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05-05 01:05王晨
现代交际 2019年5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创新发展校企

王晨

摘要:高校英语专业所面临的困境,使得英语专业的教育必须进行自我调整,本文旨在讨论英语专业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作为英语专业改革的一个补充方向的可能性。

关键词:校企 创新发展 英语专业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5-0001-02

一、英语专业就业情况的国内外现状分析

在麦可思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英语专业从2013年起连续三年被评为就业红牌专业:学生毕业后转行率高,毕业生收入总排名中靠后。英语专业的课程布置,自高考恢复后,一直多采取文科化、哲学化模式;大量工科和理工类①学校开设英语专业,英语专业成为学校中的调剂接待户。

2018年麦可思就业蓝皮书中英语专业不在红牌专业范围内。同年底,诸多围绕英语专业合法性和未来实用性被人质疑问难。英语专业受到攻击实则好事一件,说明整个社会的英文水平在提高;也是要求从事高等英语教育的人士,提出更加可行的改革计划和作出改变。

对于英语专业转行率高的问题,我们认为这并不能说明英语专业的教育失败,而是显示英语专业教育的灵活性和培养人才的系统性。同比外国的英语专业学生,大学的系统训练使其掌握适应于各个工作领域的核心能力: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以清晰和连贯的方式传达书面信息。在这个过程的训练中,他们学会采取某个立场“比如一篇文章中的论文陈述”,并提出论据来支持论点;同时要学会校对、编辑和细化书面作品。因为同学们经常在课堂中讨论论文,他们也就学会给予和接受建设性的批评。以下是我们查阅到的外国英语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十大职业:

(1)社交媒体经理;

(2)技术文件类撰稿人;

(3)公共关系专家;

(4)律师;

(5)作家;

(6)图书管理员;

(7)编辑或内容经理;

(8)人力资源专家;

(9)教授外语;

(10)筹款人。

由此可以發现,国外英语专业的就业情况更加类似于我国的中文专业。同理,我国世界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技能和经验在商业、政府、教育、媒体、旅游和社会服务中找到工作。在一些世界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生涯中,他们的语言技能对于其工作至关重要,这些工作包括口译,翻译和外语教学。在某些毕业生的职业生涯中,他们的外语技能是资产,但不是工作的组成部分,如社会服务工作者、进出口助理、旅行社工作人员。在其他领域的先期实习或兼职工作可能是该专业学生毕业后找到工作的先决条件。来自美国劳动统计局的数字显示,在美国从事世界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前景(2014—2024):在高中教授外语为15%, 就业率持续增高,可能的原因在于这部分从业者的工作时间灵活,兼职情况比较常见。笔译或口译为18%,其原因在于全球化。管理类顾问或分析师为14%。

作为英语专业从业者,我们认为英语专业规模当然没有理由缩减。虽然人工智能翻译的研究日新月异,但是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更加紧密,我们也比以前更加需要从事外国文学文化研究和外文写作的人才,并且非外语专业人士对于这些技能也有更大的需求,毕竟人机交流同人与人直接交流的感受截然不同。而减少英语教育、甚至取消大量英语专业,使得英语教育所谓的“精英化”,是和目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相违背的。不论有多少成熟的商业培训机构和网络资源,如幕课等自学资源的大量涌现,对语音、文化、文学的阐释力和运用能力还是需要系统研读才能精通,若仅仅依靠校外资源和自学则需要额外的毅力和天赋。因此,在大量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时期,英语教学和课程设置急需优化和更加科学化,英语系的定位要随着时代发生变化,而不是消失。

而非英语专业的教学,则应该将英语阅读和写作融入现有的课程设计中,因此,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不是应该少学英语,反而应该更多地熟悉和掌握英语文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才不会在英语学习的路上买椟还珠。认清英语学习不是单纯的语言培训班式学习,或将英语语言技术化,而是应该更加看重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客观思考的逻辑能力的培养。

二、校企模式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随着传统的国际贸易转为电子商务,而传统的企业对于跨境人才的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越加拉大,这也为英语专业转向开辟出新的思路。结合目前英语专业的特性,我们认为国际学生交流和校企联合培养同时进行,对于英语专业的改革是明显具有指标作用的。围绕国际化人才培养主题,首先从国际化人才培养管理机构、培养平台、培养通道及通道入门证等基础引出学校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工作任务及有效途径。结合国际教育学院的宗旨和主要任务、目前学校国际教育合作的国际知名大学的现状及优势、学校拟开展的国际教育项目(包括本科双学位项目、本硕连读项目、短期游学项目等)以及为给学生提供出国留学入门证开设的英语培训项目。由于我校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波莫纳分校开展合作,并与美国堪萨斯大学签署了 “2+2+X”合作备忘录,即英语专业下设跨境电子商务方向,学生在完成基础阶段学习后进入跨境电子商务方向课程。英语专业与国外高校、企业、国内涉外企业等建立长期固定的“双跨”(跨国、跨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学生有半年至一年参加“双跨”项目到国内外学习、实习(带薪)的机会,并开展暑期美国夏令营等方面的活动。将学生的实习环节提前到大一、大二的暑假,或是真实可行的实习周,我们认为才是和学生的利益切实相关的。

随着此类活动深入广泛地开展,对增强学生国际化人才培养意识以及参与国际教育交流项目的意愿和兴趣、推动国际教育合作交流工作迈开启动的步伐、开创教育国际化和英语专业就业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校企合作和学生出国留学的双模式下,国际学院和英语专业的学生、教师则是主要的参与者和研究对象。

有学者认为,理工类院校的英语专业改革实际上是弱化英语专业课,匆忙上马管理类课程,有得陇望蜀之嫌,即学生定位不准确、忽视学科建设,尤其在双师型人才短期内无法实现的前提下,实则割裂了传统的英语教育模式。我们在查找文献时发现,英语专业的校企模式,通常采取的是大一、大二着重英语基本技能的培养,如继续巩固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大三、大四着重商务类技能的培养,通常是大量的管理类基础课程。而原本英语专业的专业课如文学课被大量挤压甚至删除。而对于英语的系统学习,反而是本末倒置。实则将英语专业弱化,成为附属管理类课程的举措,将英语专业高职化,但又无法为学生提供管理类别的毕业资格。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为了增加就业,势必忽视考研的同学的需求,而这种教育是否对学生的教育造成两难的状况,只能在对学生的后续访问中得知。

三、结语

面对英语专业的必然改革趋势,我们认为除了提供给学生们学习的诸多选项外,在包括其他类专业课、实践课程、出国留学等一套组合拳的辅助下,必然是对学生的就业大有裨益的。我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工作范围主要集中在文秘、幼儿园、小学教师以及英语培训类机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大四期间,由教师推荐到定向企业进行岗位培训,深入企业学习,进行社会实践锻炼。学生在大三和大四期间普遍会考取教师资格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考取更多的英语类专业资格证书,如翻译资格证、导游资格证、文秘资格证。对学生来说,在完成自己学院学业的同时考取其他专业的资格证书,拓宽自己未来的从业方向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是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创新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组织有关企业支持高校共同开展的合作育人平台。该机制已逐步成为新时期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英语专业高度重视产教融合,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积极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促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此次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获批,是学校教学综合改革的显著成果,必将进一步推进学校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对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校企模式,可以为学生和企业定制目标人群,有效解决就业。此次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成功立项签约将汇聚企业资源,支持我校专业综合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加速教育内外部资源整合;进一步完善我校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实现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紧密对接。

注释:

①我国约有1000所院校开展英语专业,其中理工院校占据了30%。

参考文献:

[1]杨楠.校企合作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培养案例研究[J].海外英语,2018(8):5-7.

[2]MIKE PROFITA.Best Jobs for English Majors[R/OL].https://www.thebalancecareers.com/top-jobs-for-english-majors-2059642.January 02,2019.

[3]U.S.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s[R/OL].https://www.bls.gov/ooh/education-training-and-library/postsecondary-teachers.htm. April 13,2018.

责任编辑:张蕊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创新发展校企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