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中常见书面表达问题设置例析

2019-04-25 05:48广东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19年2期
关键词:净光合尿量淀粉酶

广东

书面表达能力在最近几年的高考能力要求中越来越被重视,这也是体现试题区分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很多学生面对这类题目倍感无力,在分析及下笔时常常感觉无从下手,最终导致失分严重。笔者对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出现的书面表达类问题设置进行研究,发现此类问题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分析和作答上也有一定的方法技巧,现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以供同人参考。

1.高考的变化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理解能力第(2)点要求为“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近年来,高考命题方式正在进行很大的改革,就学生的阅读量来讲,基本每年都在悄悄地增加。2015年全国卷Ⅰ阅读量约为2 980字,书写量约为220字;2016年全国卷Ⅰ阅读量约为3 270字,书写量约为440字;2017年全国卷Ⅰ阅读量约为3 320字,书写量约为500字;2018年全国卷Ⅰ阅读量约为3 300字,书写量约为420字。而在这些书写量中,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升,2015年长句答案有2处、2016年有7处、2017年有7处、2018年有8处,而且2016年和2017年还包括了要求更高的超长文字组织答案类型(项目设计类),这些变化都要求学生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2.书面表达试题类型例析

针对这些变化,经过对近年高考题的整理,笔者发现书面表达类的题目设置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2.1 知结果,问原因

此类题目是根据题目情景,已知某项结果,提问有此结果的原因。

对此类设问,常规的答题方法是找到题目给出的某条件变化(自变量),再找到此条件变化引起的结果(因变量),分析条件变化和所得结果之间的生物学原理。作答时,要先写出条件变化,再写出导致的(生物)生理变化,最后落点在所发生的结果上。

【例1】(2018年,全国卷Ⅰ,第31题节选)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兔进行不同的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a.记录实验兔的尿量(单位:滴/分钟)。

b.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5 mL,记录尿量。

c.待尿量恢复后,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5 mL,记录尿量。取尿液做尿糖定性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发现,与a相比,b处理后实验兔尿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垂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分析】题目中“与a相比,b处理后实验兔尿量减少”是实验得到的一个结果。与a相比,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对b的处理(条件变化)引起的,这一条件变化是“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5 mL”,分析垂体提取液和尿量变化的因果关系即是答案。

2.2 得结论,问依据

实验结论的得出是根据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分析推理出来的,所以若题目中已经告知了实验结论,提问原因或依据,这就是要学生对实验的结果数据进行描述。2018年全国Ⅰ、Ⅱ、Ⅲ卷均有此种类型的问题设置。

在对数据进行描述时,常用的方法是随着自变量的进行,因变量有怎样的变化趋势,在某个自变量值下,因变量出现最值。此种模式适用于坐标曲线呈现的数据,也适用于表格呈现的数据。若因变量有两个以上,还要加入比较的思想。

【例2】(2018年,全国卷Ⅰ,第30题节选)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2)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那么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植物是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甲 光照强度降低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比乙大,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比乙大

【分析】此题是通过坐标曲线呈现数据,可用比较典型的以横坐标带动纵坐标的方式来描述,同时要比较甲、乙两种植物因变量变化的不同。 问题中,“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植物是_________”实际上是对数据进行分析后的一个结论,而后面提问判断的依据,就是对数据进行准确而有条理的描述。题干设置的条件是种植密度过大,在此条件下,植物所接受的光照强度就会减弱,而光照强度减弱,对植物甲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大于对植物乙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因此得出答案。

2.3 有数据,推结论

实验结论的得出是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一个完整的科学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要有一个确定的认识,就是实验结论一定是对应实验目的的。所以若题目中已给出实验结果,提问实验结论,常用的方法就是先确认题目的实验目的,分析实验过程,对题目中描述实验目的的语言进行具体而细化的改编。

【例3】(2013年,全国卷Ⅱ,第29题节选)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

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 L。

回答下列问题: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实验中 GA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分析试管 2、3 和 4 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诱导种子生成α-淀粉酶(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4)GA浓度高对α-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好(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分析】(3)由题目可知,实验目的是“验证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实验中,2、3、5组一起比较,有两个自变量——有无GA溶液和有无去胚种子,无GA溶液的组2和无种子的组5颜色都很深,说明淀粉剩余量较多,即组2种子产生的α-淀粉酶少,组3在有种子、有GA溶液的情况下,颜色浅,说明淀粉剩余量较少,即组3种子产生的α-淀粉酶多,结合题目的实验目的可以得出,2、3、5组比较可说明GA可以诱导大麦种子生成α-淀粉酶。(4)2、3、4组的自变量是GA溶液浓度,结果是颜色依次变浅,说明随着GA溶液浓度增大,种子产生的α-淀粉酶量增加。

2.4 项目设计类

项目设计类题目在2017年(第29题)和2016年(第32题)都有出现,2018年也有出现,但比前两年有所简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考生物命题中考查学生能力的趋势。这类题目对学生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学生要有完整的实验思维,还要能够对整个实验项目进行条理清晰的描述。一般的描述主要包括三层意思:(1)选择什么材料(包括仪器、试剂等);(2)对材料做怎样的处理(分组编号,施加变量,杂交、自交等);(3)得结果,推结论。

【例4】(2017年,全国卷Ⅰ,第29题)题及答案略。

【分析】题目要求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答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实际上就是要学生对整个项目进行比较全面的描述,这个要求是很高的,学生要说清选什么材料,对材料进行怎样的处理,这样处理后有什么结果,由此结果可推知什么结论,最后进行描述。

该题要求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实际上是要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区别RNA病毒和DNA病毒,经层层分析,最后能找到两种病毒在结构上的区别,即前者含有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后者含有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联系人教版教材必修2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即可写出实验思路,先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的碱基U和碱基T配制培养基(甲组和乙组),培养宿主细胞,再接种待检测的新病毒,检测后代的放射性。探究实验结果和结论的一般答法为若出现某结果,则有某结论。

高考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还有很多类型,如比较异同、简述生物学原理等等。总的来说,都是要在理解生物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思维,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逻辑关系。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以及强调学生用文字进行落实,比如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变换作业形式,让学生多写长句子,而不只是做一些简短的填空题,这样学生才能从容应对高考的挑战。

猜你喜欢
净光合尿量淀粉酶
耐密植大豆品种沈农12号光合速率的研究
淀粉酶与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高粱净光合速率的遗传分析
如何区分总光合与净光合
小麦萌发种子淀粉酶酶学性质研究
淀粉酶升高就是胰腺炎吗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白豆中提取的α-淀粉酶抑制剂调节高脂血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