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研究

2019-05-13 10:25王海新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大数据创新

王海新

摘 要:进入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无疑是值得我们利用的有效工具。但由于工作理念、技术水平、数据管理、人员配备等多方面原因,目前大数据技术与校园文化建设还没有得到良好的融合,仍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创新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校园文化建设;创新

一、大数据的特点

大数据(Big Data)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美国宇航局研究员迈克尔·考克斯和大卫·埃尔斯沃斯首次使用。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从早期的基础数据挖掘阶段,到非结构化数据探索阶段,再到现在逐渐成熟,大数据已经被人们普遍认知并广泛应用。根据IBM公司提出的“5V”概念,大数据具有以下5个特点:

(一)海量(Volume大量)。根据“We Are Social”和“Hootsuite”披露的最新数据,截至2018年1月,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已经突破了 40 亿大关。所以,这里用“海量”替代“大量”来形容数据的庞大没有丝毫的夸张,如此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其产生的数据总量是无法用准确数字来计算的。

(二)高速(Velocity)。大数据由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组成,因此对数据处理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云计算技术应运而生。大数据与云计算之间的关系,相当于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两者相辅相成。

(三)多样(Variety)。大数据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越来越成为数据的主要部分。非结构化数据来源于对互联网用户日常使用中各方面因素的搜集,比如个人喜好、关注点、访问频率、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可以说几乎涵盖了用户网络时留下的所有痕迹。

(四)低价值密度(Value)。大数据的量很庞大,种类也极其繁多,有价值的数据和垃圾数据混杂在一起,因此数据的价值比较分散,不易收集。但是只要运用合理、精确的分析方法,带来的价值回报是很高的,而且分析成本极低。

(五)真实性(Veracity)。IBM提出大数据具有真实性特点的理由是,认为互联网上留下的都是人类行为的真实电子踪迹。如果单纯从电子踪迹的记录来看,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但是人们在实际运用中很快就发现,虽然这些电子踪迹是真实的,但是其记录的人类行为并不十分可靠。所以,目前学界对大数据的特点总结为“4V”,去掉了对真实性的定义。

二、大数据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利用价值

(一)海量数据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源。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得知,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总数达到7.51亿,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2.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9.7%,而在广大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仍然最高,为24.8%。由此可见,青年大学生是我国网民群体的“主力军”。由于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网络活跃度也是极高的。他们通过使用微信、QQ、微博、头条、快手等社交软件,发布大量的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信息,连绵不断的为“数据海洋”注入新的活力。这些信息中也包含着体现大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动态的内容,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数据。

(二)高速快捷的数据产生可以增强校园文化的时效性。进入信息时代,人类对数据传播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3G、4G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马上到来的5G时代,每一次更新换代都是几何级的增长速度。网速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更好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上网产生的大数据更多、更快了。大数据传输速率的提高,一方面带给我们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我们获取信息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时效性。

(三)数据种类的多样性可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多角度的参考。如前文所述,大数据的种类繁多,包含范围极广,这一特性是由数据来源的多途径决定的。如银行系统、通信系统存在的官方数据,网民日常网购、叫外卖、专车等活动留下的交易记录,以及用户使用微信、Facebook等社交软件的多种媒体,甚至包括搜索引擎的搜索记录。学生在网络中进行各种活动的同时,会留下大量的使用痕迹,这些看似不起眼,细小且琐碎的数据,往往能提供大量的有价值信息。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精神风貌,思想动态,行为取向等,比传统的研究方式更全面、更真实、更有效。

(四)搜集并合理運用有价值数据,可以提高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大数据就像是显微镜,教师可以利用它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如何在庞大的数据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这就对数据分析手段以及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怎样,分析数据要远比采集数据容易得多,投入的成本也低得多,只要分析手段科学合理,从大数据中获取的有价值信息量是十分可观的。运用好这些信息,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可以大大提高校园文化的影响力。

三、大数据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大数据对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不容忽视。意识形态属哲学范畴,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它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由于大数据可以产生“信息藩篱”效应,会根据用户的个人选择和喜好,自动把信息分类推送,导致用户被大量的同类型数据封闭起来。如果学生经常获取到的都是负能量信息,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极容易导致思想的堕落。

(二)互联网技术促使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发生变革。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一方面活动形式过于老套,内容单一,另一方面活动缺乏互动性。由于互联网具有很强的交互特性,学生更热衷于表现自己,突显个性,对被动性的活动形式比较排斥。这就要求校园文化的模式要发生根本性变革,要大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创造展现自我、证明自我的机会。

(三)大数据的庞大容量与种类的繁杂增加了处理信息的难度。大学生接触网络的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着数据,通过搜索引擎记录,可以了解大学生近期的兴趣趋向;微博等“自媒体”应用发布的视频、图片、文字等信息,可以表现大学生的即时想法与思想动态;新闻评论、论坛发帖、社交留言等,可以反映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购物、用餐等消费记录可以反映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和消费习惯;一卡通记录可以反映大学生进出校园、宿舍、图书馆等场所情况。有相当一些数据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容易对教师产生误导。这些特性极大增加了教师对数据进行储存、整理、甄别和分析的难度。

(四)数据泄露风险严重威胁着个人隐私的保护。在信息时代,随着帐号实名制的施行,以及网络支付等技术的兴起,网民的个人隐私不可避免的要融入大数据中,这就对数据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大学生最贴近的就是网络诈骗,比如冒充熟人诈骗、虚假中奖信息、网络游戏交易诈骗等等。实际上数据泄露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不法分子利用。作为高校,如何利用好大数据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同时又很好的保证大学生个人隐私安全,这将是一个重大挑战。

四、大数据技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一)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数据平台。鉴于前文所述,大数据技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因此应着手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数据平台”(以下简称“数据平台”)。通过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呈现,运用特定的逻辑运算方式,在海量且碎片化的数据中获取有价值信息,掌握学生思想动向,了解学生人文诉求,进而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更加有效的引导学生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二)建立一支适应大数据时代的专业师资队伍。数据平台仅仅提供技术性的支持,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发起者、策划者、实施者依然是教师。能否有效的利用数据平台,开展好校园文化活动,对师资队伍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政治素养,还要具备熟练的大数据处理技术和应用能力。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能够同时兼备两种能力的人才凤毛麟角。所以,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数据处理能力培训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聘请计算机技术人才作为补充。

(三)建立完善的数据平台管理机制。要保障数据平台的平稳运行,还要建立完善的平台管理机制。首先,要有专业的团队提供技术支持,一方面保障数据采集手段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保障数据安全性,防止个人隐私泄露;其次,要聘请专职的网络舆情分析师,针对数据平台反映出来的舆情进行监控,及時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最后,要对数据平台使用情况以及校园文化新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估,根据新模式产生的效果来评价平台提供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不断的调整和完善平台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叶继武,张凤寒,李玉纯.大数据视域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24(47):118-119.

[2] 侯波.基于数据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5):23-25.

[3] 周洁如.探究大数据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J].科教文汇,2018,12(1):148-149.

基金项目: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校科字[2018]016号。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建设大数据创新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