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碗匠

2019-04-20 13:36丁立梅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品悟草绳品析

丁立梅

失手打碎一只小茶壶。小茶壶是我从地摊上淘来的,精巧玲珑,里面装桂花或是红枣煮茶,一杯刚刚好。望着一地的碎片,我有些心疼。那人却不在意地说,打掉就打掉了呗,再重买一只吧。说完,他拿起扫帚,唰唰唰,玻璃碎片全进了垃圾袋。地板上变得干干净净,像揩掉一滴水一样轻巧。我们照旧吃饭喝茶,发呆闲话,桌上少掉一只茶壶,于我们的生活,并无半点影响。

小时却不是这样的。小时不小心打碎一只碗什么的,那是惹了大祸了。我姐有回打碎一只碗,慌里慌张把它埋到屋后头。吃饭时,母亲找来找去,就是少一只碗。那时,家里有几口人,就配几只碗,绝对没有多余的。小弟告密,是大姐!我姐吓得面色煞白,拔腿就要溜,被震怒的父亲一把揪住衣領,提到“毁尸”现场。破碎的碗片挖出来了,我姐屁股三天着不了凳子。

邻家有孩子,打破一只碗,吓得躲到外面游荡,好些天没敢回家。家人在几里外的草堆里找到他时,他已瘦得不成人形了。即便这样,回家后还是挨了一顿揍。

那时有补碗匠,走村穿户的。补碗匠挑副担子,不慌不忙地走。担子两头,各置一只小木箱。一只箱子里放他的补碗工具,小锤子小钻子小镊子,一只箱子里放补碗的材料,釉泥和各式各样的铜钉。来到我们村,就坐到村口的一棵大榆树下,静静地等。不一会儿,他的脚跟前,就摆着不少只破碗了。

我们围住补碗匠,好奇地叽叽喳喳,完全忘了挨打那回事了。看补碗匠像裁缝似的,把碎片一块一块地拼接起来,拿草绳箍住,再拿小钻子钻眼儿,把铜钉铆进去,用釉泥反复地抹。看一会儿,不耐烦了,跑开去玩。再跑回来看,他还在补。补着补着,那日头也就斜了。

大人们来取碗。破了的碗上,“缝”着细密的纹路,不仔细看,是不大看得出的。大人们举起碗,对着亮处晃晃,不漏光,很满意。他们夸赞着补碗匠高超的手艺,一边就对身旁的小孩威胁道,看下次你的手还敢不敢犯贱,再敢打破碗,就剁掉你的手。

补碗匠看着笑笑,把他的行头,一一收起,不慌不忙地挑起担子,迎着夕阳走了。

我们呆立在原地,看着他渐渐走远,直到他走进夕阳里头去。唉,他是不知道,他手底下的活计,是我们小孩挨了多少的打换来的呀。

(《新民晚报》)

1.句子品析:请品析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在表达上的妙处。

看补碗匠像裁缝似的,把碎片一块一块地拼接起来,拿草绳箍住,再拿小钻子钻眼儿,把铜钉铆进去,用釉泥反复地抹。

2.文段作用:作者以“失手打碎一只小茶壶”这件事作为开头,有何用意?

3.文意理解:过去,人们的生活异常艰辛,碗显得极其珍贵,你从文中哪些情节可以看得出来?

4.情感品悟:阅读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从中品悟到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5.拓展延展:老手艺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现在许多老手艺却渐行渐远,你觉得应该如何加以保护?请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猜你喜欢
品悟草绳品析
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意品析能力
对一道试题的品析与再探究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品析一元二次不等式
丢草绳
浅析初中语文特色课堂的构建
咬文与嚼字,品悟语文的津和梁
积极内化,语用能力提升的助推剂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运用“读、品、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