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东二号露天矿6煤层直接液化性能评价

2019-05-05 00:56韩晓宙张建强张恒利
中国煤炭地质 2019年3期
关键词:褐煤煤质煤岩

韩晓宙,霍 超,赵 岳,张建强,张恒利,贺 军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北京 100039)

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以及煤炭资源获取的可靠性、低廉性,决定了我国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1]。煤炭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一直以来粗放的煤炭利用方式,带来了低能效、高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有必要寻求更高效、更清洁的技术方案以使我国丰富而廉价的煤炭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2]。《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年)》中均提出“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由此可见,煤的分级转化、多元利用是实现煤洁净、高效转化的有效途径[3-4]。

我国低阶煤资源丰富,其占已探明煤炭储量55%以上,褐煤作为一种低阶煤,其约占煤炭总储量的12.7%[5]。低阶煤尤其是褐煤含水量高,直接燃烧或气化效率低,但低阶煤化学结构中侧链较多和氢、氧含量较高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较好反应活性和较高的挥发分,进而具有良好的液化性能[6-7]。煤直接液化技术作为煤炭的清洁转化和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具有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战略意义,而且具有提高煤炭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现实意义[8-10]。

本次研究的胜利煤田东二号露天矿6煤层煤类为褐煤,笔者通过对研究区6煤层进行采样测试分析,着重从煤岩组分和煤质特征来探讨6煤层褐煤直接液化的可行性,为煤炭直接液化提供理论基础依据。

1 地质背景

1.1 构造特征

胜利煤田盆地位于大兴安岭西麓,二连盆地坳陷(亦称二连盆地群)东端乌尼特坳陷带中[11-12](图1)。井田主体构造形态为一走向N50°E、倾角0~14°的两翼不对称的宽缓向斜,区内构造复杂程度中等。

Ⅰ.乌尼特坳陷;Ⅱ.马尼特坳陷;Ⅲ.腾格尔坳陷;Ⅳ.乌兰察布坳陷;Ⅴ.川井坳陷图1 乌尼特坳陷构造单元划分图(据参考文献[11],有修改)Figure 1 Structural element partition of Unit depression (after reference [11], modified)

1.2 地层

胜利煤田东二号露天矿发育的地层自下而上有:白垩系下统巴彦花群锡林组(K1bxl)、胜利组(K1bsh)新近系上新统(N2)和第四系(Q)(表1):

表1 井田地层简表

1.3 含煤特征

东二号露天矿含煤地层为白垩系下统巴彦花群胜利组(K1sh)和锡林组(K1xl)[13],胜利组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其含煤层数多,厚度大,含煤系数高,埋藏较浅且连续性好,含煤13层(由上到下编号为2、3、4、5、6、6下1、6下2、7、8上、8、9、10、11煤层)。6煤层全区发育最好煤层,赋存深度143.80~623.00m,平均345.90m。可采煤层厚度2.50~228.30m,平均64.81m,煤类属褐煤。

2 煤岩显微组分与液化性能

从煤岩学角度,煤中显微组分主要分为三大类,即镜质组、稳定组和惰质组。由于三种显微组分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征,导致其具有不同的液化活性[14-15]。在通常的液化反应条件下,镜质组和稳定组易于活化,惰质组则难于活化。

陈洪博等[14]研究了神东煤不同显微组分加氢液化性能,结果表明:神东煤镜质组和壳质组的转化速率为惰质组的近2.6倍,镜质组和壳质组生成油和沥青烯的速率为惰质组的近2.9倍。李永伦等[15]对不同惰质组分含量的上湾煤样进行了高压釜煤液化实验,结果表明:惰质组含量越高,煤的转化率和油收率越低。

对6煤层25个褐煤煤样测试化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煤层煤的有机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镜质组在52.2%~94.1%,平均70.8%;惰质组在0.6%~24.5%,平均12.5%;稳定组在0.6%~25.2%,平均8.7%(表2)。

《直接液化用原料煤技术条件》(GB/T 23810-2009)中要求直接液化原料煤中惰质组含量<45.00%。《煤化工用煤技术导则》(GB/T 23251-2009)中要求直接液化原料煤中惰质组含量<35.00%;通过对6煤层煤样测试数据统计分析,其煤岩显微组分中惰质组含量完全符合以上条件,该煤层可以作为直接液化的优选原料煤。

3 煤质参数与液化性能

3.1 灰分对液化性能的影响

在褐煤直接液化过程中,煤中灰分(主要是煤中的无机组分)含量的高低影响油的产率和系统的的正常操作,会给液化进程带来诸多不便,因此煤中的无机组分越低越有利于煤炭直接液化[16]。

本文对6煤层133个褐煤煤样煤质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原煤灰分在6.95%~29.97%,平均16.01%;浮煤灰分在6.50%~10.44%,平均8.30%(图2,表3)。

《煤化工用煤技术导则》(GB/T 23251-2009)中要求直接液化原料煤中灰分(Ad)<10.00%;《直接液化用原料煤技术条件》(GB/T 23810-2009)将灰分定为小于12%。通过对6煤层煤样测试化验数据统计分析,其浮煤灰分均小于12%(图3),因此6煤层通过洗选后可作为直接液化原料煤。

3.2 挥发分对液化性能的影响

前人研究表明,液化用煤一般采用挥发分较高的煤,一般来说,挥发分越高越易于液化。司胜利等[17]研究了我国西部低煤级煤的液化性能,结果表明:煤的挥发分产率与液化性能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

本次对6煤层133个褐煤煤样煤质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原煤挥发分含量在37.86%~48.30%,平均44.32%;浮煤挥发分含量在37.47%~46.93%,平均43.36%(表3)。

舒歌平[18]和贺永德[19]研究认为直接液化用煤应选择挥发分应大于35%的煤种。《煤化工用煤技术导则》(GB/T 23251-2009)和《直接液化用原料煤技术条件》(GB/T 23810-2009)中均要求直接液化原料煤中挥发分(Vdaf)>35%。通过对6煤层煤样测试化验数据统计分析,其原煤和浮煤挥发分均大于35%(表3,图3),该煤层挥发分含量符合直接液化用煤要求。

表2 6煤层显微煤岩组分含量表

表3 6煤层煤质测试数据结果表

图2 样品数量分布图(按原煤/浮煤灰分)Figure 2 Sample number distribution (based on raw coal/float coal ash content)

图3 样品数量分布图(按原煤/浮煤挥发分)Figure 3 Sample number distribution (based on raw coal/float coal volatile matter content)

3.3 氢碳原子比对液化性能的影响

罗星云[20]通过对云南褐煤直接液化可行性研究,发现褐煤的H/C原子比相对较高,是适宜液化的煤种。凌开成和邹纲明[21]选取兖州三种年轻烟煤与石油渣油共处理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原煤中的H/C原子比和和煤的转化率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煤的转化率随原煤中的H/C原子比增高而增大。

本次对6煤层55个褐煤煤样进行煤质测试分析,其碳质量分数(Cdaf)为67.17%~76.51%,平均72.05%;氢质量分数(Hdaf)为4.05%~5.24%,平均4.49%;氧质量分数(Odaf)为15.67%~29.32%,平均20.98%;H/C为0.66~0.90,O/C为0.15~0.30(表3)。

通过对煤炭直接液化优选煤种和指标体系分级研究,朱晓苏[22]和秦云虎[23]认为褐煤直接液化一般情况下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碳质量分数不应低于65%,H/C大于0.70,O/C在0.06~0.26。本次55件煤样中有40件煤样落在该区域内(即H/C>0.70,0.06

图4 样品H/C原子比和O/C原子比关系Figure 4 Relationship between sample H/C and O/C atomic ratios

4 直接液化用煤评价结果

通过对6煤层煤样测试数据统计分析,从煤岩显微组分(惰质组质量分数)和煤质参数(灰分、挥发分、H/C原子比等)两个方面6项指标出发,论述了胜利煤田东二号露天矿6煤层液化性能(表4),圈定出6煤层符合直接液化用煤有利区,估算直接液化用煤资源量约49 959.57万t。

表4 6煤层直接液化用煤参考指标

5 结论

(1)褐煤作为一种液化用煤,其直接液化过程是比较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煤岩显微组分和煤质是影响液化反应性的重要因素,是褐煤直接液化过程能够持续稳定运行的基础。

(2)褐煤直接液化与煤岩显微组分关系:煤岩中活性组分(镜质组+稳定组)含量决定着转化率和产物收率,其含量越高越有利于液化,反之惰质组含量越低越有利于煤炭液化。

(3)褐煤直接液化与煤质关系:一般而言,低灰分产率、高挥发分产率、高H/C原子比含量的褐煤有利于直接液化。

综上所述,胜利煤田东二号露天矿6煤层原料煤煤岩中较高的活性组分含量、较高的挥发分和较高的H/C原子比、洗选后较低的灰分含量表明,其可作为较理想的直接液化原料煤。

猜你喜欢
褐煤煤质煤岩
改性褐煤对酸性矿山废水中Fe2+、Mn2+的吸附特性研究
2月份我国出口煤及褐煤29万t同比增长9.0%
多煤层复杂煤质配煤入选方案的研究
改性褐煤吸附酸性矿山废水中Cu2+、Zn2+的试验研究
不同烘干温度下褐煤可磨性指数研究
玉华矿4-2煤裂隙煤岩三轴压缩破坏机理研究
碟盘刀具复合振动切削煤岩的损伤力学模型
基于CT扫描的不同围压下煤岩裂隙损伤特性研究
煤岩裂缝导流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通柘煤田—1—2煤层的煤质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