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复发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评价

2019-04-20 05:36徐敏珊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8期
关键词:双相服药用药

徐敏珊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0180)

双相情感障碍为精神科多发性心境障碍性疾病,治疗相对棘手,特别是该病复发病例,患者多有悲观、厌世心理,遵医用药问题更为严重[1-2]。本次研究针对所选相关病例,重视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实施,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总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双相情感障碍复发患者1 00 例,均为我院精神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21-80岁,平均(47.8±5.7)岁;病程1-46年,平均(13.2±7.5)年。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22-77岁,平均(47.2±5.6)岁;病程1-43年,平均(13.4±7.7)年。组间基线资料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精神科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重视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实施,具体包括(1)评估影响因素: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评估可能对遵依用药产生影响的因素,如基础知识认知缺乏、无长期用药意识、药物存在不良反应等。(2)基础干预: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依据所评估的结果,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同时,强调用药可能引发的毒副作用,以使患者有充分心理状备;确保睡眠充足,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3)用药指导:告知常用治疗药物作用机理、不良反应、禁忌证等,以提高患者相关知识掌握度,保障临床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即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评估,包括短时记忆、语言、执行力、定向力等多项内容,总分30分,分值越高,认知功能越理想。(2)比较两组服药依从率。完全依从:可遵医用药;部分依从:基本遵医,漏服事件每周在3次以内;不依从:漏服事件经常发生,或自行停药、更改药物剂量。(3)对比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即采用SF-36量表评估,单项分值为100分,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理想。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所涉数据均在SPSS22.0中输入完成相关统计工作,计量资料即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表示,施以t检验;计数资料服药依从率采用(%)表示,施以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认知功能评分

两组干预前,认知功能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评分较前均有提升,但观察组升高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50) 13.7±4.2 27.2±1.4*对照组(n=50) 13.2±4.5 22.7±1.8

2.2 服药依从率

观察组干预后,服药依从率经统计为96%,高于对照组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服药依从率比较[n(%)]

2.3 生活质量

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即心理健康、躯体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s,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心理健康 躯体健康 情感职能 社会功能观察组(n=50) 68.9±21.3* 63.8±19.4* 29.7±18.6* 57.2±14.8*对照组(n=50) 57.3±19.6 60.5±19.6 26.2±21.5 48.7±20.6

3 讨 论

双相情感障碍为精神科多发性心境障碍性疾病,以躁狂、抑郁症状交替且反复发作为特征,促使患者生存质量显著下降[3-4]。受社会关爱力度不足、患者自我认同感缺乏等多因素影响,整体遵医依从率欠佳,明显影响到用药等治疗工作的开展[5]。本次研究观察针对所选病例,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首先,通过病情评估,可使护理方案制定得更具适应性;其次,进行基础干预,可规范串屠生活及用药行为;再次,开展用药指导,可降低未遵医用药的危害,增强服药依从。

综上,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病例重视针对性护理干预工作的开展,可改善认知功能,提高遵医依从率,增强生活质量,开展价值十分突出。

猜你喜欢
双相服药用药
一类具有奇异位势函数的双相问题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热轧双相钢HR450/780DP的开发与生产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初始能量双相电复律转复房颤进展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