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油田页岩压裂技术研究

2019-05-16 08:24何慧
石油知识 2019年2期
关键词:口井射孔吉林

何慧

(中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油气工程研究院 吉林松原 138000)

1 概述

吉林油田页岩油资源分布领域广、多层系、资源丰富,具有较大勘探潜力及前景,但基质物性极差,主力层系基质平均孔隙度在4%左右,渗透率在几百纳达西,无自然产能,且吉林油田页岩油资源为陆相储层,与国内外开发效果较好的海相储层相比差异性大(表1),类似陆相页岩油气藏成功开发经验缺乏。

2 室内基础研究

2.1 页岩可压性分析

可压性是指储层压裂形成复杂裂缝网络能力,而储层物性差、基质渗流能力,通过大规模缝网压裂提高储层泄油面积是增产有效手段。基于国内外研究进展,认为储层可压性主要影响因素为岩石脆性、天然裂缝发育程度等。通过页岩岩芯可压性系统评价,认识到吉林页岩储层脆性指数较高,且天然裂缝较发育,受压容易形成复杂裂缝缝网,综合可压性好,为压裂技术对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1)页岩岩芯表观储层层理、微裂缝发育,岩样破碎现象明显(图1)。

(2)页岩储层岩石可压性综合测试评价,可看出岩石破坏过程中层理开启破坏声波明显,受压时即产生裂缝,净压力建立较易,随压力升高,裂缝越多。

2.2 页岩破裂规律认识

(1)页岩层理发育,且对裂缝扩展影响较大,压裂易形成水平缝。

表1 吉林油田页岩储层特征与国内外对比结果表

图1 页岩岩芯实物图

(2)页岩储层裂缝开启较容易,且大规模缝网压裂可提高裂缝复杂程度。

(3)页岩油储层声发射事件较为分散,证明受压时即产生裂缝,随压力升高,裂缝越多,即净压力建立较易,大规模缝网压裂可提高裂缝数量和裂缝复杂程度。

3 矿场现场试验

2018年已完成页岩油压裂9口井,实施过程中利用小型压裂测试解释及压裂分析手段,印证室内基础认识,逐步形成了测试解释及高密度完井+大规模缝网压裂提高储层改造程度的压裂工艺技术,见到了好的效果。

3.1 压裂测试分析

(1)页岩压裂扩展规律与砂岩差异性大,水平裂缝特征较明显。水平裂缝形成条件是水平最小主应力大于上覆岩石压力,或净压力大于水平与上覆岩石应力差值,而上覆岩石压力与密度(约2.5g/cm3)及厚度有关,压裂停泵压力梯度0.025MPa/m左右说明存在水平缝可能,目前施工9口井34段24段停泵压力梯度0.025MPa/m以上,水平分量明显。

(2)页岩石力学特征特异,脆、韧性反应明显,建立净压力普遍较容易,净压力易达到10MPa以上,而净压力高容易形成缝网。

3.2 纵向高密度射孔+大规模压裂试验

通过室内及主压裂前测试分析认识到页岩储层水平缝分量大,纵向扩展相对较难,而页岩储层纵向发育好,厚度大,因此借鉴限流压裂技术理念,通过纵向储层全部射开,控制每米射孔孔眼数量,同时进行压裂参数优化,利用先压开层位孔眼节流压差,促使压裂液体分流,从而达到纵向储层全部压开、改造充分的目的。

(1)应用测试压裂手段,进行射孔方式及压裂参数优化,保证纵向多簇开启。X389井第一段(7簇)11.5m3/min排量下,节流压差10.1MPa,有效孔27个,而应力差值为3MPa,设计排量12m3/min能保证各簇充分开启。

(2)大规模缝网压裂施工,提高储层改造程度,改造效果好。现场实施9口井,4口井见工业油流,其中H197井全井3段13簇压裂,孔密6~13孔/m,砂量213,液量4250,压后获19.5方高产油流。

4 结论与认识

(1)页岩破裂规律与常规砂岩迥异,需开展系统室内评价,灵活运用压裂测试手段,针对性进行压裂工艺模式优化;

(2)纵向高密度射孔+大规模压裂技术模式能够大幅度提高页岩储层横纵向改造程度,进而提高单井产能。

猜你喜欢
口井射孔吉林
PFC和2315XA进行电缆射孔下桥塞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射孔参数对热采井套管抗热应力能力影响分析
吉林卷
机采井集中热洗方法及节能效果分析
电缆输送射孔的优缺点分析
吉林卷
陈毅当红娘为叶飞牵红线
射孔井水力压裂模拟实验相似准则推导
吉林出版集团