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夸张
——写好句子秘诀之三

2019-04-22 07:38游增良
小学生优秀作文(中年级) 2019年5期
关键词:细浪夸父事物

●游增良

同学们,如果写天气“热”,大家是不是总会想到“知了在树上不停地叫‘热死了,热死了’”或者“狗张开大嘴喘着粗气,伸出的血红色舌头不停地流着口水”?

我们来看看外国人又是怎么写天气“热”的——

德国——我的身体在滴水啊!爱尔兰——你可以在头上烧开水。加拿大——人行道上可以煎蛋了。

读着读着,我们都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同学们发现让人发笑的秘密了吗?这些句子都用了夸张手法!

什么是夸张句呢?就是运用丰富的想象,用言过其实的方法,起到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作者的某种情感、烘托气氛作用的句子。怎样才能写好夸张句为文章增色呢?

一、故意夸大

为了达到幽默生动的效果,故意夸大事物的特点,可以产生出乎意料的神奇效果。

1.夸大人物的形象

还记得课文《夸父追日》吗?描写夸父想抓住火球时,“就在这时候,夸父的喉咙干得直冒烟。他实在是太渴、太累了。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其中的“喉咙干得直冒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通过夸大事实,突出了夸父追赶太阳的艰辛和无所畏惧。“第二天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时候,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山”——夸父“变成了一座大山”的夸张,是赞扬夸父伟岸的形象和高大的品质。

2.夸大景物的特点

为了让景物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夸张也是一种好方法。“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海里“一半是鱼”留给我们丰富的想象,让我们对西沙群岛丰富的物产心生赞美和向往。

《花的勇气》中写道:“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改天换地”“整个世界”这些夸张写法,表现了小花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的崭新面貌。

二、有意缩小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耳熟能详的夸张能带给我们强烈的感受。而毛泽东的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把巍峨挺拔的五岭缩小为碧波荡漾的细浪,气势磅礴的乌蒙缩小为细小的泥丸,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乐观自信跃然纸上。

像“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运用的夸张叫缩小夸张,是有意把一般事物往微小处说,使之更低、更弱、更慢、更少,达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这样的夸张还有很多,如“整个超市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他心胸狭小,连一粒小沙子也容不下”。

三、时间夸张

“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盘古开天地》中的主人公睡了“十万八千年”,这也是一种特殊的夸张——时间夸张。

事物的出现有先有后,故意把后出现的事物说是先出现的,或者把先出现的事物说成后出现的,看上去似乎不合理,但通过夸张渲染,使内容读起来更加生动,吸引人。比如,“黄医生给人看病,药房没开,病就好了三分”——我们能读出作者对黄医生高明医术的崇拜。“三十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形容时间飞逝,这里也运用了夸张。

夸张的确是“言过其实”,不过如果用过头了,作者容易变成“吹牛大王”哦!运用夸张修辞手法,要注意一些什么呢?

首先,夸张要有依据,不要胡编乱造。“燕山雪花大如席”——这个夸张就真实,因为那里下雪;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可闹出笑话了,因为广州一年四季或温暖或炎热,根本不下雪。

其次,夸张要新颖,不要拾人牙慧。夸张用变形的手法,改变事物原有的样子,创造出耳目一新的形象,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这就要求夸张新颖别致。比如,文章开头那个关于描写“热”的状态的例子,每个夸张都与众不同,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很多成语也运用了夸张呢!如一步登天、地动山摇、人声鼎沸、气吞山河等。用上这类成语,也会为文章增色不少哦。

猜你喜欢
细浪夸父事物
诗二题
追日
美好的事物
另一种事物(组诗)
夸父追日
夜来碧山书院练字抒怀
有记
杀鳝
千里之外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