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9-05-13 02:25张兆盛
关键词:历史情感课堂教学

张兆盛

【摘  要】

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多注重实际情况,并结合文化背景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传递知识,指导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解决与分析问题的策略,在此期间教师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采用合理的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也要有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们能够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学习和研究,并能够通过教师富含情感的言语进行情感交流和快乐成长。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也应该培养自身素质,并能够用正确的方式呈现知识,积极关注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健康,并能够对于学生的自尊和心理充分重视,同时也要不断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参与课堂,然后展示历史知识,并不断地使学生参与进来,能够很好的进行培养情感和教学的目标,同时也能够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情感教育

1.历史课堂情感教育定义

所谓历史课堂情感教育就是指学生们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会产生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另外也会产生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基于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势,初中历史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堂体验和情感发展因素,并将情感教学不断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另外,历史课堂情感教学也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投入自己的情感,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日积月累的知识应用于课堂中,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学到更多知识、收获情感体验,并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对于历史课堂学习的兴趣。历史是一门能够引起学生精神世界和内心情感共鸣的学科,其中蕴含的厚重的历史文化、历史发展轨迹、历史教训等,都能够不断地促进学生们个人人文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帮助他们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靠拢,同时,历史学科的有效学习也能够提升学生对于国家民族的使命感和爱国热情,促进他们践行民族精神和提升民族自豪感。另外,历史教师也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们不断关注时事形势、全球性问题和国际问题等,带领中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以史为鉴,从前人的经历和付出中得到启示和警示,担起新时代形势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激发内心的爱国、报国热情,同时将自己的这些情感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与历史课堂、教材、他人产生共鸣,不断完善自身人格、推动个人素质的发展。

2.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原则

2.1考虑实际情况

由于初中学生在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方面有所不同,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心理、学习基础和认知情况而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培养计划,并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基于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联合实际情况来认知历史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经历,让学生们不断了解中国历史文化进程并对中国历史的思想发展脉络有较全面的认识,同时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发展和完善个人的唯物历史观。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不断了解古代文化的进展和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并在历史中学习过程中有效渗透了人文精神和爱国情感的培育,对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例如,在近代历史的教学过程中,简单、直白的文字并不能使学生们充分体会战争年代的艰辛和不易,也不能切身感受历史教材中那一次次战争中蕴含的深意,此时历史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体手段来进行情感培养,通过播放视频、图片、文献资料等,为学生还原真实的场面,使学生随着视觉和听觉的深入,了解教材中的历史发展阶段,并产生情感共鸣,最终达到宣传爱国精神和培养人文精神的目的。初中学生们通过对现代历史的学习,再加上历史教师的指导,可以深入了解抗日战争及中国共产党在抵挡外敌侵略时付出的艰辛,感受中华民族在崛起道路上付出的血泪和汗水,感怀先辈们忘我的付出和牺牲,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并学会珍惜生活、珍惜当下。

2.2合理表达情感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起着巨大的示范作用。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保持平和心态,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历史知识和文化,避免掺杂过多的个人主观情绪,合理地表达自己对文本知识的看法,从而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历史教师要为人师表,做一个爱祖国、爱社会、爱人民、爱社会主義的高尚人士,才能够不断引导学生的正向学习情感并认真学习历史,进而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发挥学生自身的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并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促进个性化发展。在教学中,历史教师要和学生之间互相尊重,并不断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为目标,围绕历史核心素养来开展教学活动,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在学生的成长经历中,积极的情感教育会让他们形成自己的认知、自己的观点以及自己的感悟,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成长为人格健全、心理素质良好的人,逐渐成为他们心中内在的道德力量和精神支柱。

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3.1转换教学方法用多媒体

相比于传统教学,新时期的教学老师应该不断地从生活实际出发,以课本为依据,紧扣学生们的生活学习要求,构造有趣、开放、互动的学习模式,进而能够确保教学相长,并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参与历史教学活动时,不能过分强调自己的引导作用而造成学生们的学习状态是被动的,不能够很好的注重学习体验和学习质量,所以对于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要改善这一现状,历史教师要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们播放如视频、音乐、朗诵、图片等,引导学生保持学习的活力,激发其自身创造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运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指导学生来学习历史知识,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有助于学生不断记忆和理解,产生更多的体会和感悟,最终不断的突破历史传统教学的模式,综合发展学生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运用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影片,将那些抽象的历史知识和无趣的历史背景转化为直观、生动、具体的画面,更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提升他们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打造积极向上的历史课堂。

3.2课堂教学教学相长,共同培养情感

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十分重要,这不光体现在教师的行为、思想、学识、素质、能力以及他们教学的方式,也体现在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上。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的初中教学老师应该不断从实际出发,以课本为切入点,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并重视历史知识拓展的作用,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课堂学习模式,并听取学生的心声,适时调整教学方案,与学生一同学习、一同进步,建立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从而促进教学相长,不断提高孩子们对初中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和活跃性,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在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们更愿意主动学习历史知识,自觉记忆和掌握文本中重要的知识点,有效的互动也会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使得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3.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老师课堂教学的领导下,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其他学生的讨论,从而进行多样化分析,不断的了解历史知识,对于同一个历史问题有自身的看法和认识。在合作学习中,对于那些晦涩难懂的历史内容,学生们可以在小组内进行学习,事先规划好学习目标,并为每个人分配相应的学习任务,接着分头收集相关资料和图片。在以合作学习模式为主导的历史课堂上,教师要关注情感教育,在合作中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的意识,让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提升他们的参与感与自身素质,有效地发挥发散思维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更有助于初中历史的教学。比如,学生们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搜集,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抗日战争中受伤人数的真实情况、体会革命先辈们挥头颅洒热血的豪情壮志,直观的了解革命烈士不畏艰辛、顽强拼搏、最后取得长征胜利的过程。学生们在小组收集到的这些真實的数据和历史场景,会有效引导学生产生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4注重课堂教学语言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用诚恳、真实、客观的语言来不断带领学生一同学习,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让学生们对历史知识产生深刻印象。作为华夏子孙对祖国的光辉灿烂成就,教师应该慷慨激昂的进行解读,渲染豪迈、奋发的情感;对于我国落后挨打的惨痛局面,教师应该赋予痛心、低沉的语调,使学生体会弱国的无奈与妥协、悲哀与无助,从而鼓励学生不断学习、振兴中华,努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唤起学生心中的爱国意识,并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以及尊重先烈,崇敬先烈的情感和品质。作为老师,要尊重历史事实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应该以自己的个人情感误导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不能带有个人情感的去解读历史的人物和事迹,应从客观出发,进行不断引导和教育。

3.5建立友好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互动

创建一个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对于教学成效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在历史课堂上,只有师生共同处于平等地位,学生才更乐于配合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并在老师的适度引导下,不断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才能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进行高效的学习,并在此过程中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应用中。另外,加强老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影响作用,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积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充分备好课堂内容,更有助于提高初中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更多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最终达到能够充实历史课堂和完成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的上升。

【结  语】

总之,初中历史教师必须要联系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注重学生的课堂体会,尊重学生,在历史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客观、真实、真挚地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和尊重历史,进而加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感、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不断提升其自身素养和道德品质,更好地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吕恩佰.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

【2】安可忠.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之我见【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1)

【3】王玉东.情感教育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3(87)

【4】王正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大观周刊,2013(6)

猜你喜欢
历史情感课堂教学
情感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台上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