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zrin及L1CAM蛋白表达水平与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

2019-05-11 08:50赵金黄涛赵磊张伟杜彦斌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9年2期
关键词:病理学癌细胞结肠癌

赵金,黄涛,赵磊,张伟,杜彦斌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北京 102600

伊朗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报道显示,结肠癌的发病率约为438/10 000人[1],而在具有相关高危因素的群体中,结肠癌的发病率可能更高[2]。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结肠癌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近年来,肿瘤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临床重视,其中肿瘤相关蛋白表达量的改变在结肠癌的病情进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3-4],因而检测肿瘤相关蛋白的表达对结肠癌诊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Ezrin蛋白的表达上调会通过提高癌细胞内肌动蛋白的激活程度,提高癌细胞的浸润和粘附能力,进一步加剧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换,进而促进恶性肿瘤细胞分裂增殖,加快肿瘤进展[5];细胞黏附分子L1(L1CAM)是粘附分子家族成员,其能够通过促进癌细胞的粘附,促进癌细胞通过血管及淋巴管进行转移,进而参与恶性肿瘤的进展过程[6]。已有研究表明Ezrin、L1CAM蛋白异常表达与胃癌、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7-8],其异常表达会加速癌症的进展。然而目前临床上关于Ezrin、L1CAM蛋白的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研究相对比较少[9]。因此,为进一步探讨Ezrin、L1CAM蛋白表达与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为临床对结肠癌患者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手术切除获取的80例结肠癌组织标本作为观察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zrin、L1CAM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本院手术切术获取的80例结肠癌组织标本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另外40例癌旁正常结肠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续表1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经肠镜组织活检及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结肠癌[10];(2)手术前患者无放化疗病史;(3)患者的病史资料、病理学资料收集完整。排除标准:(1)转移性结肠癌;(2)伴有血液系统疾病;(3)伴有感染性疾病;(4)伴有免疫系统疾病。

1.3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

观察组取肿瘤病理组织标本(1.0 cm×1.0 cm),对照组取癌旁组织标本(1.0 cm×1.0 cm)。两组标本均进行石蜡包埋,连续性切片厚度为3μm的组织,60℃烤片60 min,常规脱水后,采用EDTA抗原修复液进行抗原修复,加入10μL蒸馏水,加入10%过氧化氢溶液5μL,室温下孵育30 min,磷酸盐缓冲液(PBS)洗涤3次,每次3 min,加入Ezrin、L1CAM蛋白的单克隆抗体(1:1 000,购自罗氏公司),37℃孵育60 min,PBS洗涤3次,每次3 min,加入HRP标记的Ezrin、L1CAM蛋白二抗(1:2 000,购自罗氏公司),37℃孵育20 min,PBS洗涤3次,每次3 min,加入DAB后,PBS冲洗和复染,脱水后在显微镜下(×400倍视野)进行观察。

1.4 观察指标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判定:Ezrin蛋白的阳性着色表达于细胞质、细胞膜,L1CAM蛋白的阳性着色表达于细胞质,阳性染色为黄色或者更深。依据染色深浅分为:无色为0分、淡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褐色或者黑色为3分。于显微镜400倍视野下随机选取5个有代表性的不同区域,依据阳性细胞占视野中总细胞数的比例进行评分:占比范围≤10%为1分、占比范围11%~50%为2分、占比范围51%~75%为3分、占比范围>75%为4分,取5个视野平均值为最后得分。染色深浅评分与阳性细胞占比评分之乘积总分<3为阴性、≥3为阳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ˉ±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标本中的Ezrin蛋白、L1CAM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

观察组标本中Ezrin蛋白、L1CAM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25%、68.75%,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5.00%、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图1、图2分别为Ezrin蛋白、L1CAM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表2 两组标本中的Ezrin蛋白、L1CAM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n(%)]

图1 Ezrin蛋白免疫组化结果(×400)

图2 LICAM蛋白免疫组化结果(×400)

2.2 结肠癌组织中Ezr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与不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在Dukes分期为C~D期、发生浆膜侵犯、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Ezrin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Dukes分期为A~B期、不发生浆膜侵犯、不发生淋巴结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不同病理学特征的结肠癌组织中Ezrin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n(%)]

2.3 结肠癌组织中L1CAM蛋白阳性表达率与不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在Dukes分期为C~D期、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L1CAM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Dukes分期为A~B期、不发生淋巴结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不同病理学特征的结肠癌组织中L1CAM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n(%)]

3 讨论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相关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结肠癌早期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复发率[11],提示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结肠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仍探寻评估结肠癌病情较敏感的肿瘤学指标,虽然有研究者认为,糖链蛋白(CA125)或者癌胚抗原(CEA)在结肠癌的诊断及治疗预后方面有一定的预测作用[12],但有研究结果显示,采用CA125或者CEA评估结肠癌病情的灵敏度均不超过30%,其假阳性率较高、一致性率较差[13]。本次研究通过分析结肠癌病理组织中及癌旁组织中Ezrin、L1CAM的蛋白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结肠癌组织中Ezrin、L1CAM蛋白阳性表达率与不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以探讨Ezrin蛋白、L1CAM蛋白与结肠癌病情进展关系,从而为临床上对结肠癌患者的诊疗及病情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Ezrin蛋白能够通过促进癌细胞骨架成分的重塑,提高癌细胞的迁移和浸润能力[14]。Ezrin蛋白结构上含有的脯氨酸和丝氨酸结构,能够通过结合正常组织细胞膜上的糖蛋白配体,进而加剧肿瘤信号通路的激活。L1CAM是粘附分子家族成员,其能够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转录调控,增加癌细胞基因的扩增,进而促进癌细胞的异常增殖[15,16]。

本次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zrin、L1CAM在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发现在结肠癌组织中Ezrin、L1CAM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与李艳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7],提示Ezrin、L1CAM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考虑如下[18-19]:(1)Ezrin蛋白的表达上调,能够提高结肠腺体上皮细胞的变形能力,促进腺体细胞突破肠道上皮基底膜组织;(2)L1CAM蛋白的表达上调,能够加剧肠道腺体上皮细胞核DNA的异常裂变能力,导致腺体上皮细胞周期G1/S比例的上升。刘艳等[20]研究者发现,在结肠癌患者病理组织中Ez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水平可以平均上升36%以上,在具有明显的肿瘤恶病质或者远处转移的患者中,Ez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水平可进一步的上升。进一步分析Ezrin、L1CAM蛋白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中,发现在Dukes分期较晚、发生淋巴结转移、发生浆膜浸润的患者中,Ez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水平均上升,提示Ezrin蛋白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有关。Ezrin蛋白表达上调,可激活肿瘤细胞内信号通路的传导、加快肿瘤细胞侵袭转移。在Dukes分期较晚、发生了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L1CAM的表达也上调,提示L1CAM的高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临床检测Ezrin、L1CAM的表达情况有助于评估结肠癌肿瘤生物学行为,为评估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但本次研究并未发现Ezrin、L1CAM的高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关系,提示Ezrin和L1CAM的高表达可能不影响肿瘤细胞的分化成熟过程,但这有待今后大样本量研究验证。

综上所述,Ezrin及L1CAM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均上调,且在不同病理特征的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不同,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猜你喜欢
病理学癌细胞结肠癌
癌细胞最怕LOVE
假如吃下癌细胞
美丽疗法打败癌细胞
癌细胞最怕Love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