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教研组的 “五步五促”研修模式探究

2019-04-22 00:35李蔓胡艳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

李蔓 胡艳

【摘要】本文针对柳州市鱼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阐述基于区域教研组的“五步五促”研修模式的构成及其实施策略,分享相关研究成果并进行反思。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 “五步五促”研修模式 区域教研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A-0025-03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对具有高素质的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能切实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而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中小学英语教师必须通过观念的转变、知识结构的调整以及专业素养的提升,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自己的学习和区域范围的教研都是必不可少的。

长期以来,柳州市鱼峰区坚持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区域教研组建设为工作核心,在区域教研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我们根据“地域就近、强弱联手、资源互补”原则,将区域内27所中小学划分为8个教研小组,每个小组每月召开校际联动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组员轮流执教研讨课,开展专题研讨,解决教学中的实际困难。我们将整个城区中小学英语教师纳入区域教研组中,实现区域内强校向弱校辐射、骨干教师向其他教师辐射,营造全员参与、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格局。我们立足课堂,不断摸索和总结,调动所有英语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轴心,在实践和反思中寻找出路,提炼研修策略和教学策略,构建了“五步五促”研修模式。该模式促使区域内各校英语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智慧,提高教学效能,全面提高区域教育教学质量,体现了教师之间合作、平等、互利的关系,是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一、理论依据

区域研修是以协作学习、发展研修、同伴互助及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在教师研修模式探索过程中,逐渐被人们关注的一个研修模式,其特征是协同研修,集众人力量共同备课,进行教学设计。指导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能够让教师清醒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在团队中资源共享,凝心聚力,既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又为学生提供英语学科学习的知识资源。区域研修能够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发挥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作用,实现各校间的优势互补,推动有效研修模式的使用与推广,提高区域教育质量。

二、“五步五促”区域研修模式的构成

按照以往的教研形式,虽然每位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得到一些启示与感悟,但活动结束后,活动内容会被渐渐淡忘。如何让区域研修活动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教师對自身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不断调整呢?我们认为需要做到四点:第一点是全员参与;第二点是“带题入课”,也就是带着研究主题去备课、研课、评课,8个小组都有各自的研修主题和方向,有的研究教学模式,有的研究情境创设,有的研究对话教学,有的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等;第三点是要增加教师在团队研修中对课堂教学实践的体验,促进教师思考;第四点要做到善于总结和归纳。基于此,我们根据实际探索出了“五步五促”深度研修模式,以此为依据开展区域教研组研修活动。

(一)推式研修促备课

为了保证研修的质量,能够推出课堂教学的成功范例,让教师从研修活动中获益,各小组在开展研修活动的半个月前就开展“三推”:“推执教者”“推学习材料”“推研课进度”。

“推执教者”,执教者或为骨干教师,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或为青年教师,促进其快速成长。各小组成员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都能从中受益。各小组组建小组交流群,将具有指导性的学习材料上传到群里。学习材料可以由组长推荐,也可以是其他组员推荐后由组长精选,但无论何种方式,都应紧密结合组内研究方向和主题,对参研教师具有指导作用。组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群里上传的学习材料,反思自身教学行为,以此指导教学设计。执教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提出问题和难点,组长在群里组织组员对教学片段进行教学改进研讨,群策群力帮助执教老师,同时督促执教老师按时完成教学设计,保证研课进度。网络研修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利于在群体中分享学习资源,有利于教师跨校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开展集体研磨,有利于记录下研修的过程,体现团队成长的足迹。

(二)听课记录促思考

一节好课离不开课堂教学实践。每个小组每个学期定期召开两次组内研修活动,并以课堂为主阵地开展研修。第一次研修活动中,组员走进执教老师的课堂,听课、评课,记录课堂观察笔记。在观课前我们提出明确要求,观课者应从三个方面去思考:本节课的“教学亮点”“有待完善”之处和“我来执教”。“教学亮点”顾名思义突出在听课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亮点,如紧扣研究主题、教学目标明确、活动设计效果好、体现深度学习、以生为本、评价积极有效等;“有待完善”记录的是执教者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来执教”是观课者结合自己提出的不足之处,代入执教者的角色,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重新制订教学目标,或是对环节的设计进行再思考和修改,或是对某一教学方法的运用进行调整,或是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等提出可行性建议。各组内平均有三至四所学校的英语教师,将这三个过程以学校为单位记录下来,并附上原教学设计片段进行比较,上传到群里供执教老师参考。有助于执教老师集思广益,改善教学设计,从中获得提高。

(三)“我来执教”促反思

开展区域研修的目的不仅是让执教老师获得提升,也应该让所有组员获得共同提升,在研讨课后的组内交流研讨中必须明确这一定位。我们要求每个组员都必须发言,提出个人见解。与以往“嘴上说说”的交流研讨不同,我们要将研修活动转变成为深度研修,增强每个组员的体验,促进每个组员进行思考。因此我们设置了分享环节,组员将观课笔记中“我来执教”中的设想与建议以课堂个案(片段)分析的方式展示出来,特别是重要的教学环节片段,以其他组员为“学生”,演示出具体的执教过程,说明自己的操作方法,由“嘴上说说”到“我来演演”。最后,让执教者和其他观课者来对比评说,得出最佳方案。观课者做到了有记录、有思考、有演示、有体验,执教者做到了对照反思,获得了更多的灵感。这样的“动感”交流研讨无论是执教者还是观课者都获益良多,达到深度研修的目的。

(四)再次设计促改进

多年以来,我们的研修活动要求所有组员都要参与讨论,发表意见,但是多数组员说了就过,虽对执教老师有一定的指导帮助,但过后的课堂教学是否真的得到改进,好的改进方案是否被采纳,教学效果是否得到提高,却并不一定。究其原因,教师各有教学风格,适用于甲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适用于乙,在经过了上一轮的研讨后,执教老师需要一个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为此,“五步五促”研修模式坚持在“分享对比”之后,进入“再次设计”环节,执教者在组员的共同研讨中有收获,根据大家的建议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改进,重新设计教学。也许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采纳一些组员的建议,也许对组员的建议又进行了修改完善,也许一些建议不能被采纳。不管如何,我们坚持根据一个理念进行抉择:符合该执教老师的教学风格,符合教学效能最大化。我们始终记得,要促进教师个体的專业化发展,不是要培养一个模子里出来的教书匠。“再次设计”这个环节,通过互动交流、分析对比的集体研磨,促进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度理解,对问题的深度思考以及对教学的深度设计。有效促进教师个体(执教老师)和群体(组员)的专业提升。

(五)二次执教促提升

执教者整合了组员的“再次设计”,进行实践,做第二轮的课堂教学展示,观课者仍然做观课笔记和思考,将此过程中的得失、研讨过程、策略方法记录下来。在这一环节中,不仅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促使教师得到进一步锻炼提升,研磨出一节精品课,更主要的是提炼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研究方法,将教学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实现以研促教。我们需要将研修中使用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提炼出来,并找出相对应的理论依据。将这些方法和经验概括成为我们的教学策略,以研讨课中的教学片段为案例,撰写案例分析和小专题论文。二次上课所要促进的,不仅仅是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提升,还应该是一次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提升。

三、实施“五步五促”研修模式的策略

我们根据“五步五促”区域研修的模式,结合本区域的实际,分别从教师个体、教师群体以及专家引领的角度提出了实施中小学英语区域研修的策略,其中包括对教师个体发展进行引导的策略、发挥教师群体互帮互助的策略、开发运用网络平台的策略、加强专家学者专业引领的策略等。

(一)对教师个体发展的引导

教师个体的发展是促进研修活动的关键。我们在研修活动中积极有效地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进行思考,同时也促进教师对培训学习、专题研讨以及同伴的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开展课堂教学和区域研修的行动研究。

1.课堂教学行动研究

本篇中的课堂教学行动研究是指教师个人在研修团队的帮助下,采取“五步五促”研修模式,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对自己课堂上的教学现象、教学行为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控,是一种将小专题研究与教学行动有机结合的行为。通过课堂教学行动研究,达到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目的。要求参加研究的教师亲自参与一线课堂教学活动,在区域研修活动中体现为各组开展教育教学小专题研究,带题入课,引导教师开展行动研究。

2.案例分析研究

案例分析能使教师汲取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总结提炼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案例分析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以及效果的深入反思,因此我们在要求各组开展研修活动后,所上交的材料中必须要有案例分析。教师在写案例分析的时候,就相当于在自己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再思考和深化。积极撰写案例分析,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写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反思能力,可以有效提高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水平。

3.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为审视对象,对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生成、解决教学重点的策略、攻克教学难点的策略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效果进行理性审视和分析,正确认识自己的教学亮点,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体现了教师个体成长中的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促进的过程。在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课堂教学活动、师生个人经验、师生关系、教学理论的应用、教学效果等都可以是教后反思的内容。

(二)促进教师间的互帮互助

教师群体中的互帮互助起到了交流沟通分享教学经验的作用,使个人的教学经验成了群体的教学经验,从而提高整个教师群体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我们的区域研修以师徒结对为主要抓手促使教师群体共同成长。我城区已连续开展了五届“青红工程”师徒结对活动,由区域内名师与教育新秀结成跨校师徒,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目前已累计结对134对,每一对师徒通过“五个一”的方式共同进步:共研一节课、共撰一论文、共写一设计、共读一本书、共做一微课,每年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师徒,形成了一种区域传帮带的文化传统。

(三)发挥网络平台的交流分享

我们还利用鱼峰英语博客等网络平台,做好网络研修工作。博客平台有利于学习资源分享,教师们的活动简讯、新闻报道、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活动总结及成长手册等均上传至博客,逐渐形成资源库。8个研修小组的组长每月在博客上发起一个主题研讨,要求每名组员加入讨论,并及时反馈参与讨论的情况。网络博客记录了区域研修的足迹,几年来实现了参与面、研修深度和交流频度的迅速提升。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平台是促进交流的有力渠道,通过此渠道,对内促进了交流与合作,对外成为研修成果宣传辐射的窗口。

四、“五步五促”研修模式的效果及反思

(一)研究效果

1.打造师资队伍,促进区域教研组建设

教师们在“五步五促”研修中不断反思改进,勇于实践创新,激发潜能,个人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专业水平得到提高,很多教师进步明显,完成了向研究型教师的蜕变,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和优质课、精品课,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由这些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也获得整体提升,打造了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的师资队伍,从而促进了区域教研组的建设。

2.推广研修成果,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区域教研组的研修活动,使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研修模式在区域内得到使用和推广,优化了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从整体上提升了我区域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近年来,我城区中小学英语质量检测成绩在柳州市名列前茅。

(二)研究反思

自实施“五步五促”研修模式以来,我区域中小学英语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不可否认,每一种模式都不可避免存在一些不足和缺憾,“五步五促”的研修模式也是如此,它主要存在以下两点不足:

1.“五步五促”研修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个完整的研修模式应该是由模式的架构、实施和评价几个方面共同构成的一个动态体系。目前本模式已经架构和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缺乏对这一模式的评价和调整方面的研究。因此,下一阶段我们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将会是评价和调整部分的完善。

2.研修步骤与研修策略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待进一步梳理

目前的研修策略是针对整个研修模式提出的,并没有根据每一个步骤提出与之相匹配的研修策略。因此,我们将对研修步骤与研修策略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梳理,使研究策略更具针对性。

构建“五步五促”研修模式,激发了我们柳州市鱼峰区一线教师个体的研课热情,引导教师群体互帮互助,形成师徒结对传帮带文化,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促进交流分享,促使一大批教师快速成长,逐步达成教师个体到群体、群体到区域整体提升的目标,促进了区域教研组的建设,切实提高了区域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B类重点课题“基于区域教研组的英语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编号:2019B2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蔓(1975— ),女,广东罗定人,高级教师,教育硕士,柳州市鱼峰区教研室副主任,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手、广西中小学英语教学教研先进个人。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研究。

胡艳(1974— ),女,广西柳州人,中级职称,柳州市鱼峰区教育英才。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研究。

(责编 刘小瑗)

猜你喜欢
中小学英语
试论农村中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关于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
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观课与评课对教学实践的意义
如何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观课与评课对教学实践的意义
浅谈中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及其教学策略
正确处理英语词汇教学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英语情景教学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