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展望:全民健身研究热点与发展脉络分析

2019-05-13 09:39王彦斌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图谱全民数量

张 轩 王彦斌

(1.运城学院体育系,山西 运城 044000; 2.山西省实验中学,山西 太原 030002)

1 前言

全民健身是群众体育发展的本质,是一种“治病于未然”的非医疗手段,有助于小康社会与健康中国全方位的建成,同时也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1]。新中国成立之后,大众体育蓬勃开展,群众体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以青少年和儿童体育工作为重点,倡导全民参与体育运动,将体育作为提高全体民众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以“全民健身”为主题词检索发现最早的相关文献出现于1994年(7篇)。自2005年以后,关于全民健身的论文发表数量平均持续维持在100篇左右(如图1),这表明相关学者对这一领域的长久关注。2016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对下一阶段的体育工作进行重新部署。

理清全民健身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热点、脉络演进及前沿动态,一方面可以对我国全民健身研究整体情况进行总体把握,另一方面可以查缺补漏,弥补国内相关研究的缺失。这对于国内学者对全民健身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重要推动作用。面对数以千计的文献,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对其进行分析探索,才能更好地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本研究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全民健身”为主题的核心期刊论文进行分析,借助可视化研究工具(CitespaceⅤ)对全民健身领域中研究前沿动态、论文核心作者以及科研机构进行量化分析[2]。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文献检索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在CNKI高级检索功能中选择期刊,期刊来源选择“核心期刊”,以主题词“全民健身”进行检索,时间截止到2018年7月31日,共检索到2110篇文献。为提高研究数据样本的代表性,需要通过对文献进行筛选,删除与全民健身研究主题不相关的内容,共获得1744篇文献。

2.2 研究方法

研究采取文献计量学的可视化分析方法,即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的方法[3]。通过绘制科学知识图谱来展示我国全民健身研究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情况,借助美国德雷塞尔大学( Drexel University)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华裔教授陈超美博士与大连理工大学 WISE 实验室联合开发的CitespaceV( 版本号为5.1 R8 SE (64-bit))科学文献分析工具[4]。将下载的1744篇文献数据通过CitespaceV数据转换功能进行转化,变成CitespaceV可识别的数据文献。将数据文献导入CitespaceV软件中,时间跨度选择1994年到2018年,Time Slice(时区分割) 划分为每2年1个阶段切片,主题词来源于Title(标题) 、Abstract(摘要) 、Author(作者)、Key Words (关键词) ,分别对机构(Institution)、Author(作者)和Key Words (关键词)进行分析,选择不同的图谱呈现形式绘制全民健身领域的知识图谱,并对图谱进行解读。同时,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软件对CitespaceV软件分析的数据进行保存。

3 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文献的时间变化分布情况

全民健身领域发表论文的数量与时间变化关系,能够揭示出该领域的研究历史、发展速度,并预测其发展趋势[5]。我国全民健身领域中论文发表总量如图1所示,根据论文数量的发表多少,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步发展阶段(1994年-2004年),11年中论文发表数量675篇,占到论文发表总量的38.7%,这一时期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刚刚起步;第二阶段为稳定发展阶段(时间为2006年-2011年),论文发表数量为648篇,占到总体论文数量的37.2%,我国全民健身事业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第三阶段为持续增长阶段(2012-今),时间截止到2018年7月31日,论文发表数量为421篇,占论文总体发表数量的24.1%,这一时期论文总体的发表数量虽有下降,但是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到2016年论文发表数量为131篇,达到发文数量的顶峰。

图1 全民健身研究领域研究成果数量时间分布

3.2 核心作者的知识图谱分析

科研作者是推动全民健身研究持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作者的科研成果发表数量代表其科学知识生产的能力,是反映作者的劳动效率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作者的成就与其在重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高度相关,其高质量论文数量与科技成果成正比[6]。

通过运行Citespace软件,将Node Types选为 Author(作者)对文献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到我国全民健身研究领域重要作者的知识图谱(如图2)。共有192个节点(N=192),121条连线(E=121),密度为0.0066(Density=0.0066)。Modularity 是网络模块化的评价指标,一个网络的 Modularity 值越大, 则表示网络得到聚类越好,通常Modularity的Q值取值范围在0至1之间,当Q取值大于0.3时,意味着得到的网络结构是显著的[7]。如图2所示,Modularity 的值为0.945,说明对于研究作者的聚类是合理的。图2中,作者节点的大小和作者的发表科研论文数量成正比关系,作者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作者之间存在合作关系,连线的粗细代表作者之间合作的密切程度。表1呈现的是全民健身研究领域中发表论文数量超过5篇以上的论文作者。通过图2和表1,可以看出李相如的科研论文发表数量最多,发表论文8篇,排在首位;其次是于善旭、孙淑惠、王健、田雨普和任保国五位作者,他们发表的关于全民健身研究的论文数量都为6篇。

图2 全民健身研究领域高产作者共现网络

顺序作者论文数量顺序作者论文数量1李相如 87王广虎 52于善旭 68史兵 53孙淑惠 69张红坚 54王健 610张伟 55田雨普 611刘红建 56任保国612陈德旭5

普莱斯定律中核心作者的计算公式为 M=0.749(Nmax)1/2,其中 M 是论文的数量,Nmax 是相应年限中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作者的论文数量,当发表的论文数量在M篇以上时,该作者被称为核心作者[8]。根据统计结果即可看出,在关于全民健身的科研论文成果中,Nmax的值等于8,将其带入公式中得到M约等于2。也就是说,在全民健身研究领域中,发文数量超过两篇以上的作者可以称之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通过统计,在全民健身研究领域中发文数量超过2篇的核心期刊论文作者有41人。莱斯定律同时规定:在某一研究领域,核心作者撰写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应该达到该研究领域中全部论文的50%。在全民健身研究领域中,这41名作者发表论文数量为171篇,占到论文总数量的9.8%,这与普莱斯定律中所规定的核心作者论文发表数量还有较大的差距。这说明全民健身研究领域中,核心作者发表论文的数量偏少,核心作者应该增加论文发表数量。对发表论文数量在5篇以上(含5篇)的作者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师范类高校作者有6人,体育院校作者有5人,这表明体育院校和师范类高校是我国全民健身研究的主要力量。

有研究认为,科学产出与科学家之间的合作频次高度相关,高产出率与合作的高水平呈正相关[9]。图2中显示,论文作者密度为0.0066(Density=0.0066),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作者的合作程度相对较低,形成了几个较大的研究团队。最大的研究合作网络以张红坚为核心,成员包括袁革、魏银彬、孟国荣、王永忠等人;第二大研究团队以刘江南为核心,成员包括吕树庭、韩凤月、韩会君、李志强等人;第三大研究合作团队以孙淑惠为核心,成员包括王广虎、霍红和杨桦;第四大研究团队由李鹏、张震南、韩佐生和张鸽组成;第五大研究团队由李相如、侯令忠和骆秉全组成;第六大研究团队由陈德旭、郭修金和单凤霞组成;第七大研究团队由周成林、肖毅和平杰组成;第八大研究团队由史兵、张西平和张琨组成。除了这些较大的研究团队在全民健身领域进行不同的研究之外,以邓星华、岳建军,彭国强、舒盛芳,陈青、李绍成为代表的小型研究团体,以及以于善旭、王健和田雨普为代表的个人研究力量也为全民健身研究领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图3 全民健身研究领域中作者时区可视化图谱

通过图3作者时区可视化图谱可以看出,全民健身研究领域中作者的活跃程度有较大不同,熊斗寅教授最早于1994年关注全民健身领域,于善旭教授从1998年集中开始发表科研成果,李相如教授从2008年集中发表全民健身的研究成果。这表明,作者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具有阶段性的特征,研究重点和研究兴趣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3.3 科研机构的知识图谱分析

科研机构的分析能够展示我国全民健身研究力量的分布以及研究机构的影响力,运行 Citespace V 软件,导入研究数据,网络节点选择机构(Institution),通过路径算法进行分析,即可得到全民健身领域科研机构的知识图谱(如图4)。同时,统计发文数量在6篇以上(包括6篇)的研究机构,对科研机构进行分析时,将二级单位合并为一级单位,如将“上海体育学院休闲与艺术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两个二级单位署名统一合并成为“上海体育学院”,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两个二级署名单位合并为“国家体育总局”等。

表2 全民健身研究中机构发表科研成果数量

通过表2和图4,可以看出在全民健身研究领域中上海体育学院发文数量最多,数量为39篇,排在第一位;国家体育总局发文数量为29篇,排名第二位;发表论文数量排名第三位的首都体育学院,数量为28篇。其中排名前21位的科研机构中,体育院校占到了9所,几乎包含国内重要的体育院校。体育类院校发表论文数量151篇(8.6%),师范类高校占到8所,发表论文数量为106篇(6.1%)。上述结果表明,上海体育学院在全民健身领域中的研究成果超过其他的科研机构,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体育类院校和师范类高校构成全民健身研究的重要力量。综合类高校为全民健身研究的贡献也不容忽视,如苏州大学体育学院、鲁东大学体育学院等。

图4 全民健身研究领域中科研机构共现网络

从图4中可以看出,共有159所科研机构(N=159)参与到全民健身的研究中,Modularity 的值为0.938,说明对科研机构的聚类是合理的。网络合作密度较低(Density=0.0036),说明全民健身领域科研机构的分布较为广泛,有27所研究机构(E=27)存在合作关系。最大的合作网络是以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和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为核心,成员有上海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西南大学体育学院构成的合作网络;其次是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温州大学体育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构成的合作网络群体;排在第三位的是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与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构成的合作网络。另外,由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和大连理工大学文法学院、鲁东大学体育学院和滨州学院体育系为代表的研究团体也为全民健身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5中,科研机构的突现值越高,表明该机构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频率越高, 该研究机构相对于其他研究机构成果表现更为突出[10]。图5中呈现的是全民健身研究领域中5所科研机构的突显情况,可以发现成都体育学院突现值最大,为6.9316。其次是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4.822),排在第三位的是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3.7294)。这代表不同的研究机构在不同时间段中在这一研究领域中处于引领位置。

图5 全民健身研究领域中科研机构的突显

3.4 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分析

关键词是文献内容的高度浓缩,反映其研究领域的关注焦点和研究者感兴趣的学术话题[11]。运行 Citespace V软件,网络节点选择 Keyword(关键词),通过对面板中的不同阈值进行调整,生成全民健身研究领域中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图6)。如图显示,共有288个节点(N=288),1164条连线(E=1164),密度为0.0282(Density=0.0282)。Modularity 的值为0.3873,说明得到的知识图谱是相对合理的。

表3 全民健身研究领域中排名前10位关键词

如表3所示,全民健身研究领域中高频关键词有“群众体育”、“全民健身计划”、“体育管理”、“社区体育”、“体育运动”和“竞技体育”等。通过结合高中心性关键词可以看出,群众体育的发展是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本质,群众体育是全民健身研究的重点研究对象,全民健身计划的出台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体育管理是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重要保障,良好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组织可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稳定发展;社区体育是全民健身研究的重要内容,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与城镇居民社区体育运动发展密切相关;全民健身的热潮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全民健身运动成为促进体育产业的重要推动力量;竞技体育是全民健身运动重要延伸,为群众参与全民健身运动起到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整个社会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潮。同时,全民健身也是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为竞技体育发展创造良好有利的环境。

图6 全民健身研究领域关键词的共现网络

通过图6展示的全民健身研究的共现网络中关键词的节点和关键词之间的连线,可以将全民健身研究的相关领域分为五个子知识群,全民健身作为主知识群,几乎统摄了所有的研究知识群。

3.5 研究热点的时区分析

Citespace V软件中“Timezone view”可视化功能能够进一步揭示不同年度中研究热点的演进情况,通过对关键词知识图谱中阈值进行适当调整,Layout界面中选择为“TimeZone”界面,可以获得全民健身领域中研究热点时区分析图谱(如图7)。 Citespace V软件中“Timezone view”将同样时间段中的节点集中于同一时区,时区按照时间的顺序从左往右进行排列。通过对时区效果的反复比较,可以将全民健身领域中研究热点的演进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具体过程如下:

1994年至2000年为全民健身研究的起始阶段,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对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计划的研究。全民健身作为涉及到全民参与的一项体育事业,从理论视角分析全民健身计划的价值作用和实践思路,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现状。2001年到2009年为全民健身研究的深入阶段,围绕着农村体育、社区体育基层体育开展,涉及到公共体育服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广度不断拓展。2011年至今,全民健身服务于国家政策导向,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中国逐步实施,体现了学术研究紧随政策导向。

图7 全民健身领域中研究热点时区分析图谱

4 结语

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是前无古人的实践,自1995年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以来,我国全民健身研究发表科研论文数量上呈现增长趋势,规模逐渐扩大,并在2016年达到发文数量的最高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科研论文的数量将继续增加;科研论文高产机构主要来自体育学院和师范类高校,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建议科研机构建立学术平台,实现研究资源共享,促进全民健身研究成果惠及基层民众;高产作者呈现出“百花齐放”形势,形成了几个大型的研究作者合作网络;研究主题热点与国家宏观政策导向联系密切,体现了科学研究服务于国家宏观导向的趋势;研究主题逐渐深入,研究广度逐渐拓展,焦点主要集中于群众体育、体育管理、社区体育和体育产业等领域,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等,仍旧是困扰体育事业发展的瓶颈所在,全民健身面临困境需要科研工作者继续研究,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现实实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奠定健康保障。

猜你喜欢
图谱全民数量
基于图对比注意力网络的知识图谱补全
“植物界大熊猫”完整基因组图谱首次发布
全民·爱·阅读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图表
角:开启位置与数量关系的探索
头发的数量
向量数量积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中国知名官方智库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