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NA增强荧光法快速测定养殖用水中孔雀石绿

2019-04-25 00:52丁洪流沈福苗成玉梁谢云飞姚卫蓉郭亚辉
分析科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荧光法缓冲溶液联体

丁洪流, 沈福苗, 成玉梁, 谢云飞, 于 航, 姚卫蓉, 郭亚辉*, 钱 和

(1.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验监测中心,江苏苏州 215000; 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 214000)

孔雀石绿(Nalachite Green,MG)是一种三苯甲烷类染料,在水产养殖中曾被广泛用作杀菌剂,但其具有毒性和致癌性,且毒性随着暴露时间、温度和浓度而增加[1 - 3]。但由于MG抗菌效果好、价格低廉,在水产养殖中仍有违规使用的情况。因此,出于对人们健康的考虑,以及对水产品质量的监督,建立一个快速测定水体中MG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目前比较常见的MG检测方法有拉曼光谱法[4 - 5]、液相色谱法[6]、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8 - 9]、其他光谱法[10 - 11]和电化学分析法[12 - 13]等。这些方法相对来说均具有较好灵敏度和较低的检出限,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拉曼光谱法纳米粒子不稳定,测定时受影响较大;液相色谱法前处理复杂,花费时间长,检测成本高;电化学方法则存在电化学修饰困难,操作难度大的问题。本文建立的DNA增强荧光法检测时间短,只需1.5~2.5 h即可完成检测,且操作简单,可应用于养殖水体快速检测。MG本身荧光强度小,不能直接使用荧光光谱仪进行检测。已有报道[14]表明MG可结合到富含G碱基DNA形成的G -四联体上,并且荧光强度显著增强,故本工作在此原理基础上,研究并建立了基于G -四联体增强的荧光法快速检测MG的新方法。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F-4600荧光光谱仪(日本,Hitachi Co.Ltd);M5酶标仪(美国,Molecular Devices公司)。

本研究使用的DNA均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DNA的储备溶液用超纯水制备,并根据波长260 nm处的紫外吸光度准确定量浓度。孔雀石绿(MG)标准品(纯度96%),购自北京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NaH2PO4-Na2HPO4缓冲溶液(PBS,0.2 mol/L,pH=6.6):称取1.064 g Na2HPO4,1.950 g NaH2PO4·2H2O,溶解定容至100 mL。Tris-HCl缓冲溶液(0.05 mol/L,pH=6.5,100 mmol/L K+):称取0.606 g Tris,0.745 g KCl,定容至100 mL,调节pH至6.5。Tris-HCl缓冲溶液(0.05 mol/L,pH=6.5,100 mmol/L Na+):称取0.606 g Tris,0.584 g NaCl,定容至100 mL,调节pH至6.5。上述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 Milli-Q超纯水(18.2 MΩ·cm)。

水样取自江南大学校内小蠡湖。

1.2 检测体系筛选

DNA增强荧光法快速检测MG过程如下:在170 μL缓冲溶液中,依次加入10 μL 100 μmol/L DNA,20 μL 100 μmol/L MG溶液(线性实验中为20 μL不同浓度的MG标准溶液,实际样品检测时为20 μL水样),使检测体系总体积为200 μL,剧烈混匀后,室温静置1 h,在630 nm激发波长下进行荧光测定,激发和发射狭缝均设定为20 nm。分别改变缓冲溶液和DNA种类进行上述检测过程。荧光测定使用酶标仪(M5,美国Molecular Devices公司)。

1.3 检测限及实际样品测定

改变检测体系中MG浓度并进行荧光检测,并制作标准曲线,采用3倍噪声值时的浓度作为检测限。采用本研究检测方法直接检测。回收率测定:将取至小蠡湖的水样作为基质,向其中加入MG标准溶液,使其浓度分别为0.5、1.0、5.0 μmol/L,配制成模拟水样进行检测。具体检测过程同上。

1.4 荧光强度及稳定性实验

采用0.5、1.0、5.0 μmol/L 3个浓度的MG溶液,分别改变DNA浓度,采用上述体系进行实验。测定荧光强度。稳定性实验:H22 DNA(5 μmol/L),Tris-HCl缓冲溶液(0.05 mol/L,pH=6.5,100 mmol/L K+)与1 μmol/L MG形成的检测体系产生的荧光强度,通过放置不同时间检测其荧光强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最佳检测条件的选择

表1罗列了本实验中采用的11种DNA序列,均为富G序列。3种缓冲溶液分别为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含100 mmol/L K+Tris-HCl缓冲溶液和含100 mmol/L Na+Tris-HCl缓冲溶液。

表1 11种寡核苷酸(DNA)名称及序列

图1 分别由3种缓冲溶液及11种DNA序列组成的33种检测体系测定孔雀石绿的相对荧光强度Fig.1 Relativ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malachite green in 33 detection systems consisting of 3 kinds of buffer solutions and 11 kinds of DNA sequences

分别改变检测体系中缓冲溶液种类以及DNA种类进行DNA增强荧光法快速检测,研究不同体系对MG荧光增强的影响。图1所示为3种缓冲溶液及11种DNA序列检测体系测定MG相对荧光强度结果三维柱状图。如图所示,共有33个体系,每个体系分别对应于一个空白对照,x轴上对应的列为11种DNA分别与3种缓冲溶液形成的体系,y轴上对应的行为3种缓冲溶液分别与11种DNA形成的溶液,包括三行对照。首先,分别从3种溶液进行观察。在PBS体系中,与DNA8形成的体系与MG结合显示最强的荧光,其次是DNA7和DNA6,三者区别不大,最小的是DNA9。在含100 mmol/L Na+Tris-HCl缓冲溶液中,与DNA8形成的体系与MG结合具有最大的荧光强度,其次是DNA7和DNA6,三者区别不大,最小的是DNA9,这个结果与PBS体系类似。在含100 mmol/L K+Tris-HCl缓冲溶液中,与DNA11形成的缓冲体系测定MG具有最强荧光,其次是DNA5,最小的是DNA9。其次,纵观11种DNA,DNA1、2、3、4、9、10与3种溶液形成的体系测定MG荧光强度具有一致性,说明这些DNA与MG作用产生荧光强度几乎不受这3种缓冲溶液种类的影响。DNA6、7、8与含100 mmol/L K+Tris-HCl缓冲溶液形成的体系检测荧光强度小于其它两种溶液。DNA5和DNA11与含100 mmol/L K+Tris-HCl缓冲溶液形成的体系检测荧光强度大于其它两种溶液。从整体上来看,DNA11与含100 mmol/L K+Tris-HCl缓冲溶液形成的体系检测MG具有最大的相对荧光强度。PBS和含100 mmol/L Na+Tris-HCl缓冲溶液与含100 mmol/L K+Tris-HCl缓冲溶液形成的体系具有显著性差异,结合3种缓冲溶液的组成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推测影响DNA与MG结合产生的荧光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盐离子,且Na+和K+对不同种类的DNA的影响结果是不同的。

图2 MG与DNA11-Tris-HCl(100 mmol/ K+)缓冲溶液体系检测MG的荧光光谱图对比Fig.2 Comparison of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MG and MG detected by DNA11-Tris-HCl(100 mmol/K+) buffer solution system

从上述筛选实验结果可得DNA11与含100 mmol/L K+Tris-HCl缓冲溶液形成的体系结合MG产生的荧光相对强度最大,故采用此检测条件进行后续检测实验。图2所示为MG自身荧光光谱图与DNA11-Tris-HCl(100 mmol/L K+)缓冲体系检测10 μmol/L MG的荧光光谱图。可以观察到添加了DNA缓冲体系后的MG溶液荧光强度显著性增强(增强了约36倍),这是由于H22 DNA在Tris-HCl(100 mmol/L K+)缓冲体系中易稳定形成分子内G -四联体结构[15]。文献的报道[16]中也指出体外生物浓度(20 mmol/L)下的K+、Na+离子可以稳定DNA形成的G-四联体结构,以前者的效果明显[16]。对检测溶液进行激发和发射光谱扫描发现最大激发/发射波长为630/680 nm,其结果与MG自身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相近。

2.2 DNA浓度选择及荧光稳定性研究

对筛选出的DNA11-Tris-HCl体系进行DNA浓度研究,选择了3个浓度(0.5、1.0、5.0 μmol/L)MG,用不同浓度的DNA分别进行检测。结果如图3所示,可以观察得到3个浓度MG检测结果具有相似性,随着DNA浓度的增加,检测体系荧光强度增大,DNA浓度在3.0 μmol/L之前时,荧光强度增大非常迅速,在5.0 μmol/L时基本达到稳定。猜测DNA浓度增大荧光强度随之增大的原因是随着DNA浓度增大,DNA与MG比率也增大,溶液中DNA分子数增加,故而形成的G -四联体结构数量也增加,故而MG分子能更容易的,也更多的结合至G -四联体上,从而荧光强度增大。结合实验结果综合考虑,DNA浓度选择5.0 μmol/L。

图3 DNA浓度优化Fig.3 Optimization of DNA concentrations

采用DNA11-Tris-HCl-MG体系,DNA浓度5.0 μmol/L,MG浓度1.0 μmol/L,分别放置不同的时间测定荧光强度。结果显示荧光强度在1 h之内快速达到最大值,在30 h之内基本保持恒定。

图4 DNA增强荧光法检测MG标准曲线Fig.4 Standard curve of DNA-enhanced MG fluorescence assay

2.3 标准曲线及检测限

对于H22 DNA增强MG的荧光强度与MG浓度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配制0~6 μmol/L系列标准溶液进行荧光强度测定,结果如图4所示。测定MG荧光强度与其浓度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线性方程为:y=5206.902x+277.866,相关性系数(R2)达0.9941,线性范围为0.1~6.0 μmol/L。根据标准曲线,以3倍噪声值时的浓度作为检测限,得到此方法的检测限为0.083 μmol/L。

2.4 选择性实验

选择水产养殖常用的7种抗生素作为对照,分别为甲砜霉素、盐酸四环素、罗红霉素、氟苯尼考、氯霉素琥珀酸钠、氯霉素、头孢拉定。结果如图5(A)所示,激发波长为630 nm,检测结果差异非常显著,可知此方法检测MG具有非常好的选择性。图5(B)所示为干扰性实验,分别在MG标准溶液中添加等量的7种抗生素,结果显示,MG分别添加7种抗生素后检测的相对荧光强度与未添加的MG检测结果相近,其荧光强度并未出现显著性变化,故此方法用于检测养殖水体中的孔雀石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图5 (A)7种抗生素及MG检测的相对荧光强度;(B)MG及分别添加7种抗生素的MG的相对荧光强度Fig.5 (A)Relative fluorescence intensities of 7 kinds of antibiotics and MG;(B)Relative fluorescence intensities of MG and MG with 7 kinds of antibiotics added

2.5 实际样品检测及回收率测定

实际样品用DNA增强荧光快速检测法进行检测,结果未检出。为测试该方法在实际样品中的检测能力,进行了加标回收率实验。将取至小蠡湖的水样作为基质,向其中加入MG标准溶液,使其浓度分别为0.5、1.0、5.0 μmol/L,配制成模拟水样进行检测,如表2所示,回收率范围为93.4%~119.3%。该方法有望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中。

表2 实际样品检测回收率表

3 结论

本文利用分子内G -四联体DNA与孔雀石绿结合会显著性增强孔雀石绿荧光强度的原理,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高效的养殖水体中MG的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基本无需前处理,且操作过程简单快捷,检测周期非常短,稳定性好,抗干扰性强,可应用于养殖水体MG快速检测,对筛查MG具有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荧光法缓冲溶液联体
ATP生物荧光法在餐具消毒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几种缓冲溶液简介及应用*
基于氟—氟相互作用的上转换荧光法快速测定水中的全氟辛烷磺酸
基础化学缓冲溶液教学难点总结
医联体:足不出户的健康保障
缓冲容量精确计算
我国《紫外荧光法测天然气硫含量标准》获ISO组织初步认证
百花齐放的湖北医联体
大连 创三级联动医联体
做好医联体需“三医”共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