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早预防“静悄悄的流行病”,帮您构建“钢筋铁骨”

2019-04-30 08:29毛国庆邵萍裘敏蕾林茜
祝您健康 2019年5期
关键词:骨量骨骼骨质疏松症

毛国庆 邵萍 裘敏蕾 林茜

老年人常常喊“腰酸、背痛、腿抽筋”,这并不能单单解释为人上了年纪腿脚不灵便,有可能是患上了一种“静悄悄的流行病”,这种“流行病”名为骨质疏松症,它总是静悄悄地偷走我们的钙。目前,全世界约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其发病率已经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7位。

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毛国庆主任医师介绍,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被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症状。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老年退行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呈进行性且难以逆转,一旦发生骨质丢失便难以恢复骨的正常结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邵萍强调,骨质疏松症发病缓慢,不像其他疾病有特殊的症状,而是静悄悄地来到你身边。虽然骨质疏松症早期症状不明显,但依旧可以通过早期检查被发现;虽然骨质疏松症的病程难以逆转,但依旧可以通过正确的药物治疗,合理的營养膳食调整,科学的运动锻炼,避免过早出现疼痛、骨折等致伤、致残事件。

“骨质疏松”等同于“骨质疏松症”吗

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病,有着骨密度数值标准:和年轻时达到的最高骨量相比,降低2.5个正常波动范围(标准差)才叫作骨质疏松症;低于正常值一个标准差以上但还没有达到2.5个标准差时,只能算是骨量减少。很多老人确实有骨质疏松,但严格来说是在骨量减少的范围内,如果没有发生过骨质疏松骨折,则还不能直接诊断为骨质疏松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副主任医师裘敏蕾强调,提高防治骨质疏松的意识是对的,但也不必看到“骨质疏松”就草木皆兵,是否有骨质疏松需要进行正规的骨密度检查才能确定。

Tips:10项患骨质疏松风险自测题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中推荐了2种敏感性较高又操作方便的简易评估方法,即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骨质疏松症风险1分钟测试题和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患者通过1分钟的简单测试,就能知道自己的骨质疏松风险有多大。

10项1分钟骨质疏松风险测试题如下:

1.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就伤到骨骼?

2.您的父母有没有过轻微碰撞就发生髋部骨折?

3.您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强的松”等激素类药品吗?

4.您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超过3厘米?

5.您经常大量饮酒吗?

6.每天吸烟超20支吗?

7.您经常患腹泻吗?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以前就绝经了?

9.女士回答:您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怀孕期除外)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阳痿或缺乏性欲这些症状?

以上10个问题中只要其中一道题的回答为“是”,那就证明有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需要及时检查骨密度明确诊断。

 哪些生活方式和疾病会加重骨质疏松

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学系林茜教授介绍,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风险与遗传、性别、年龄、种族、地区、饮食习惯、疾病等因素有关。

1.生活方式

(1)过多碳酸饮料:研究显示,碳酸饮料中,磷酸对钙的新陈代谢和骨质有不利影响。

(2)饮酒:过量的酒精会抑制成骨细胞,破坏的骨质大于形成的骨质,骨质开始流失,而且嗜酒者骨细胞活动受抑制,会妨碍钙、镁的吸收和利用,这也是诱发和加重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

2.疾病因素

(1)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素分泌增多,使体内钙、磷代谢发生紊乱,钙的丢失量增加以及肠钙吸收减少,体内处于负钙平衡,那么骨钙的运转速度明显加快,骨钙盐沉积发生障碍,骨形成受阻。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骨钙到血液中,使骨量丢失,出现骨密度降低,导致骨质疏松症。而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也可导致骨代谢与血管神经兴奋性降低,发生骨矿物质含量减少,出现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症等异常表现。

(2)糖尿病: 糖尿病是全身性代谢紊乱疾病,由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是在所有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疾病中最常见的。

(3)肾脏疾病:肾脏疾病导致肾脏排磷减少,血磷水平升高,血钙水平下降。为维持血钙、血磷水平正常,机体分泌更多的甲状旁腺激素以动员骨钙入血,骨骼的钙丢失增多,导致骨质疏松症。

(4)慢性胃肠道疾病:胃肠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肠胃疾病,如胃溃疡、慢性肠炎等,引起胃肠道对钙、磷、镁、维生素D的消化、吸收减少,导致骨量减少而形成骨质疏松症。

(5)药物: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会直接影响肠道对钙的吸收,使血钙降低,骨矿物质含量减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它们可直接抑制成骨细胞,使骨形成减少,还会影响维生素D的代谢,使肠钙吸收减少,尿钙增多,骨矿物质减少。

尽早预防骨质疏松,帮您构建“钢筋铁骨”

人体骨量在35岁开始走下坡路,因此从30岁开始就要储备骨量,预防骨质疏松,这样到了一定年龄之后,不至于骨量流失过多。怎样储备骨量?

1.合理饮食,注意补钙

饮食方面要注意钙的摄入,同时也要保证营养的均衡,不挑食、不偏食;多食用含钙、磷高的食品,如鱼、虾、虾皮、海带、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精杂粮、芝麻、瓜子、绿叶蔬菜等。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食用过多。

2.科学运动,增强骨骼强度

合理的运动可以增强骨骼肌,改善骨骼强度,但要记住过犹不及,运动时要量力而行,过量过猛的运动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伤害。推荐几种运动方式:第一类为下肢运动,包括跳绳、跳高、撑杆跳、跳远、纵跳、单足跳、双足跳、爬楼梯、爬山、远足、散步、滑冰、滑旱冰、滑雪等。第二类为伸展运动,包括跳健美操、健身操、韵律操、徒手操、持棍操以及在单、双杆上做引体向上、悬垂、摆动、回环,扩胸后仰、踢腿摆腿、压腿等展身锻炼运动,夏季游泳,也是四肢伸展活动的好项目。第三类为全身性运动,包括篮球、排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项目和划船等。50岁以上中老年人建议量力而行,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3.多晒太阳,增加“天然钙剂”吸收

维生素D对骨骼的发育和保护有着很大的帮助,多晒太阳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帮助骨骼形成。晒太阳时间建议11:00~15:00,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于阳光下,一般晒30分钟左右(取决于日照时间、纬度、季节等因素),每周2次。晒太阳时尽量不涂抹防晒霜,以免影响日照效果。通过晒背、腰、脊柱可提升小肠和胰腺消化酶的活性,还能达到调养肠胃的效果。                                     (编辑    王    幸)

(投稿邮箱:wx0208@126.com)

猜你喜欢
骨量骨骼骨质疏松症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做家务的女性骨骼更强壮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健康骨骼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婴儿低骨量与粗大运动落后的相关性研究
骨骼和肌肉
从治未病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滋肝补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40例
武术运动员退役前后骨量丢失的身体部位及年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