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案例分析

2019-05-14 11:05耿晓玲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案例分析辅导

耿晓玲

摘 要:在高职学生中,出现无法融入集体的案例并不少见,学生无法融入集体后,通常表现为自我态度消极、情绪状态不佳、行为方式异常等。根据多年的辅导员工作经验,结合无法融入集体的案例分析,分析了成因,提出了帮助学生重归集体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案例分析 心理问题 辅导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5-0034-02

2018-2019 學年第一学期,从学生口中听说18 级某班有个“男奇葩”肖斌(化名)。这位学生出生时就皮肤黑色素沉积,身上有大量的黑斑,不能多晒太阳,平时行为比较怪异,讲话很多,但是说出来的话经常让大家不高兴,谁要是和他多讲几句,就整天粘着人家,把别人当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别人不能对他说一句不中听的话,他听了这类话会马上心理崩溃,情绪瞬间低落。所以同学们给他取了好几个外号,叫“奇葩男、傻

帽……”肖斌经常一个人默默的出现在某个场合,因为和别人很难找到共同语言,经常独来独往,很少与人结伴出去,因此也没有其他同学愿意与他做朋友。

1 案例问题事件

身为辅导员,了解了情况之后, 笔者主动约了肖斌同学。笔者第一次见到肖斌同学,印象很深刻,他进门后,左顾右盼,完全不知道谁找他,老师主动招呼他以后,他呆了一会儿,面无表情随口应了一声,就站着一动也不动。老师示意他坐下后,和他随便聊了一会,刚开始,以老师和他随意聊天为主,接下来,他很快放松下来,开始了他的倾诉,把学校里的情况,和上大学之前的情况都毫不保留地告诉了笔者,肖斌兴致很高,花了近两小时,讲的内容就几个,很多事情是在重复。

笔者开始进一步了解肖斌的情况。从肖斌同学口中描述到,他和舍友的关系很差,宿舍只住四个人,其他三位同学都不跟他讲话。他和舍友的生活习惯也存在很大差异。他很喜欢另一个宿舍的同学,这个宿舍的同学是其他院系的,喜欢泡吧,唱歌,夜生活丰富。肖斌自己认为和他们很合得来。

笔者又从其他同学口中得知,同学印象里的肖斌是这样的:

1.1 自私自利,只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宿舍的卫生值日工作肖斌从来不做,全靠其他同学帮忙,谁要是说话时,不小心身体的什么部位指向了肖斌,肖斌就会非常生气,觉得同学在说他坏话,追着同学去理论。如果有其他宿舍的同学来串门,没有跟肖斌聊天,他也会非常生气。肖斌早上不愿意起床晨跑,同学叫了也不动。每周父母都来宿舍帮他做一次整理。因此,同学还给取了“太子爷”的外号。

1.2 喜欢对他人品头论足

肖斌对女生很感兴趣,但是基本没有女生愿意和他聊天,他看见了一个女生,觉得很优秀,就在班级群里问大家,这个女的是谁,班级团支书提醒他不能在群里这样提问后,他表示出非常大的意见,和大家吵起来。

他去食堂吃饭,一路上对走过的女生品头论足,把别人外表上的缺点毫不保留地说出来,让别人很难堪。自己的缺点却一点也没有意识到。

1.3 没有班级荣誉感

系里举办的各类活动不关心,基本不参加活动,导致活动积分很低,因为身体有点不适,就各种借口,不参加文体活动,连军训、体育课也申请了免修。

2 案列分析

肖斌同学是家庭独生子,出生时身体不太好,父母百般爱护,从小包办大小事务,对儿子低要求低标准。这是第一次离开父母住宿在学校,由于父母过度溺爱,他过于自我、任性,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替他人着想;由于是独子,人际沟通能力较弱;由于父母过度代替和保护,他比较懒惰,依赖性较强,生活自理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弱。肖斌的心理年龄相对同龄人小了很多,是“直脑子”,不会在心里考虑完再行动,有什么想法会直接说出来,伤害了别人自己一点也不知道。

肖斌第一次住校,之前并未有过住校的生活。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他已经住进了一个集体,还是把宿舍当成家里一样自由,依赖宿舍里好说话的同学做卫生值日,甚至起床还要别人叫。但是经过与肖斌的几次谈话,笔者发现他其实内心善良,但是是非判断能力低,幼稚,是个直脑筋。通过与家长联系,父母现在也比较着急,非常愿意和老师一起来好好培养自己的孩子,让他尽快独立起来,能良好地与人沟通。肖斌自己也希望能交到朋友。

3 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鉴于家长和肖斌本人都很很强的意愿,想改变目前的局面,笔者认为他们有这样的欲望,是肖斌成长成熟的一个好的开端。辅导员老师再次与肖斌同学面谈,全面了解他与班级同学、舍友之间矛盾点。通过谈话发现肖斌的不足与闪光点,继而对他进行引导、教育、讲道理。笔者发现肖斌的心理年龄比实际年龄小得多,很多道理要给他一一讲明白, 帮助他分析事情的缘由,摆正自己的位置,识到自己的缺点,不能一味的要求别人要按自己的方式来生活。根据肖斌的心理年龄实际偏小的情况,笔者采用鼓励与肯定为主的方式来进行引导和沟通。

笔者以跑晨跑和宿舍卫生两件事情为抓手,与肖斌一起制定了目标和计划,并联合班主任在执行计划的第一周每天跟踪了解情况,做得好的方面及时给予他肯定,并利用班会课,让全班同学发言,通过同学的口,肯定肖斌取得的进步与改变。

另一方面,笔者与家长商定,不再让家长帮肖斌每周来校打扫宿舍整理东西,而是通过鼓励他自己完成,获得一定奖励的方式,让他学会自我整理。与家长商定,一定要家校教育理念一致。

第三方面,笔者找宿舍同学、班级班委谈心,鼓励大家一起帮助肖斌成长起来,舍友、班委以宽容的心态接受他,不要再给肖斌取外号,也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他,尽量包容肖斌缺点和不足,让肖斌感受到同学的热情和友爱。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帮助和鼓励,能尽早融入班级这个大集体。

第四方面,安排学生会干部找肖斌谈心,邀请他加入社团,给他安排简单的任务,及时给予肯定,对不足的地方,教会他改进的方法,让他感受到团队之间的团结互助的氛围。班主任还特意安排了几个他的老乡,约他一起吃饭、聊天,慢慢地提高肖斌的交际能力。

4 案例效果

通过三个月的努力,肖斌的改变很大,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不会随便怀疑同学在背后说他坏话,也学会了不在别人背后指指点点,不再随意对同学品头论足。对班级同学有了一定的好感,找到了归属感。具体体现在:主动要求参加了班级的合唱比赛;开始对自己的活动积分和跑操重视起来;有心理疑惑会主动找辅导员和班主任沟通,不再自己一个人胡思乱想。

二是肖斌的生活习惯有所改善,在宿舍里,会按照值日表打扫卫生,每周回家来回都是自己坐车回去,不再要父母接送;父母不再帮忙整理宿舍,自己整理宿舍的能力提升了;晨跑也已经全部完成。

肖斌最大的改变是,他学会了用正面的话语来评价别人,有事情知道跟老师倾诉,对于老师指出的问题,能坦然接受别人建议,虽然交流的话题还是很有限,但是已经成功迈出了一大步。

5 案例启示

辅导员对于不容易合群的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全方面的了解学生不合群的原因,不能听单方面的言辞来武断地判断一个人的品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客观进行分析,有必要家校一起努力,保持家校教育的一致性。对这类学生,要消除学生在学校里的陌生感和孤独感,帮助学生尽早适应学校的生活,融入班级生活,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各项健康有益的活动,让学生养成乐观和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

像肖斌这样小时候在家里备受溺爱,在学校却难以合群的学生不在少数,老师要时刻关注和引导,多找机会和这类学生谈心, 用自己的爱心、诚心、、耐心、责任心慢慢感动他,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抓住关键点,取得信任,做他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 王佳利.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探索,2013,3.

[2] 赵时桂.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J].继续教育研究,2002,2.

[3] 苏巧荣,苏林雁.大学生心理辅导[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案例分析辅导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