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岁生日快乐,柏林超音波音乐节!

2019-05-08 16:30王颖
音乐爱好者 2019年4期
关键词:首演四重奏音乐节

王颖

1月的柏林并不算太寒冷,2019年第一场雪等到超音波音乐节(Ultraschall)的开幕式后才徐徐落下。从1月16日到20日五天的时间内,音乐节以十四场音乐会的形式庆祝了自己的二十岁生日。在二十年的时间内,音乐节随着社会的发展,推动着现代音乐的发展。在1999年第一届音乐节曲目上出现的是那个时代最具创新精神的作曲家的名字,其中既有反映1945年之后一个时代变迁的经典作品,也有属于那一年的委约新作。虽然那时新作品委约的所占的比例相当少,但是追溯之后每一年的音乐节,首演作品的比例都在不断增加。同时,音乐节的曲目聚焦于近七十年不同题材的作品,体现新音乐的发展以及传承。

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每年的这个时间段,都是属于他们的一场冬日庆典。新音乐粉丝们冒着凛烈的寒风前往分布在不同城区的演出场所,遇到老友新知几人都是音乐节的忠实追随者,大家稍做寒暄便进入音乐厅。爱好者们在对知名艺术家、室内乐团、交响乐团演释已知曲目渴望的同时,更多的是对青年作曲家们在音乐节上委约新作的期待。这次的超音波音乐节也没有让忠实粉丝们失望,十四首委约首演作品,展示了音乐节对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不同国籍作曲家在柏林舞台上展示首演新作品的一贯重视。

音乐节中除了作为亮点的明星艺术家、创意音乐会之外,每年最受瞩目的可能是开幕式以及闭幕式的两场交响音乐会了。这次的两场音乐会分别由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Deutsches Symphonie-Orchester Berlin)以及柏林广播交响乐团出演。虽说交响乐团在演奏新音乐作曲家的作品时多少会有一些抵触心理,但是在两位优秀的指挥家西尔维亚·坎布莱灵(Sylvain Cambreling)和西蒙娜·杨(Simone Young)的排练下,乐团毫不逊色地完成了六首大型乐队作品。西蒙娜·杨作为活跃在欧洲乐坛的女指挥家,长久以来不遗余力地支持新音乐的发展,成为了首演新作品非常权威的女指挥。更值得一提的是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的首席陆威,这位十六岁就被来中国交流的穆特选中,随即带去德国继续学习的具有传奇色彩的华人小提琴家,2004年经过激烈角逐,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顶级乐团首席。

女作曲家们在超音波音乐节的舞台上可算是异彩纷呈。老中青几代不同的女性作曲家都在音乐节上展示了她们的作品。约翰娜·拜尔(Johanna Beyer)是一位与约翰·凯奇同时代的极具实验精神的女作曲家,她的电子音乐作品《球体音乐》(Music of the Spheres,1938)一直到她去世后十多年才被人发现,这部作品也被称为第一部由女性创作的电子音乐作品。约翰娜·拜尔在1931年为两支单簧管写作的组曲中首次运用了“利用音高平衡节奏”原则的作品,这一原则直到1940年才再次出现在艾略特·卡特(Elliott Carter)以及南卡罗(Nancarrow)的作品中。

查娅·捷诺文(Chaya Czernowin),这位1957年出生于以色列的女作曲家在她2017年为大提琴和乐队而作的“Guatdian”中探索着在不同层面给予声音发展的空间,同时在不同层面扩展曲式的演变。自2009年担任哈佛大学的作曲教授起,她越来越专注于聆听声音的对比和流动,从而赋予每一种音色自己的身份。另一位新秀女作曲家是来自中国的青岛姑娘赵怡然,她将音乐家在表演中的肢体动作赋予声音的内涵,使音乐呈现出可视化的一面。这次的首演新作《苹果的背后》(Behind the Apples)由斯图加特Neue Vocalsolisten完成。舞台上,昏暗的灯光下,六位音乐家使用扁平的接触型麦克风在皮肤以及发髻间摩擦,从而完成了表象下一部深藏东方哲学气质的音色作品。这位201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新秀艺术家在自己的诸多作品中吸取了听觉以及视觉的双重元素,利用乐器、灯光、电子、多媒体、装置等方式完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

近年来在欧洲舞台上非常活跃的法国Diotima弦乐四重奏几乎是欧洲各大音乐节的常驻嘉宾。他们以对作品的精准演释、娴熟的技巧、默契的合作以及大量对近现代作曲家作品的掌握,被《留声机》(Gramophone)杂志评为当今世界五个必须了解的新一代室内乐团之一。四重奏成立于1996年,“Diotima”原为希腊历史中一位神秘女性的名字,路易吉·诺诺的弦乐四重奏《迪奥蒂玛的静止断片》(Fragmente Stille, an Diotima)以及德国当代诗人荷尔德林(H?lderlin)的诗歌中都涉及过她的名字,取名“Diotima”正是表明了四位音乐家对诠释德奥浪漫主义音乐与当代音乐的双重信心。

2000年后留学法国的小提琴家赵云鹏加入Diotima四重奏,以精准的演奏风格为乐团带来了新的活力。这次他们演奏的三首弦乐四重奏作品风格迥异。女作曲家艾尔达(Sivan Eldar)作于2018年的带有抽象风格的《诱惑》(Solicitation)利用灯光,使得听众聚焦于演奏者的身体语言,在作品进行的过程中慢慢衍生出戏剧性。三十岁的德国作曲家吉森(Malte Giesen) 则运用了拼贴的原则,在《嬉游曲》(Divertimento)中将莫扎特《嬉游曲》(K.136-138)的录音素材拼贴、逆转、重叠、揉碎、碾压后,再与四件弦乐的音色重新组合,为DJ文化元素以及莫扎特的音色碎片打上了现代艺术的深深烙印。音乐会的下半场,瑞士作曲家比特·福雷尔(Beat Furrer)五十分钟的《第三弦乐四重奏》被演释得淋漓尽致。

在80后作曲家的作品中,音乐性已经不再重要,概念以及表现方法则占了上风。新音乐需要新的听众群,年轻作曲家们用自己的各种创意,不断吸引着同龄人的关注。不过,艺术的真谛仍然是情感的交流。当代作曲家当然需要新的表现方式,积极地使用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并将技术手段运用到艺术作品中,是一个艺术家的必经之路。通过舞台,演奏家制造的声音中那些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才能被人留在脑海中,浮华的外表只是过眼烟云。然而,我们这个时代的很多年轻作曲家还没能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便给自己挂上了“作曲家”的头衔,在接下来残酷的物竞天择中只能依靠哗众取宠来生存。所以如果你在柏林艺术场所遇到诸多自称为“作曲家”的年轻人,千万不要感到惊讶,因为在这个自由的艺术之都,人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尽管含金量的高低有很大悬殊。

出生于北威州的作曲家艾诺·波普(Enno Poppe)为九架电子合成器而作的《无线广播》(Rundfunk)终于在柏林演出了。这部作品自2018年10月在Donaueschingen音乐节首演之后,就被各大音乐节视为宠儿,一路扫过奥地利维也纳的Wien Modern音乐节、英格兰的Hunddersfield音乐节、巴黎秋季音乐节等。之后,这股热潮还将继续延续到科隆的Acht Brücken音乐节以及慕尼黑的Musica Viva音乐周。柏林超音波音乐节的成立正是基于柏林当地的两个广播电台——德意志广播电台文化频道(DLF-Kultur)和柏林勃兰登堡广播电台(BBR),因此这部作品在音乐节上演出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新音乐正是借助了电台的传播才有了今天的繁花似锦,作曲家的创意也是想向离我们远去的无线电波时代致敬。

《无线广播》中使用了经典的合成器YamahaDX-7的声音效果采样,所以作品具有历史的声音,而非古董文物。在电子音乐领域,几十年来技术飞快发展。由于老式的电子音乐技术被淘汰了,很多在历史进程中创作的作品难以重现昔日的风采。作为一名拥有传统美学的作曲家,艾诺·波普却有着反传统的叛逆精神,在这部作品中,他大量地研究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流行音乐,将其中的音色植入自己强大的内心听觉,再以原子般的力量爆发出来,从而为这部作品的立意构思带来了无限创意。演奏九架电子合成器的是Ensemble Mosaik的乐手们,清一色的橘黄色上衣在舞台上呈扇面狀,如同被复制的九个克隆人。

遵循以往每届音乐节的惯例,今年的柏林超音波音乐节也有一名驻节作曲家。比特·福雷尔的音乐总是充满精致和新奇的音色组合以及无限的能量与活力。音乐节上,他的一系列室内乐作品通过不同音乐家的演释,又为柏林的新音乐舞台带来了清新的气息。同时,柏林也回报给这位作曲家无限的认同:2019年1月中旬,福雷尔的第四部歌剧《紫色的雪》(Violetter Schnee)刚刚在柏林国立歌剧院首演。这部对人类未来充满质疑的歌剧将曲终时的画面定格在了在茫茫雪原上漫无目的地游荡的人群,似乎预示着作曲家对人类前景充满疑虑。也许世界末日时,天空中真的会飘落紫色的雪花,在柏林的大街小巷……

猜你喜欢
首演四重奏音乐节
室内乐小品两首
音乐节
闽剧现代戏《生命》首演
2016年度优秀剧目推荐名单
走西口弦乐四重奏
“青春版”越剧《春草》首演
室内乐组曲《绢道》第二组萨克斯四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