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自我同一性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关系的实证研究

2019-05-13 10:25吕晓婷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1期
关键词:实证研究职业生涯规划

摘 要:职业生涯是否合理规划,尤其是职业生涯成熟度直接影响个人生涯发展的程度与选择的可能,职业生涯规划亦是中职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指向。自我同一性即个体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去去”问题的回答与肯认,是个体内在一致与连续的感受与把握。自我同一性与职业生涯规划存在何种关联。文章通过在广州市中职院校中面向中职生800人发放问卷,回收712份,并用SPSS10.0软件对回收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后,得出职业生涯成熟度与性别、年级、父母期望、父母吻合度、兼职经验等因素有关,自我同一性形成度对生涯成熟影响最为显著,自我同一性形成度愈高,愈利于职业生涯清晰规划、反之而相反。由此在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中,自我同一性形成是重要的观测点,亦是教育中努力的方面。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职业生涯规划;实证研究

职业生涯规划是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而后传入中国的概念,职业生涯规划是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中的重要内容,职业生涯是否合理规划,尤其是职业生涯成熟度直接影响个人生涯发展的程度与选择的可能,换言之,职业生涯规划越成熟,越可能以好的状态与积极的准备作出明智的职业选择。自我同一性即个体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去去”问题的回答与肯认,是个体内在一致与连续的感受与把握。同一性概念从哲学意义上,属于认同问题,它的认知直接影响职业生涯规划。个体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做出何种职业规划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其自我同一性认知。由此,本文以自我同一性与职业生涯规划为测量要素,开展中职生自我同一性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期澄明自我同一性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关系。

一、研究工具

自我同一性形成度测定:自我同一性形成度主要采用日本加藤厚编制的量表进行测定,该量表包括12项目,采用同一性形成、形成-接纳中间、权威接纳、积极延缓、扩散-延缓中间、同一性扩散六个层级,依据测试者的过去投入、现在状态、未来投入等指标判定其同一性地位。该方法在我国已有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初面向高中生与大学生进行测定,经检验,其信度系数超过0.7,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与推广性。

职业生涯成熟度测定:职业生涯成熟度测定主要是结合中职学生实际,从生涯感受、生涯信念、生涯探索、生涯计划、生涯成熟等方面自编量表,以测定学生的职业生涯成熟度。经检验,其信度系数超过0.8,由信度效度检测看,即具有用于测量中职学生职业生涯成熟度的可信性与适用性。

二、调查实施

问卷采取集体施测,当场发放、当场收回的方式,在广州市中职院校中面向中职生800人发放问卷,施测后收回有效问题712份,其中男生410份,女生302份。回收问卷后,用SPSS10.0软件对回收数據进行处理与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中职生职业生涯成熟的测定结果分析

由表1可看出,从统计结果看,中职学生职业生涯成熟度并不高,也表明当前中职学生需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引导,而就生涯计划、生涯探索、生涯信念、生涯感受、生涯成熟各项指标来看,生涯感受水平最高,生涯探索指数次之,生涯计划、生涯信念较低。生涯计划、生涯探索、生涯信念、生涯感受这四项指标与生涯成熟的比较来看,生涯感受与生涯探索高于生涯成熟,生涯计划与生涯信念则低于生涯成熟,可得出,中职学生普遍有生涯规划的意识与需要,但总体并未有清晰与明确的计划,且在生涯信念层面亦要求有所提高。

(二)中职生职业生涯成熟的相关信息统计学分析

职业生涯成熟度测定主要是结合中职学生实际,从生涯感受、生涯信念、生涯探索、生涯计划、生涯成熟等方面自编量表,以测定学生的职业生涯成熟度。为测定生涯感受、生涯信念、生涯探索、生涯计划、生涯成熟等方面是否具有群体差异,相关数据分析从性别、年级、父母期望、与父母期望吻合度、兼职经验等方面进行类别划分,由此观测职业生涯成熟是否存在群体差异或群体同一等现象,见表2所示。

注:*表示差异显著,**表示差异极其显著,***表示差异非常显著。

从表2可看到,性别在职业生涯成熟上具有较大差异,总体表现男生较为成熟。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生涯计划、生涯感受、生涯探索、生涯成熟度等层面具有不同的特性。在生涯计划方面、生涯信念层面、生涯成熟角度均有较大的差异,生涯感受在三个年级中差别不大。不同年级在生涯计划、生涯感受、生涯探索、生涯成熟度等层面的不同差异,也要求在对不同年级学生做不同的指导,在不同的阶段给予不同的生涯指导,使其能够提早做好职业规划,形成较成熟的职业规划。在职业生涯规划与父母吻合度看,职业生涯规划与父母期望的吻合度主要在生涯信念上影响显著,当职业生涯规划与父母期望吻合,生涯信念更为坚定,当职业生涯规划与父母期望不吻合,生涯信念有可能会有所动摇。父母期望与学生职业生涯成熟度亦有直接关联,当父母与学生期望一致且确定,职业生涯计划、生涯信念、生涯探索等方面均有较正向的影响作用。兼职经验在生涯探索、生涯计划、生涯成熟等方面均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就调查对象而言,从事兼职工作很多的中职生,较之从来没有兼职的中职生在生涯探索、生涯计划、生涯成熟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后者相对而者较之要稚嫩很多,不够成熟,且计划不清晰。总的而言,经过对近800名中职生的职业生涯成熟指标各项分析,可得出,职业生涯计划、生涯探索、生涯信念、生涯成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影响程度上表现有所不同,性别、年级、父母期望、与父母期望吻合度、兼职经验等均是职业生涯成熟的影响指标。

(三)自我同一性如何影响职业生涯成熟度

为有效观测自我同一性如何影响职业生涯成熟度,在此从同一性形成、形成—接纳中间、权威-接纳、积极延缓、扩散-延缓中间、同一性扩散等6个方面分别观测它们同生涯计划、生涯探索、生涯信念、生涯感受的关系,进而呈现自我同一性形成与生涯成熟之间的关系,见表3所示。

从表3可看出,自我同一性与职业生涯成熟度有直接的关系,在生涯计划、生涯信念、生涯探索、生涯感受、生涯成熟等因素中,除生涯感受效应非极其显著外,其他均体现出极其显著的关系。从结果分析表明:一是在生涯感受上,同一性形成与扩散-延缓中间有显著的关系,且这一关系高于其他关系;二是在生涯信念上,同一性扩散者与其他5种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关系。自我同一性具体在自我同一性形成、形成—接纳中间、权威-接纳、积极延缓、扩散-延缓中间、同一性扩散等方面与职业生涯成熟度都有不同程度显著性相关性。由此表明,自我同一性直接影响职业生涯成熟度。总体来说,自我同一性形成度越低,职业生涯成熟度则越低。当个体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等问题处于混沌不清的认识时,其在生涯规划中则易表现于焦虑、不安甚或被动、消极的状态,在学习中亦可能出现“随时都行”“听天由命”等消极心态,进而影响学习状态,无法有持续的学习动力。

四、研究结论

职业生涯是否合理规划,尤其是职业生涯成熟度直接影响个人生涯发展的程度与选择的可能,职业生涯规划亦是中职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指向。自我同一性即个体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去去”问题的回答与肯认,是个体内在一致与连续的感受与把握。文章通过在广州市中职院校中面向中职生800人发放问卷,回收712份,并用SPSS10.0软件对回收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后,得出了一些有借鑒意义的结论:一是职业生涯成熟度与性别、年级、父母期望、与父母期望吻合度、兼职经验均有关系,在不同性别、年级、父母期望、与父母期望吻合度、兼职经验的群体中呈现群体差异;二是自我同一性形成对职业生涯成熟呈现极其显著关联,即自我同一性形成愈高,职业生涯成熟度愈高,自我同一性形成愈低,职业生涯成熟度愈低。自我同一性形成有助于学生更为明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进而更清晰自我的职业取向与选择定位。

五、建议与实践

综观中职生自我同一性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关系的实证研究数据,可得出,自我同一性发展与职业生涯成熟有极其显著的关联。紧扣中职生自我同一性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中职德育课应注重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提升自我同一性;“了解社会”、提升社会参与感;“规划人生”、提升生涯成熟度。

(一)“认识自己”、提升自我同一性

“认识你自己”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深刻命题。“自我同一性”发展关键在“认识自己”,从自我同一性与职业生涯成熟度关联标准差反映的数据看,中职生自我同一性主要处于“扩散-延缓中间”状态,对自我认知不够清晰。中职德育课程可以通过开辟“我是谁”的哲学追问专题,开展相关的讨论、辩论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自己”,清晰回答“我是谁”,进而明晰“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提升自我同一性。

(二)“了解社会”、提升社会参与感

从中职生职业生涯成熟的相关信息统计学分值分布看,兼职经验对职业生涯成熟具有显著相关。中职生普遍对社会了解并不多,在中职德育课程中在理论讲解部分,可以加强与社会现实的链接,使学生能够以正确的视角、理论的深度认识与了解社会。此外,可以适当增加社会实践环节,如通过志愿者活动、结对帮扶活动、“‘小个体与‘大社会”融合对接等实践活动,提升社会参与感。

(三)“规划人生”、提升生涯成熟度

从生涯计划、生涯感受、生涯探索、生涯信念、生涯成熟在不同群体间呈现的指数看,有生涯计划者生涯成熟度更高。由此,中职德育课应通过“我的人生规划”设计等活动引导,帮助学生提升计划性,克服盲目性,提升生涯成熟度。总之,紧扣中职生自我同一性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中职德育课应注重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提升自我同一性;“了解社会”、提升社会参与感;“规划人生”、提升生涯成熟度。

参考文献

[1] 王瑱.职业生涯规划:学生职业素养测评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 柳君芳,姚裕群.职业生涯规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 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

[4] 李洪兵,李灵,董强.让青春作主:中等职业学校德育主题活动读本[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5] 葛瑞汉,王伟平.自知力:建立自我同一性[M].商务印书馆,2013.

作者简介:吕晓婷(1982- ),女,山东德州人,广州市市政职业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职德育。

猜你喜欢
实证研究职业生涯规划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背景下的高职新生适应力培养研究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