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介入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2019-04-20 05:38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8期
关键词:压疮管理工作医生

王 琳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哈医大一院血管介入外科开展了工作。展开了护理管理工作应用的研究,主要针对对象为病人、医生、护士,将护理管理应用前后的病人作为实验对象:护理管理工作应用之前(2016-2017)以及护理管理工作应用之后(2017-2018)。比较前后病人、护士以及医生的感受。统计数据应用SPSS 13.0进行统计与分析。当P<0.05时,即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实施方法

2017年之前护理工作不应用用护理管理,2017年之后开始应用护理管理。然后加强医生、护士的专业能力培训以及对病人进行有效辅导了解护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2.1 调查中显示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

1.2.1.1 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不足 血管介入外科病人群体具有特殊性,所以疗程也是相对比较长的,并发症也是比较多的,护理工作也是比较复杂的。而如果护理人员没有安全意识,可能会因为自身的不注意,而引发病人并发症以及其他方面出现问题。

1.2.1.2 腹主动脉瘤与主动脉夹层破裂 血管介入外科病人在病情痊愈期间非常容易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腹主动脉瘤与主动脉层破裂。这种情况是并发症中比较常见的,如果一旦发生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1.2.1.3 抗凝治疗引起的出血 血管介入外科治疗中抗凝治疗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有一定的后遗症的,抗凝治疗非常容易引发出血。出血过于严重就会严重影响病人的病情,甚至可能引发病人死亡,所以我们必须严加重视。

1.2.1.4 跌倒与坠床和压疮 血管介入外科的病人老年人居多,因为行动不便容易出现跌倒与坠床。但是这种情况在病人护理过程中还是比较常见的,所以在护理管理中必须加以重视。血管介入外科病人中一部分50岁以上的病人如果出现偏瘫等症状[1],长时间卧躺就会压疮。

1.2.2 护理管理中有效的防范对策

1.2.2.1 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血管介入外科病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护理工作人员培训以及日常管理中都需要把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为病人提供更好地护理服务,使他们可以少承担病痛更快地痊愈。

1.2.2.2 预防腹主动脉夹层和腹主动脉瘤破裂 时刻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对生命体征进行监视,也是控制血压。因为需要静养,要提醒病人尽量不要突然起身,避免出现问题。最后也需要在饮食方面进行控制,尽可能用流食来满足病人的营养需求,保证大便通畅。如果大便不畅也要注意通过灌肠等方式帮助解决,切不可过于用力。

1.2.2.3 预防出血和出血处理 首先在之间期间用药之前我们就应该向病人仔细询问是否出现过出血症状,从而决定是否用药。而后在手术过后或者疗养期间都要时刻关注病人的出血情况,如果有牙龈出血等症状也要及时向医生汇报,如果出现颅内出血要及时进行抢救[2]。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病人的治愈率。

1.2.2.4 防止跌倒、坠床和压疮 护理工作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满足他们。此外病床上也应该设置一些防护措施,比如束腹带可以很好的避免坠床现象的发生,当然医院内部也应该通过设置扶手、保证地面不滑等来更好地保证病人的安全[3]。对于偏瘫病人晚及时处理他们的卫生问题,避免出现压疮。

2 结 果

为了很好地了解护理管理在血管介入外科病人护理工作应用之后的效果,我们对护理前后医生、病人的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其对象主要针对哈医大一院。我们也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应用护理管理之后,各类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大降低,人们对于医院服务的满意度也有很大的提升,具体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医院服务的满意度

根据表1结果我们了解到护理管理工作应用后,医生、护士以及消费者满意度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所以之后也要积极推广应用护理管理在医学护理工作中。

3 讨 论

血管介入外科病人护理工作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其中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上文中我们已经进行了深入探讨也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措施。我相信如果护理工作中可以注意到上述问题,一定可以更好地保证护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压疮管理工作医生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最美医生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七味白榆散治疗压疮1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