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怎么选 人大代表说了算

2019-04-24 05:27本刊通讯员杨小燕
人民之声 2019年3期
关键词:江门市实事人大常委会

本刊通讯员 杨小燕

市级人大篇

今年1月8日,全省市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会上,江门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介绍了江门市、县、镇三级人大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的有关情况,引起与会者广泛关注和热议。

大家一致认为,江门人大创新探索的关于代表票决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的经验做法,不仅提高了重大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有效推动了社会民生问题的解决落实,使地方人大工作有了着力点,又盘活了人大工作职能,激发了人大工作活力,彰显了代表主体地位,还丰富了基层民主政治形态,推进了地方依法治理、民主治理进程。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玉妹对这种新的工作模式也给予充分肯定,高度评价江门“开全省市级人大探索代表票决制的先河”。

探索缘起

实施代表票决制是新时代加强人大工作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大工作,专门出台中央18号文件,在县乡人大代表选举、县乡人大会议、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工作、人事任免、加强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县乡人大自身建设、加强党对县乡人大工作的领导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和要求,对新时代人大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按照18号文件规定,乡镇人大每年要召开两次人代会,并且每次会期不得少于一天。如何把这两次大会开好、开得更有成效?实施代表票决制可使乡镇人代会的会议形式更加丰富、审议内容更加充实,在年初人代会可围绕会前征集意见和会中审议票决,年中人代会要围绕了解和监督民生实事进展情况开展调研、视察和听取相关工作报告,这样监督实效也会更加明显。

此外,18号文件要求乡镇人大干部把精力集中到人大主业上来,组织开展好代表活动,发挥好人大代表作用。实施代表票决制就可为乡镇人大规范开展工作提供很好的抓手,让乡镇人大干部可以更专心做人大工作;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也有了实质性活动载体,围绕票决项目征议题、搞调研、抓监督,代表作用就可得到发挥。

实施代表票决制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一直以来,江门市高度重视民生实事工作,政府坚持每年重点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人大则通过组织代表视察、约见等形式,督促民生实事项目的落实。然而,至于民生实事到底要做哪些、投入多少?不过都是政府说了算。这些项目符不符合实际、做得好不好,老百姓由于没有发言和评判的机会,因此会觉得这些原本与其息息相关的项目似乎变得无关紧要了,参与和支持项目实施的热情自然会大打折扣。实施代表票决制,是政府拿出部分公共预算,让人大代表来决定投哪里、投多少、怎么投,变以往政府“为民作主”为“由民作主”,群众对政府民生实事认可度、参与度都得到提高,这有利于项目的推进和实施,有助于促进政府、干部和群众同心合力、创业干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要向本级人大报告。中办发〔2017〕10号文明确了地方各级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范围,其中就包括重大民生工程。从法理和实践角度看,民生实事项目作为政府一项重大事项的具体内容,应当纳入到人大依法议决、监督和评价的法治轨道上来,这是重大决策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必然要求。

实施代表票决是对基层探索实践的进一步提炼和升华。2017年4月,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开展“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年”的指导意见》,提出乡镇人大会议可对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建设项目进行票决。江门市乡镇人大随之开展了一系列大胆探索,涌现出不少鲜活典型。2017年8月,新会区双水镇人大率先探索重大事项票决制,在年中人代会上由人大代表以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决定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项目,打出了人大“票决+跟踪+测评”的组合拳,在实践中逐步细化和规范了项目立项、实施等环节的监督。台山市大江镇先后在2017年、2018年两次人代会上对政府当年实施的重大建设项目进行票决;恩平市沙湖镇2018年8月首次在年中人代会上对政府十项重大建设事项进行票决;古劳镇与鹤山市两级人大2018年通过投票表决方式,依法对古劳水乡作出保护开发的决定,等等。这些都是江门市探索重大事项票决制的创新实践,均取得一定经验,为江门市三级人大同步实施代表票决制工作奠定了基础。然而,这些探索大多是等额票决,代表的选择权受拘囿,而且票决的范围仅仅是重大建设项目,有一定局限性,需要在实践创新中得到进一步提炼和升华。

2018年12月27日,在市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江门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陈国俊作开展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有关情况说明。 (林秀萍/摄)

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实行差额票决,给了人大代表更大的选择权;项目涵盖范围也更广了,不仅有“硬”的设施建设,更有“软”的制度建设。此外,项目的征集初定、审议票决、监督评估,人大代表都全程参与,民主程度也更充分。然而,这项工作在我省起步较晚,近两年才开始在县、镇层面尝试,到去年全省还没有地级市开展。去年11月,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江门调研时,考虑到江门有基层探索的基础,于是要求江门市率先开展民生实事项目差额票决工作,为全省提供先行经验。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应武对此高度重视,作出指示,不仅江门市本级先行开展,作出示范,还要在县、镇两级同步推开。

1月18日,在江门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373名市人大代表首次无记名差额票决十大民生实事项目。 (来源/江门邑网通)

科学设计

去年12月初,市人大常委会结合江门探索实践,由常委会领导牵头起草《关于开展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决定(草案)》,并主动向省人大常委会、市委汇报,召开各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多方面听取意见、反复修改完善。

经市委批复后,《关于开展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决定》于去年12月28日由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明确从今年开始,江门市、县、镇三级人大全面推行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

《关于开展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决定》对代表票决制内涵、纳入代表票决制的民生实事项目作出清晰界定,明确了代表票决制的工作原则。在实施过程中,代表票决制分为征集、初定,审议、票决,监督、评估三个阶段六个环节。由政府主导项目征集,人大代表积极参与,通过人大途径征集的代表意见和建议最终归集到政府。政府筛选形成候选项目建议方案,在征求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镇人大主席团)意见后,经政府、党委相关会议研究,按20%-30%的差额比例确定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差额票决。经代表审议和票决后决定正式项目,交由政府组织实施,人大常委会(乡镇人大主席团)通过组织代表视察、代表小组活动等方式跟踪监督项目进展情况,年终听取报告并开展绩效评估和满意度测评。

纵观整份《关于开展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决定》,无论是项目的征集、初定,还是代表审议、票决,到最后项目实施的监督、评估,人大代表自始至终参与其中,有效推动政府决策由“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人大监督由“事后跟踪”向“全程参与”转变。这项源于基层人大的创新实践、经过科学民主设计的制度,为江门市、县、镇三级人大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工作指南和法制保障。

开局良好

今年1月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373名市人大代表首次无记名差额票决市本级民生实事项目,由此掀开了江门市、县、镇三级人大同步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历史新篇章。

代表视察街道改造工程

项目征集和初选是做好票决工作的“第一道关口”,必须多渠道征听意见,最大范围收集民情民意。市政府坚持问需于民,广开言路,从去年12月初开始,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和召开座谈会等多种途径向社会广泛征集到278条意见建议。然后,根据省下达的任务以及各部门、各市(区)的意见建议,按照最具有普惠性、公益性、急迫性和社会效益较突出的原则,筛选出14个项目形成征求意见稿,寄送给每一位市人大代表征求意见,同时征求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意见。在征求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再结合今年市委中心工作,形成12个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审定。征求意见中,代表的参与热情极高,意见反馈率达到86%,充分表达了民意,为项目的顺利票决打下了扎实基础。

代表票决是票决制工作能否成功的关键。为确保代表票决不走过场,市人大常委会合理安排大会会期和日程,大会全体会议由两次增至三次,市长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向大会作2019年市政府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报告,然后安排两个半天的时间让代表对候选项目进行充分审议,在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由代表进行无记名投票决定正式候选项目,大会闭幕后以大会公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开。为规范票决工作,在预备会议上对代表进行培训引导,并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通过票决办法,明确2019年度市政府计划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为10 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为12项,实行差额票决。票决与大会选举和各项决议表决事项一并进行,实行电子计算机计票。正式实施的项目按照得赞成票多少从高至低依次选定10项,但获得赞成票未超过全体人大代表半数的项目不得入选。同时还明确,若最后若干候选项目得赞成票票数相同,则一并入选。

民生实事项目的“出炉”,只是完成了代表票决制工作的上半篇文章,民生实事重在落实。在大会上,市长郑重承诺:“代表票决通过的10个项目,市政府将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责任分工、强化督查督办,狠抓工作落实,并接受市人大代表监督检查,确保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市人代会结束以后,市政府立即落实责任分工,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报送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市人大常委会将民生实事项目督办列入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针对每个项目建立一个由常委会分管领导牵头,相关工委具体组织实施,代表参与的专项监督小组,明确责任要求,制定督办方案,对项目实施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在年中政情通报会上,将组织代表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的报告,通过“代表问政”的方式,对进度缓慢的项目重点开展跟踪督查。年终,各监督小组将对所督办的项目进行绩效评估,并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评估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在听取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报告和各监督小组作出的绩效评估报告后,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将向市人大代表通报,并报市委。对测评结果不够理想的项目,常委会将组织代表对项目责任单位进行询问或质询。

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是江门市自上而下全面推行的一项创新举措。通过代表票决,民生工程由政府“为民作主”变成“由民作主”,充分体现出民主、公平、公正;民生实事项目办得好不好,最后也是代表说了算,人大工作由“虚”转“实”。这既让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民主的魅力,也彰显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的权威!■

改造提升后的大江镇公益圩沿江路

猜你喜欢
江门市实事人大常委会
交通运输部:公布2021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
江门市新会区大鳌中学作品集
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的思考
实事围绕民生干 代表票决说了算
材料不能“美颜”——应当着笔干实事
风盛正是扬帆时——聚焦漯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举措
2017年度《山东人大工作》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大白兔奶糖
如何理解每两个月至少举行一次人大常委会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