极静*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安徽 合肥 230001)

膝关节置换手术是临床一种具有创新性的医疗方法,是指通过手术将病损关节部分或全部切除,由人工制造的关节假体代替,达到缓解疼痛、矫正畸形和重建稳定的关节,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2]。本文研究内容是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的临床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的患者是2017年7月-2018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相关治疗以及后期身体恢复的160例进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对照组患者年龄在45-68岁之间,平均为(53.0±7.0)岁。观察组患者年龄在44-69岁之间,平均为(54.0±6.0)岁。通过比较,所有进行治疗及后期身体恢复患者临床资料无较为显著性差异,具有一定的临床可比性。排除标准:(1)患者对本次研究分组方法不同意。(2)患者临床数据不全。(3)患者有精神系统方面疾病严重影响沟通。(4)不符合以下纳入标准的患者。纳入标准:(1)所选取患者是在我院进行相关手术以及后期治疗。(2)患者在阅读我院知情书后自愿参与。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即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基础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等。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继续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即(1)术前相关护理: A心理护理: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进行相关手术治疗之前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我们在手术前、中及术后都对患者及时有效沟通。通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面部、肢体等活动掌握其相关心理活动,为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依从性应对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疾病不良反应、手术后期康复等进行详细讲解[4]。鼓励病房内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主动交流治疗心得并展示恢复情况,帮助消除焦虑、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B皮肤护理:临床研究发现,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免疫力可能会相对较低,因此在术前进行相关处理,如手术位置皮肤进行彻底消毒清洁。术前一天遵医嘱予浓度为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泡脚,全面清洁下肢的皮肤,避免发生术后感染。C.功能锻炼护理:入院后教会病人术后需要掌握的功能锻炼方法,促进术后膝关节恢复,以及床上大小便适应性训练等,避免术后因留置尿管导致下床时间延长。D 超前镇痛方面护理:为了避免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引起锻炼不佳导致膝关节活动度不达标或发生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鼓励其主动表达膝部疼痛带来的感受,与医生沟通做好超前镇痛,遵医嘱予塞来昔布0.2g+曲马多100mg口服Q12h,并观察效果,告知患者及家属疼痛的相关知识及药物治疗的必要性,排除患者对危害性产生怀疑、觉得药物副作用或成瘾性的误解,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手中相关护理:随着麻醉及手术技术的创新,我们配合麻醉医师应用全身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减轻术后的疼痛;科室全面应用膝关节导航仪,定位准确矫正平衡点;坚持微创化操作技术,缩短手术时间,更加智能化、精准化、个体化,为患者快速康复保驾护航。

(3)手后相关护理:A.病情监测:患者术后返回病房与麻醉复苏科老师详细交接患者术中的情况,患者没有清醒时应该采用去枕仰卧体位,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保障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内[5]。患者麻醉清醒后,可枕枕头,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6H,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恢复情况,没有出现腹痛或者腹胀等症状时1小时后可进少量水,2小时后可进食半流质食物,之后根据病情慢慢转变为正常的饮食。B.体位安置:在患者踝关节下方位置放上软枕并将其下肢抬高,利用重力使膝关节自然下压或摇高床尾,使膝关节处于伸直位,0°为宜,重建膝关节的功能位。C.术区冷敷:术后20h内用冰袋或冷敷器冰敷切口,降低组织敏感性和血流量,抑制神经细胞活力,减轻患肢肿胀、出血以及疼痛。D.伤口护理:密切观察伤口渗血,精准记录Q6H伤口引流量,当6小时内引流量<30ml及时告知医生拔除引流管,并保持辅料干燥;E.功能锻炼方面:根据患者术后情况与医生沟通后制定个性化功能锻炼指导方案,如术后返回即刻指导患者家属进行患肢向心性按摩被动运动,进一步促进血液循环,末梢血运恢复后指导进行踝泵、股四头肌等运动;术后第2天协助患者在床边进行端坐位,主要包括屈膝关节的运动,尽量使小腿肚贴近床边,角度最大控制在90°为宜,术后第3天指导其下地扶助行器辅助行走,预防压力性损伤及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经过两种方法处理之后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生活质量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对比

经过临床专业研究与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经过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之后膝关节功能具有较为明显的改善,P<0.05,详情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对比(±s)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例数 手术前 手术后1周 手术后1个月 手术后3个月 手术后6个月对照组 80 37.45±2.54 49.35±3.24 62.54±3.65 70.73±4.24 81.34±4.52观察组 80 37.56±2.14 62.43±3.65a 71.36±4.02a 84.65±4.24a 93.26±5.03a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经过临床专业研究与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经过联合处理之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生理功能 躯体疼痛 社会能力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80 62.54±6.45 66.73±5.24 63.75±7.25 66.93±9.35 59.25±6.63 75.25±7.36 64.62±6.35 74.24±9.74观察组 80 62.54±7.23 72.64±7.25a 63.02±7.36 85.35±9.35a 59.82±8.35 85.85±9.36a 65.37±8.63 85.74±7.63a

3 讨 论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也在逐渐增多。但是大多数老年患者经过全膝关节置换术之后有60%的患者出现剧烈疼痛,30%的患者出现中度疼痛,因此会严重影响到患者手术后进行主动以及被动型相关身体功能训练,降低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6-7]。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是外科领域一种临床围手术期较为有效且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护理方法,能够较为显著的降低患者生理以及心理创伤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快速手术后期康复护理能够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较为全面并且系统化的评估,并且还会给予疼痛、饮食、睡眠、关节功能恢复等相关情况的干预,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度以及对于治疗的依从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快康复进程。

猜你喜欢
置换术膝关节康复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探讨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诊断价值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