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型”语文教师培养途径探讨

2019-04-22 06:00莫翠兰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双师型培养途径中职语文

莫翠兰

【摘 要】本文阐述广西“双师型”教师认证背景、目標要求,分析培养“双师型”语文教师的必要性,针对中职学校“双师型”语文教师队伍建设中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不足、专业发展途径受限、专业发展意识淡化、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提出中职学校“双师型”语文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培训基础设施,增加培训基地;增加语文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机会。

【关键词】中职语文 “双师型”教师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B-0008-02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趋势是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提升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国家一系列的文件对“双师型”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未来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走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以培训研修、课题资助、学校交流等多种方式,培育一批“双师型”教师,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一系列制度设计和政策举措,提出“双师型”教师是同时具备实践教学能力和理论教学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分专业组建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如何促进语文教师成长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成为每一所中职学校面临的重要发展问题。

一、广西“双师型”教师认证背景、目标要求

2014 年 1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发展大会、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教师工作会议提出:要在全区开展“双师型”教师认定。2014 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振兴教育的决定》《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强化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组建“双师型”教师信息资源库,寻求建立培养培训、资格认证、聘任管理新机制。2014 年,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把“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双师型教师比例明显提高”作为总体目标之一,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作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十大重点工程之一。2015 年,自治区教育厅、人社厅、财政厅和编办发文《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15—2020 年)》,教育厅领导指示:“定标准,出规范,创新‘双师型教师管理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持续健康发展。”

二、中职学校“双师型”语文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发展有力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对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较强的职业技能,具备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资格证书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 2019 年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提出认证工作推进计划。2017 年,全区中职学校“双师”认定全覆盖。2018 年,完备“双师”认证体系。2019 年,完成 40%~50%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2020 年,全面完成我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鉴于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及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已经成为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语文教师作为中职师资队伍的组成部分,只有积极适应中职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现实要求,实现自身的转型,才能更好地服务中职教育及人才培养大局。文化基础课语文作为中职学生语文素养教育主要课程,是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的重要途径。但是,中职学校“双师型”语文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着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双师型”语文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不足

中职学校需要一支师德高尚、理论扎实、勇于创新、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这样教师队伍全部依靠招聘来实现是不可能的,主要依靠学校内部的培养与培训才能实现。以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2018 年该校“双师型”教师只有 78 人,其中文化课教师不足 25 人。

(二)“双师型”专业发展途径受限

尽管教育相关部门和学校都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双师型”教师培训力度,促进“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但由于种种的原因,培训制度的科学性、整体性、系统性和保障性仍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师资渠道不畅通,学校、社会、企业三方合作的机制尚未建立,培训场所难拓宽。二是师资培训经费不充足,难以为培训提供必要的设备场所及师资保障及教师培训津贴,很多培训要求难以落到实处。三是师资培训模式单一,培训内容欠合理,对口专业培训较少。

(三)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淡薄

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自己基于现实的需要,对照专业发展需求而形成的对自己未来发展目标的认识。每位教师的专业意识指导着教师的行动,如果缺乏在专业发展上的这种自我意识,那么就很难有理想的追求,也就难以有自我潜能的挖掘,同时也不可能有教师专业的快速成长。因此,教师专业发展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专业发展态度和专业发展行为。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认识不清,专业发展意识淡化。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少中职学校语文教师只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看成谋生的一种基本手段,没有把这份工作当作事业去做。美国学者富勒等人根据教师所关注的问题,总结出教师成长“三阶段”理论,即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上述这些教师的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都比较低,从事教育教学十几年还处于关注“生存”阶段,缺乏教师职业发展潜力,对自我提高、自我更新、自主专业发展的意识不够强烈,自己专业发展的动力远远不足,对未来没有规划,眼光短浅,缺少教学成就感。

(四)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

中职学校的基础文化课语文要紧扣专业发展,这对中职学校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职学校基础文化课语文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因此只有适应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才不会割裂语文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不会导致上课时忽略其应用性,片面追求语文课程的学科系统性。

三、中职学校“双师型”语文教師队伍建设的对策

学校领导意识到要使文化课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还存在困难,这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块短板。因此,2019 年春季开学初,学校邀请广西名师多次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双师型”教师相关培训,解读文件精神,提炼文件要点。如邀请广西科技大学罗秋兰教授作“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工作的培训,并在现场解答教职员工的提问,为进一步让全体教师明确如何评选“双师型”教师作了说明。2019 年上半年,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申报(含晋升)“双师型”教师 92 人,首次申报成功的有 60 人,其中文化课教师有 45 人,占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 75%。可见,该校文化课“双师型”教师大幅度提高了。为此,我们提出中职“双师型”语文教师队伍建设的三个对策。

(一)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建立长效机制

地方政府要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之中去,为企业提供税收减免、资金扶持等政策,调动企业与中职学校合作的积极性。同时,中职学校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到企业定岗实习,积极参与企业相关培训及实践工作,企业要给予相应评价考核。建立监督机制,推动中职学校语文教师与企业骨干员工之间的岗位互换,推动双向兼职机制的实施。语文教师在企业中的实践成果要作为每年度学校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此外,中职学校要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激励,对在企业工作中兼职并从事项目研发、技术攻关等活动取得一定成绩的语文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提升带队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完善培训基础设施,增加培训基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 100 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因此,对于“双师型”语文教师的培养,中职学校要提供培训渠道,上级主管部门要完善培训基础设施,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水平,提高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着眼立德树人、教书育人,通过开启校企合作等形式,明确需求、制定目标、完善内容、组织实施、加强考核,采取请进专业技术人才和选派教师实地挂职锻炼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双师型”语文教师的培养。

(三)增加语文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机会

中职学校语文教师要通过挂职、调研、培训等方式,进入企业实践,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拓宽视野,及时了解企业发展动态,了解企业对员工就业的需求,从而增强教学的实用性。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的通知指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每 5 年必须累计不少于 6 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新任教师应先安排到企业实践再上岗;文化基础课教师也应定期到企业进行考察、调研和学习。因此,加强语文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是必要的和正确的。

总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中职学校发展的关键,中职学校语文教师成长为“双师型”面临不少的困难,我们要从自身需求和条件出发,寻找可行的“双师型”语文教师建设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刘新绍.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师的职业角色[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9

[2]薛立强.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探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3]朱 蕴.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新区,2017(9)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北海中职校政、企、校三位一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GXZZJG2017A017)。

(责编 李 言)

猜你喜欢
双师型培养途径中职语文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