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细菌检验技术在儿童血液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04-28 02:04吕宏培
智慧健康 2019年9期
关键词:血液病病情细菌

吕宏培

(大庆龙南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412)

0 引言

儿童血液病在临床上常见,患病人群数量较大,常见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霉菌感染,病情进展较为迅速,恶性程度较高,多数患儿是急性,可极大损伤患儿身体,可加重患儿家庭负担。对目前治疗现状进行分析,基本采用经验治疗方式,若儿童出现感染症状,一般按照经验使用广谱抗生素[1],存在一定盲目性,疗效不够确切,不能迅速稳定控制患儿病情,可增加耐药菌株风险,治疗难度较大,可对患儿疾病治疗周期起到延长作用,不利于患儿、家长。入组54例患儿,对“儿童血液病患儿中采用血液病细菌检验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临床实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由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临床诊断、治疗的儿童血液病患儿中随机抽取54例,抽签法均分患儿,均知情同意,27例实验组患儿中,男女比例15∶12,患儿年龄1-12岁,平均6.5岁;27例对照组患儿中,男女比例14∶13,患儿年龄2-11岁,平均6.6岁。将2组患儿入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不大(P>0.05)。

1.2 方法

行常规诊疗的27例患儿纳入对照组:若患儿出现感染症状,利用经验治疗方式立即使用广谱抗菌药,对患儿病情进行严格控制,为患儿提供对症处理,促使患儿体征有效维持。行血液病细菌检验技术的27例患儿纳入实验组:若患儿出现感染症状,需第一时间为患儿实施细菌检查,在治疗期间,有效维持患儿体征,为患儿提供对症处理,根据检验结果中菌种类型进行针对性用药。

1.3 效果判定

治疗结束后,利用调查问卷对家长治疗效果满意度进行数据统计[2]。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根据SPSS 19.0软件分析所有临床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检验,若P<0.05,提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本组实验研究结果:对比对照组患儿,实验组患儿病情稳定率、家长治疗效果满意度均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表2。

表1 2组患儿病情稳定率比较[n(%)]

表2 2组患儿家长治疗效果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儿童血液病类型中常见血流感染,属于全身感染性疾病,循环血液中存在病原微生物,特点是间歇性、一过性及持续性,可诱发临床症状及机体损伤,对血流感染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多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或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儿,患病后,严重下降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糖皮质激素、化疗及免疫抑制剂等因素影响,患儿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对血流感染实验室诊断、病原菌分布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来源主要是血培养,但是,对血培养进行分析发现,阳性率较低,耗时较长[3]。

对血流感染患儿诱发疾病的病原菌种类进行分析,发现种类较多,其中常见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血液疾病可对儿童血液中三种成分造成不良影响,包括红细胞输送氧气、血小板凝固血液及白细胞抵抗感染[4],也对血浆造成影响,若儿童剧烈下降血小板计数时,可发生血小板减少症,若儿童发生凝血异常,可导致患儿出血或者出现循环系统血块。

临床常见儿童血液病群体,临床分析发现,儿童血液病发病率较高,常见白血病,诱病因素包括免疫因素、化学因素及遗传因素等,早期症状是贫血及发热,可导致患儿出现骨骼关节疼痛及出血等,威胁患儿生命健康及安全。白血病患儿可伴随颈部淋巴腺重大、腹部器官肿胀及贫血等症状[5],需为患儿实施及时对症处理。

对儿童血液病中血流感染患儿实施传统对症治疗,治疗效果不理想,若未能及时治疗患儿,可导致死亡,仅仅给予患儿实施预防性广谱抗菌药物治疗,血培养阳性率会大大降低。基于此,临床上在儿童血液病患儿治疗中提出了血液病细菌检验技术,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对可患儿病情进行确定[6],有利于临床医生准确判定患儿感染类型,促进患儿获得针对性用药,疗效确切,可有效避免耐药菌株产生,可大大降低患儿医疗费用,临床接受度较高。使用血液病细菌检验技术确诊儿童血液病患儿病情时,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耗材需使用钴-60辐射消毒[7],为了有效避免交叉污染发生,定期消毒处理实验环境,避免发生影响检验结果的污染事件。

血液病细菌检验技术分为细菌及检验、病毒及检验、其他微生物及检验等,检验过程中涉及细菌形态检验技术、细菌接种及培养技术、细菌生化鉴定技术等[8],在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

本组研究结果:实验组患儿病情稳定率、家长治疗效果满意度均明显改善。结果证实,将血液病细菌检验技术应用于儿童血液病患儿治疗过程中,具有可行性。

综上所述,儿童血液病患儿中采用血液病细菌检验技术,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荐,可显著改善患儿病情稳定率、家长治疗效果满意度。临床后续探讨中,可采取大样本、长时间实验,对血液病细菌检验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促使阳性率增加,增加本组研究临床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血液病病情细菌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病患者的应对策略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细菌大作战
细菌大作战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