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药物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老年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2019-04-30 03:40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8期
关键词:限值左室心绞痛

刘 满

(阜新市新邱区医院 内科,辽宁 阜新 123005)

心绞痛常见于冠心病患者中,以全身冒冷汗、面色发白、心前区闷疼等为临床表现[1],且存在反复发作的特征,是一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的疾病,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控制患者的病情十分重要。择取2016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2日我院收治的老年心绞痛患者88例开展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收治的老年心绞痛患者88例(收治时间:2016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2日)按照红蓝球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一组患者44例。将患有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心脏系统疾病的患者排除。观察组:性别:28例男,16例女;年龄:以61岁为下限值,以82岁为上限值,年龄平均值(70.11±4.25)岁。对照组:性别:30例男,14例女;年龄:以62岁为下限值,以81岁为上限值,年龄平均值(70.21±4.31)岁。两组老年心绞痛患者各项资料相对比差异较小(P>0.05),则组间对比具有科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予以本组患者倍他乐克、消心痛、阿司匹林等西药进行对症治疗。同时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方中含有赤芍2 g、川芎6 g、枳壳6 g、牛滕6 g、柴胡6 g、当归10 g、红花12 g、桃仁15 g、生地15 g、桔梗16 g。水煎取汁,1日1剂,连续服用2周。

1.2.2 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联合运动疗法。本组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同时安排患者进行运动治疗。在运动治疗之前先将抢救器材和药物妥善准备好,放在一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病情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如室内伸展运动、室内走动、室外慢走、上楼等,对运动时间进行控制,1次半个小时,1天3次。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观察两组老年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在治疗后基本未出现心绞痛;有效:心绞痛发生次数减少在59%~79%;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未发生改变,甚至出现增加现象。计算临床总有效率=1-无效概率。检测两组老年心绞痛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主要为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效果:观察组老年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73%)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高,统计学具有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n(%)]

2.2 心功能:两组老年心绞痛患者治疗前的心功能指标相比较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同治疗前相比两组均有改善,且明显是观察组治疗后的数据更优(P<0.05)。见表2。

表2 两组老年心绞痛患者心功能指标的比较

3 讨 论

心绞痛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3],临床上一般采用阿司匹林、硝酸酯类、他汀类降脂药物等为心绞痛患者治疗,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其疗效并不理想。中医将心绞痛纳入“胸痹”范畴[4],认为气虚血瘀是该病的发病机制,另外过劳是诱发因素之一。在对心绞痛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活血化瘀、补气益中的药物配成血府逐瘀汤,能够起到补血散瘀、活血益气、安神等效果[5]。

运动疗法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应用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随着不断发展,形成了非常成熟的方法体系。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运动疗法,能够改变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促使患者的身体功能逐渐恢复以及体质增强,还可使心脏负荷降低[6],从而改善外周血液循环和减少心绞痛次数,有助于患者心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且不良反应较少。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老年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与对照组相比更具优势(P<0.05),说明此联合疗法更具优越性。总而言之,中西医结合药物联合运动疗法适合于老年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临床推广价值高。

猜你喜欢
限值左室心绞痛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ITU和FCC对NGSO卫星的功率通量密度限值研究
心绞痛
链接:新GB1589出台后 货车尺寸限值有这些变化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2017年北京将实施“世界最严”锅炉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