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疼痛护理在肿瘤介入术后疼痛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04-20 05:36李颖贤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8期
关键词:满意率个性化疼痛

李颖贤*,吴 钿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综合科,广东 广州 510060)

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生活方式及饮食方式不断变化的背景下,肿瘤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1]。针对肿瘤患者,常规予以患者使用介入术治疗的方式,介入术治疗主要是借助抗癌药物使机体血液供应系统中断,避免肿瘤阻止增加及扩大,改善患者的症状。然而虽说介入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但在术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疼痛,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因此在介入手术后需要加强患者的疼痛护理,以促进患者康复及改善患者预后[2]。本次研究中,探讨了采取个性化疼痛护理干预肿瘤介入术后疼痛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2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入选时间:2018年1月-2019年2月。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X线、CT检查确诊[3]。(2)患者均无介入手术治疗禁忌。(3)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2)合并精神疾病及不同意参与研究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以下两组:观察组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62岁,平均(48.5±2.3)岁。对照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33~60岁,平均(47.9±2.4)岁。从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对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均由同一手术团队进行介入术治疗,术后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如日常检查、镇痛药使用及病情监测等。

观察组在介入术后予以患者实施个性化疼痛护理,具体如下:(1)个性化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加强同患者的交流与沟通,积极主动的询问患者机体疼痛情况,结合患者心理状况及认知情况予以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告知术后疼痛应对策略,如深呼吸法、注意力转移、娱乐游戏等。(2)健康指导。护理人员可充分了解患者内心感受,指导患者及患者家属掌握介入术后疼痛的发生原因及干预策略,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适及疼痛发作表现,让患者及时发现疼痛症状,提高医护人员及家属的配合度。(3)个性化镇痛干预。采取物理镇痛、放松疗法及药物干预等对患者舒适镇痛[4]。物理镇痛方法是可使用毛巾将热水袋包裹好,将热水袋置于疼痛部位,提升疼痛部位肌肉松弛度,起到有效镇痛的目的;放松疗法是可以为患者提供报纸或杂志,播放舒缓及幽默的轻音乐以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疼痛,此外可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让患者机体得以放松,缓解患者疼痛;针对疼痛严重难以控制的患者,护理人员需客观的评价患者疼痛情况,对中度疼痛这予以非阿片类药物及辅助药物进行镇痛;对疼痛严重者予以强效阿片类镇痛药物。在用药前为患者讲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用药后加强对患者的监测,以便为下次用药提供参考。

1.3 观察指标

介入术前、术后4h及术后12h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疼痛越严重。(2)采取自制的满意度问卷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总分为100分,分成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70~89分)与不满意(70分以下)三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疼痛情况

介入术后4h、12h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较均较术前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见表1。

表1 介入手术前后两组疼痛评分比较(±s,分)

表1 介入手术前后两组疼痛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术前 术后4h 术后12h观察组 60 6.15±1.25 3.06±0.62 1.62±0.35对照组 60 6.09±1.23 4.15±0.75 2.51±0.44 t-0.265 8.677 12.262 P-0.792 0.000 0.000

2.2 护理满意率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n,%)

3 讨 论

针对肿瘤介入术后疼痛,常规干预模式常采取药物镇痛及病情监测的干预,这种护理干预模式缺乏系统性及有效性,因此逐渐被新的护理干预方式所取代。个性化疼痛护理是一种更有效的肿瘤介入术后疼痛干预模式,该护理模式以心理护理就健康教育为铺垫,通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使患者的疼痛得到基本的控制[5]。之后结合物理镇痛、认知疗法及药物镇痛的多种疼痛干预,使疼痛得到有效的缓解,物理镇痛及认知疗法针对介入术后轻度疼痛的患者有显著的镇痛效果,而针对疼痛较严重的患者遵医嘱予以合适剂量的镇痛药物,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介入术后4h、12h的疼痛评分上,观察组疼痛评分较术前的降低幅度上明显较对照组显著,此外在换则会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上,观察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该结果提示:予以行介入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实施个性化疼痛护理可取得显著的镇痛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针对行介入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在术后予以患者实施个性化疼痛护理,可显著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同时还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满意率个性化疼痛
疼痛不简单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同桌宝贝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