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思维培养的小学英语听说课磨课实录与思考

2019-04-22 00:35吴丹露施慧芬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听说课思维培养小学英语

吴丹露 施慧芬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3 “Where did you go?”为例,详细阐述基于“五步五促”深度研修模式,聚焦学生思维培养进行教学设计与磨课的实践,逐步完善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设计,以期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学生深度学习的思维,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 思维培养 听说课 “五步五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A-0032-04

深度学习与深度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开展深度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是我国课程教学改革走向深入的需要。深度学习强调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帮助。因此,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迫在眉睫。在落实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新形势下,柳州市鱼峰区教研室依托区域教研组建设平台,提出了“五步五促”的深度研修模式,通过加强课题研究的力度,挖掘课堂实践的深度,全力打造高素质科研队伍。我们立足于“五步五促”的深度研修模式,以PEP人教版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下册Unit 3 “Where did you go?”Part B “Lets talk”为例,聚焦学生思维的培养,具体阐述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依据“五步五促”开展集体备课、研课的途径。

一、集体评议,落实“三推”

依据鱼峰区教研室提出的“五步五促”深度研修模式,我们课题第五组有条不紊开展课题研修。备课前首先落实“三推”工作——推执教者、推学习材料、推研课进度。本着“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深度学习思维为目标,通过我组成员两次集体会议商议后,我们确定了“巧用SOLO评价模式发展学生深度学习的思维能力”为我们小组的研修小专题。集体研讨确定执教课题为PEP人教版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下册Unit 3 “Where did you go?”Part B “Lets talk”,成员们开始认真研读教材,分析学情,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每所学校自主设计出一份既符合学情又富有特色的教学详案。研修成员各抒己见,三个学校教研组以“说课”的形式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对每个教学环节展开激烈的讨论,通过听、评、议,最终我们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形成了我们的第一次教学预案。

二、试教思考,改进教学

一节好课离不开课堂教学实践,组员走进执教老师原生态课堂,听课评课,从“值得欣赏”“商榷之处”“我来教学”三个方进行观课思考并记录下来,其中,“值得欣赏”为在聽课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亮点,“商榷之处”记录的是执教者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来教学”是观课者结合自己提出的不足之处提出可行性建议。综合各组员的意见,我们优化教学设计,得到最终的教案。下面,笔者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片段,具体阐述该过程。

(一)Warming up热身导入环节

1.试教片段

上课伊始,教师用一首怀旧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作为导入,让学生找出歌词中出现的动词过去式,并利用小游戏复习过去式,引出本课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呈现四幅自己去北京旅行的图片,激活学生对旅游胜地的认知,为导入假期活动话题铺垫。

有些观课教师认为执教老师提供的语言情境不足且缺少新意,只是为了机械地操练单词。虽然执教老师设置了学生较感兴趣的小游戏用于复习过去式的词汇,但是学生的话语权和思维受到了限制,他们在导入环节没有掌握文本话题,对话题内容一知半解,导致对后面的话题讨论参与度不高。依据SOLO评价模式,教师应对认知水平当中的行为和学生的思维层次进行细化,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结果给予不同的引导,促使其从新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实现思维的创新和发散。

2.教案优化

教案二次设计,执教老师将热身活动和复习内容有效结合,紧扣主题,设置了三个环环相扣的活动。首先是提问学生:“Where did you go over the winter holiday?”以此引入课题。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递进式提问:“How did you go?What did you do?”层层推进,在提问中提炼思维导图重点句型,引导学生进行对话。最后,教师出示自己在北京旅行的一组图片,让学生猜猜老师去的是哪里、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的、在北京做了什么……教学过程如下。

有效的引导可以让学习过程更丰富、更多样、更有趣,能够引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从而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发展。改进后的热身环节,在猜同学和老师的寒假旅行环节中,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在话题情境中有层次地呈现本课重点句型,更易于学生理解知识,降低学习的难度,更快地达成学习目标。同时,教师在课堂上提出开放性问题,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结果,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探究,让学习成为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

(二)Text teaching文本学习环节

1.试教片段

教师引导学生跟随Amy走进文本,让学生通过读图猜猜Amy假期将要去什么地方。学生通过Lets try听力练习获得Lets talk版块的人物及场所信息,引出“Holiday”的话题,为进入正式的对话学习做好准备。在学习文本对话时,教师先布置听力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听音回答。第一遍听力后回答:“Where did she go?When did she go?”第二遍听力后回答:“How did she go?What did she do?”

针对文本学习环节,观课老师认为,执教老师通过听音回答问题这一传统单一的形式来处理文本,略显枯燥死板,没有能深挖文本情境,没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SOLO分类法将认知发展水平划分为“前结构”“单一结构”“多元结构”“关联结构和抽象拓展结构”由低至高的五个层次,执教老师可以尝试把听力材料分解成三个层次,以听促思考。执教老师听取组内成员的意见,综合考虑之后,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进入“再教设计”环节。

2.教案优化

改进后的教学设计,执教老师调整了文本呈现的方式,将文本的听力材料分解成三个层次,弱化文本学习的难度,体现以听力促思考的层次性。第一次听课文后,教师让学生用最简单的A、B选项进行回答,学生听出了主题和时间。第二次听课文,在没有参考答案的情况下,学生能回答出地点和“去”的方式。第三次听课文,学生思考Amy旅行中做了什么,并对她的此次行程进行总结和点评。

教学改进后,教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听力训练,体现以听力促思考的层次性。三次听力训练也逐步完善了思维导图的主要内容。学生说的能力在听力的促进下,由低阶段向高阶段提升,学生在最后的复述、表演课文中,将涉及构成问题的若干要点组织成一个整体,丰富了语言的输出。三个层次的听力训练,促使学生站在更高的高度、更全面地看待问题,学习结果上升到“关系建构层次”,其思维层次上升到更高台阶。

(三)Production输出环节

1.试教片段

输出环节,教师设计数字四宫格的内容,每个格子里有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字,用本课所学句型描述该城市。以男女生比赛的方式,看谁说得快和说得对。通过四宫格进行合作激趣,突破重难点内容时进行合作探讨。

试教后,听课老师普遍认为:学生对四宫格的兴趣比较浓,但是出现了以快为标准的回答,学生只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思维存在局限,教学目的没能有效达成。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探究、发现和研究型学习模式。教师可在课堂中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组员之间以及小组之间进行自评、互评,将现阶段的学习结果推向更高的SOLO层次,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发展。

2.教案优化

输出环节经过修改后,教师将四宫格的数字修改为四种颜色,一种颜色代表一个城市,每种颜色根据城市的特点设定。学生根据自己随机选择的话题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而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此外,增加生生互动环节,让学生离开座位组队,参与互动交流活动,根据小组情况选择不同的挑战等级展示。展示结束后的“Im a little teacher”评价环节,学生先进行自评(Good/Great/Perfect),再进行小老师点评,促使学生找出自己的对话语言存在的不足并改进,学生再对部分需要改进的内容进行二次表演。

能根据黑板思维导图进行问答。 ☆☆Great

能模仿课文对话,并做到语句流畅、配合默契。 ☆☆☆Perfect

能够根据思维导图,模仿课文创编对话,语句流畅、声情并茂。 ]

改进后的输出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设置了针对不同难易程度的评价标准。教师合理组织评价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化和思维发展。有效的输出练习,使学生能够在听说训练中对文本进行创新,学生的文本理解达到更高层次水平,实现知识的深加工。在展示环节中,无论是个人展示还是小组展示,都需要在观看他组的展示后,再次反观自身的表现,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并有新的思考,为下次改进铺垫。

三、磨课启示

(一)以研促教,发挥名师引领作用。鱼峰区梯级名师担任课题组长,在组织校际联片教研活动前,开展“推式研修”促进教师学习和提升。课题组长紧密结合各组研究方向和主题,推学习材料供参研教师学习。组长要求组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学习材料,指导教学设计,反思自身教学行为。由执教老师提出问题和难点,组长在群里组织组员对教学片段进行教学改进研讨,真正发挥了名师垂范的引领示范作用。

(二)以教促学,助力教师成长。在“五步五促”深度研修的指导下,参研教师要认真记录所听的课的教学过程,观察教师在课堂中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观察课堂中学生对教学设计的接受程度。从“值得欣赏”“商榷之处”“我来教学”三个方面完成课堂观察。对执教老师而言,他们在“分享与对比”课后研讨的基础上,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二次教学设计,并进行第二轮的课堂教学展示,及时有效地把实践总结再应用,实行“跟进式研究”,以教促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三)教学相长,打造区域研修共同体。“五步五促”创新了区域研修模式,引领区域教师专业成长。这样的研修模式促使教师真正投身教学与研究中。在活动中所有参与的教师都有机会学习、钻研教材;教师由原来的集中起来单纯听一节课,变成了备课的一员、参与的一员、研究的一员;听课教师由原来听课前没接触过教材,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无所知,变成了协作共同体、研究共同体。教学相长,构建了共学、共研的区域共同体。

【参考文献】

[1]董毓.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走向新的認知和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魏盈.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1(10)

[3]程晓堂.英语学习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5(6)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B类重点课题“基于区域教研组的英语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编号:2019B2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吴丹露(1987— ),女,壮族,广西横县人,初级职称,文学学士学位,柳州市鱼峰区学区制名师工作坊坊主,曾获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优秀课例展示一等奖。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研究。

施慧芬(1983— ),女,广西柳州人,中级职称,文学学士学位,广西基础教育名师“青蓝工程”培养对象,曾获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说课比赛一等奖。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听说课思维培养小学英语
高中英语听说课中听与说的结合
思维培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的研究
让初中英语听说课在高效课堂活动中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