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口服营养补充剂在结直肠癌患者快速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2019-05-11 08:50黎蓉邓芳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9年2期
关键词:结肠癌根治术口服

黎蓉,邓芳

1 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手术室 重庆 409099

2 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重庆 409099

腹腔镜根治术是治疗结肠癌的重要术式之一[1],近年研究结果[2-3]提示腹腔镜根治术联合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干预治疗在结肠癌患者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能在不影响根治效果的基础上,减少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应激创伤,从而促进患者恢复及改善预后。结肠癌属于消耗性疾病,部分患者术前已存在营养不良[4],且术后通常需要短期限制饮食,腹腔镜根治术联合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治疗措施”干预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应激创伤,但患者术后仍可能处于严重营养不良状态,这会导致其免疫功能下降,感染风险升高[5]。而术前积极开展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结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的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从而减少术后感染风险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6]。本研究拟探讨术前口服营养补充剂在结肠癌患者快速康复治疗中对免疫功能、营养状态及炎症因子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58例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至研究结束时,两组均无患者被剔除。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患者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续表1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参考《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中的标准[7],术前经肠镜检查及病理检查诊断为结肠癌,具备择期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指征;(2)根据术前MRI及CT扫描结果,TNM临床分期为Ⅱ~Ⅲ期;(3)年龄18~75岁;(4)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12,NRS2012)量表[8]得分≥3分;(5)纳入研究前2 w内未应用清蛋白、免疫增强药物或激素替代治疗。排除标准:(1)远处转移及复发患者;(2)严重的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3)拟接受造口手术者;(4)糖尿病、术前感染性疾病者。剔除标准:(1)未按期接受手术及未按要求进行营养支持者;(2)术中转行开腹手术者;(3)患者或家属自行要求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择期开展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围术期予以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9]的干预,主要干预内容包括:不进行术前肠道准备,包括调节饮食、服用泻剂等,术前10 h口服10%葡萄糖溶液1000 mL,术前2 h口服10%葡萄糖溶液500 mL,术前不放置鼻胃管,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24~48 h拔除导尿管,鼓励早期饮水及进食等。对照组术前第10 d起至术前第1 d常规饮食,不做特殊干预;观察组术前第10 d起至术前第1 d在常规饮食的基础上口服肠内营养剂瑞素(华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588),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参考说明书。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口服肠内营养制剂干预前(入院时)、术后3 d,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10 mL,检测如下指标:(1)免疫功能指标。采用免疫混悬计检法检测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Cytomics FC500型,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计算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2)炎症指标。采用免疫混悬计检法检测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水平。(3)营养指标。采用溴甲酚绿法检测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水平,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检测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首次肛门排气、首次经口进食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ˉ±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校正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水平对比

入院时,两组IgA、IgM、IgG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观察组IgA、IgM、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水平对比(U/mL,xˉ±s)

2.2 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入院时,两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观察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xˉ±s)

2.3 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变化

入院时,两组患者PA、ALB、HB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观察组PA、ALB、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变化(xˉ±s)

2.4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变化

入院时,两组CRP、IL-6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观察组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变化(xˉ±s)

2.5 两组术后恢复效果对比

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6。

表6 两组术后恢复效果对比(h,xˉ±s)

2.6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结肠癌患者术前普遍存在营养不良[10-12],手术创伤会导致应激反应,加快机体营养物质分解代谢,增加术后营养不良发生风险[13]。术后营养不良可进一步可加重病情,增加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风险,影响患者预后及临床结局[14]。目前研究[15]认为,术后营养不良与术后机体营养物质分解代谢程度密切相关,而患者术后机体营养物质分解代谢的程度与术前营养状态及应激反应的程度有关。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手术创伤造成的应激反应[16],并在此基础上改善患者术前营养状态,则可能更好地减少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的发生,本研究拟通过对比方案探讨术前口服营养补充剂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下结肠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术后免疫功能、营养状态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术后3 d时IgA、IgM、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前三者是天然体液免疫抗体,后三者是细胞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提示术前口服营养补充剂有助于改善患者后免疫功能紊乱状态,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加快术后康复进程,但本研究未能观察到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可能与纳入样本量较少有关。另外,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术后PA、ALB、HB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术前补充营养能够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与既往研究结论[17]相符。机体营养状态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人体有超过80%的免疫细胞集中于胃肠道黏膜中,而术前口服营养补充剂能够直接为胃肠道黏膜提供充足营养物质,为免疫功能的恢复提供基础[18]。CRP、IL-6等炎症因子反映机体应激状态,本研究观察组术后3 d时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术前口服营养补充剂能够减轻术后应激反应与胡德升等[19]研究报道一致。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效果更快,表现为首次肛门排气及经口进食时间更短,可能是因为有效的肠内营养能够促进胃肠道分泌更多激素,促进肠黏膜细胞生长,促使患者术后早期排气,还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活动耐力,从而加速患者康复,与陈珊珊等[20]报道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腹腔镜根治术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技术的结肠癌患者而言,术前口服肠内营养补充剂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营养状态,从而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并促进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

猜你喜欢
结肠癌根治术口服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
匹多莫得口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