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物理(全国卷Ⅱ)试卷分析及备考建议

2019-04-20 03:40李清花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选择题审题试卷

李清花

2018年高考物理(全国卷Ⅱ)试卷分析及备考建议

李清花

(龙井高级中学,吉林 龙井 133400)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理综物理部分,全面体现考纲的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试题稳中求变,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以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体现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要求。

2018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备考建议

一、试卷分析

1.题型结构分析

2018年高考物理(全国卷Ⅱ)题型结构没有变化,全卷包括选择题8道,其中14-18为单选题,19-21为多选题,共48分。实验题是电学题加力学题,电学题的分值小于力学题分值。计算题为动力学题加电磁学题。选做题为热学、机械波及光学题。

2.考点分析

题号分数考点模块 146功能关系必修2 156功能关系,动量定理3-5 166万有引力定律必修2 176光电效应方程3-5 186电磁感应3-2 196图像必修1 206右手螺旋定则 ,磁场的叠加3-1 216匀强电场3-1 226电表的改装3-1 239测量动摩擦因数必修1 2412动量计算题3-5 2520组合场:类平抛,磁场中圆周运动必修2,3-1 3315气体的内能,气态方程3-3 3415机械波的传播和几何光学3-4

可以看出考查的知识点有较大的变化,主干知识中3-1,3-5两个模块的考点明显增加。自从选修3-5在去年列入必考后,在高考试卷中分量很轻,只在选择题中得以体现。但是,今年高考所占比重明显增加,体现为两道选择题和一道计算题。

3.试题特征

(1)注重物理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考查

(2)突出了高考物理考查的能力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五种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

今年试卷14题和17题考查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16题利用我国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所发现的毫秒脉冲星作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万有引力、匀速圆周运动等规律的理解和应用。随着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考物理对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信息加工等关键能力要求越来越高。18题和19题都是图像问题,这两道题重点考查了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运用数学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22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所给器材改装电表,设计实验电路并进行有关计算,实验题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3)试题的设计具有情境性

每年高考试题都出现理论联系实际,试题背景与现实生活,现代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正如今年的15题要求估算鸡蛋坠落地面产生的冲击力,考生大致要知道一层楼的高度,利用功能关系求鸡蛋落地时的速度,再利用动量定理求冲击力的大小。试题注重将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真实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6题将物理与科技发展相联系,要求考生从实际物理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从物理模型中分析其中的物理规律、各物理量的变化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数学运算及求解。这有利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加强物理知识与生活、科技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实验题难度比去年有所降低

今年的实验题还是一力一电,不同的是往年一般都是力学实验排列前,但今年是电学实验排列前,而且力学分值更高。实验题考查实验原理和方法及数据处理的理解程度,学生只要平时认真做过实验,且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积累,答起来不会有太大的难度。23题是用所给装置测量滑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考查学生对表格数据的完善、图像法处理数据等方法的掌握,也是平时经常讲过的题型,只不过稍微改变实验条件而已,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与创新能力。

(5)选考题难度基本保持稳定

3-3 模块以应用气态方程进行定量计算为主,定性分析有关概念,规律。3-4模块出了波的传播的问题,以填空题形式考查机械波的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另一个是几何光学题,考查光的折射定律,对全反射条件的理解。尽管是平时经常接触过的题型,今年的光学题经历两次折射及一次全反射而得出偏角,对数学运算能力要求较高,可能导致得分率不高。近几年来,选考内容对考生在数学运算能力方面要求比较高。

二.高考物理备考建议

1.立足于教材,夯实基础知识

今年高考22题考查电表的改装,设计实验比较简单,在教材原有的设计上没有进行太大的变化,学生只要平时课堂上认真去领悟其规律很容易拿到分,而且教材习题当中也有相似题型。理解和掌握好基本概念和规律是学好高中物理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但往往学生没真正意识到这一点,明明基础不扎实却一味搞题海战术,想通过题海战术提高成绩,很显然这既浪费时间,又不能得到最真实的效果。高中物理教学应注重培养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2.认真研究历年高考真题

要认真研究历年高考真题和命题规律,掌握经典、高频考点,并重点突破这些知识点。要认真研究考试的功能和作用,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准确定位备考方向,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高三复习。由今年的考点分析可以看出力学和电学基础知识所占分值超过70%,学生应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精力。

3.提高审题能力

审题能力是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审题的目的是提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建立起所熟知的物理模型。在物理综合问题上审题是顺利解题的最关键的一步,因此平时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培养审题能力。(1)物理问题中发现关键词语的能力:能否准确地发现并理解关键词语,是审题能力高低的重要表现。(2)物理问题隐含条件的挖掘能力:有的题目条件并不明确,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所在。(3)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解题训练自己摸索出来。今年高考的16题,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根据试题所给情境利用所学知识建立有关万有引力和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模型。

4.加强变式训练,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今年高考的18题考查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变化及方向判断问题,这类题目往往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考生只要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掌握了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利用排除法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高考是要用有限的时间得更多的分,这就需要在平时训练中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去思考每一道题,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物理选择题作为客观性试题的一种类型,它具有知识覆盖面宽、命题灵活性大等特点,对考生来说,准确、迅速地解答物理选择题直接关系到整场考试的成败。因此,在对选择题的教学和训练中,教师应在解题方法上多加点拨,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积极地开发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更多解题方法及技巧。

5.正确应对高考物理的压轴题

高考物理的压轴题一般在选择题的最后一题和25题综合计算题里面出现,这类题目一般分数多,难度大,考察的是综合应用能力, 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能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进行科学的考察。今年的25题为常见的电磁组合场问题,着重考查考生对带电粒子常规运动的分析能力,考生要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画图、推理及数学运算求解,重点考查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高考物理压轴题往往设立多个小问题, 并具有一定梯度, 以提高试卷对考生的区分度, 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的考生一看到压轴题就产生恐惧心理直接放弃。其实一般(1)(2)两小问考查基础知识,一般考生都能按步得分, 如果放弃求解,十分可惜。今年考的组合场实际上就是单独的分物理过程能单独得分。一般最后一问难度最大,考生应有心理准备,应根据自己的能力科学地进行答题定位,如果没有思路, 应果断放弃。另外高考物理压轴题对应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平时训练中应努力加强计算方面的能力提高,力争取得最佳成绩。

2018—06—20

G633.7

A

1673-4564(2019)01-0110-03

猜你喜欢
选择题审题试卷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单项选择题狂练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三招”学会审题
七分审题三分做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