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

2019-05-10 06:09焦保武
新课程·上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

焦保武

摘 要:近年来,国家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德育,在这一背景下首先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然后从挖掘语文教材的人文性、写作与德育相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策略,希望能为我国语文教师带来一定的启示,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语文课文

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德育也是重要的教学任务,所以学校和教师都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尤其是语文教师,应该肩负其德育的责任,将德育的内容渗透融合在语文课堂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经验谈一谈关于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问题。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如今社会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所以我国中小学不仅要培养具有知识技能的学生,也要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但是目前很多学校都不注重德育工作,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缺少人文关怀,只是强行灌输德育理论,这样并不能够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而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具有人文性的学科,可以凭借其优越性达到教化育人的作用,非常适合渗透德育。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内容,不仅可以发挥语文的主体作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符合学科教育的理念。并且,通过语文学科的教育,还可以将德育落实在学习和实践之中,通过具体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所以语文教师应该意识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将德育内容融入授课环节中。

二、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策略

(一)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性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融合德育,最重要的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这要求教师言传身教,充分挖掘教材,在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内容。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很多人文性的内容,教师可以挖掘课文中人文性的内容,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1]。例如,在讲解《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文章中关于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的描写,以情动人营造悲哀的气氛,在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之后再讲述外国列强肆意破坏圆明园的丑恶行径,这样就可以打动学生内心,让学生在善与恶、丑与美的对比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学会明辨是非。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文章,教师都可以充分发掘人文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从而进行德育。

(二)利用课文背景激发学生情感

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一门学科之一,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教师要通过语文课文中的语言来渗透德育,利用文字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在学习《詹天佑》这篇课文时,教师除了讲解“人”字形线路以外,还可以为学生介绍文章写作的背景,讲解当时自然环境的艰苦,并抓住课文中关于设计背景的语言,充分把握詹天佑设计桥梁的心路历程,从而构建起学生理解的桥梁,让学生体会到建筑铁路的艰辛。而教师就可以通过树立詹天佑这一人物的伟大形象,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协作精神。

(三)利用课文关键词渗透德育

在语文课堂之中,教师和学生需要对文中的某些语言和用词进行赏析,而这时教师就可以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通过深度剖析为学生渗透德育。以《白杨》为例,教师在进行这一课讲解时,就可以抓住“高大挺秀、守卫”这类词汇,让学生分析为什么白杨树有这样的特征,而父亲又为什么如此赞美白杨。教师可以在学生的分析中渗透白杨树坚强不屈、不畏恶劣环境的特点,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以表演的方式展现父亲的话语,并合理表达父亲在讲述白杨树时的心理活动,这样学生就会在思考和表现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懂得父亲的苦心。

(四)写作与德育融合

写作是学生的感情流露,学生通过自己认知与情感可以写出动人的文章,而教师就可以利用写作的形式进行德育,首先教师要以作文为桥梁,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小事入手进行写作[2]。例如,可以将《好想对你说》作为题目,让学生选择同学、父母、教師等人物,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教师可以引导发现同学身上的闪光点,体会父母对儿女的辛劳付出,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通过写作提高思想道德品质。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动物和大自然的命题进行写作,从而培养学生环境保护和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这都是将语文写作教学与德育融合的方式。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将语文课堂作为渗透德育的阵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运用多种手段渗透德育,可以挖掘教材中优秀的课文,在教学中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欧小慧.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中的有效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1):135.

[2]程春兰.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现状与尝试[J].科技视界,2018(20):230-231.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社区盛开德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