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高年级品社教学现状及教学策略

2019-05-07 03:29黄明忠
科学与技术 2019年20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小学高年级小学教育

黄明忠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的综合素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小学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是孩子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初步确立的关键时期,特别是高年级小学生即将迈入中学教育阶段,良好的品德习惯和社会常识有利于其日后的学习与发展。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小学生高年级品社教育。本文从小学生高年级品社教育的现状出发,重点探讨了做好高年级小学生品社教育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

一、小学生高年级品社教育的现状

(一)小学生品社教育的意义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让小学生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这三种品德,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小学教育阶段,不仅是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而且也是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初步成形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做好品社教育,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现阶段小学生高年级品社教育中的问题

1、对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

现阶段小学的品社教学中,对于品社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我国的传统教育观念中对于数语外三个主课重视程度更高,对其他“副课”的重视程度较低。多数学校在设置品社课程时对于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因此教学效率不高,并且部分教师对于品社课程的教学不够重视,更多的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教学,忽视了品社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发展的重要性。

2、教学方式落后

在传统的品社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地位,学生处于知识的被动接受地位。这种学习方式不适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能力,因此将影响品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同时,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以教材和书写板书为主要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模式过于枯燥乏味,使得小学生对于品社的学习失去兴趣。并且教师对于品社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更多的是让学生背诵知识点,忽略了对于中华传统思想的教育,以及在实践过程之中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质。

3、学生缺乏兴趣

高年级小学生正处于小升初的关键时期,学业压力已经初步降临,因此普遍更加偏向于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对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并没有深刻明确的认识,并且高年级小学生已经非常接近青春叛逆阶段,因此,这一时期的学生逆反心理较为严重,对于教师的管束和教育存在一定的难度,只有学生自主的处于兴趣爱好进行学习才能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二、如何做好高年级小学生品社教育

(一)以身作则潜移默化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虽然相比低年级学生在心智成长方面已经有很大提升,但大部分仍旧处于模仿成人行为并且对教师的权威极其信服的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开展品德与社会教育,非常需要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身行为潜移默化的巩固学生对品社课程的信任度。如果老师经常在学生面前展露出与课程所学完全相悖的行为,那毫无疑问将直接损伤学生对品社教育的信任度,损害品社教育的效果。同时,高年级小学生已经非常接近青春叛逆期,心思较为敏感,更加容易受到教师行为的影响。

因此,作为小学高年级品社教师,必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成为学生的楷模,只有这样才能以理服人。

(二)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小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课堂时间,特别是学业负担逐渐加重的高年级小学生。而作为一门“副课”,品社课程的课时数量并不占优势,因此小学品社教师更应该利用课堂时间,发挥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力,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加深学生对品社课程的记忆。

(三)明确教学目标

针对现阶段小学品社教育的现状,教师应更加明确教学目标,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设定,有效提升品社教育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在教学目标设定时要坚持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及健康心理为主要教学目的 并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其次 教师在教学方案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及兴趣爱好,从而在基于教材的基础之上进行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品社教育,并将教材中的知识进行细化,并且在教学活动之中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使得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品社思想内容。

(四)创新教学方式

解决小学品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丰富扩展教学活动,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首先教师应更多的利用現代化的教学设备,通过文档、图片、音频和视频等现代化教学方式,将品社知识更加生动形象的向学生展示,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能够加深学生对品社知识的理解。其次,教师可以将情景再现的教学方式,将品社课本中的案例和情节让同学表演出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在这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思考并进行表达,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学内容。

(五)推进情感教学

教师应在品社教学活动中推进情感教育,从而更好的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首先教师要更好的调动自身情绪,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语言,并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联络,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其次,教师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避免过于沉闷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对于品社教育的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并且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根据学生的思维特性以及学习需求制定教学计划,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有效性的品社教育。

(六)通过实践活动开展品社教育

通常来说,高年级小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和实践能力已经在小学阶段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成长,因此通过实践活动来开展品社教育,例如让学生搜集一些与诚信相关的资料,如诗、词、名言警句等,或者参与一些敬老助老的社会公益活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三、结语

利用小学阶段这个孩子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初步成形的阶段,做好小学生高年级品社教育,对高年级小学生适应即将到来初中生活,对其自身综合素质的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方.小学品社课堂几种学习方式的应用刍议[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9):57.

[2]王群.探析小学品社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8(20):83.

[3]王剑秋.关于小学品生品社课实践活动的组织[J].黑龙江科学,2017,8(09):76-77.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小学高年级小学教育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